最近,中國對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直接擊中美國軍工和高科技產業(yè)的要害,讓老美有點慌。不過呢,美國人民在“什么都懂”的特朗普帶領下,這都不是事。
據(jù)英國《金融時報》4 月 12 日報道,特朗普團隊正在起草行政命令,計劃從太平洋海底開采并囤積金屬資源,目標直指中國稀土供應鏈。這個被稱為 “深海囤礦” 的計劃,被部分人視為美國擺脫中國稀土依賴的 “終極方案”。
面對中國的出口管制,特朗普想出了 “曲線救國” 的辦法。他們盯上了太平洋海底的多金屬結核,這些土豆大小的礦石富含鎳、鈷、銅等金屬,可用于制造電池和軍工設備。特朗普團隊計劃通過行政命令加速開采,并將這些資源儲存在美國境內,以備未來與中國沖突時使用。那么,這個方法管用么?
一天之后,特朗普的親密搭檔,好像現(xiàn)在也不是那么親密的馬斯克,就在社交媒體X上,轉發(fā)了一條中國限制稀土資源流向美國的信息,并且還評論說,人們很容易認為,稀土礦藏才是最重要的,但這事錯誤的,中國真正的優(yōu)勢在于擁有其他國家缺乏的稀土加工能力。
雖然沒有指明,但馬斯克的話,其實就是在暗指特朗普的“深海囤礦”計劃完全沒用。
稀土之所以叫稀土,不是因為數(shù)量少,而是因為含有微量金屬元素。
過去,西方媒體最喜歡報道,某地發(fā)現(xiàn)了超大稀土礦,西方將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國際組織也給出過相關數(shù)據(jù),中國稀土探明儲量從2010年的全球占比50%,到今天的34%,好像有一種中國不賣西方稀土,以后想買都賣不掉的感覺。
但事實就是,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國同時,也是最大的稀土進口國。因為稀土不是挖出來就能用了,要通過萃取技術把中的微量金屬元素給提取出來,之后才能用于工業(yè)加工,中國真正能卡美國脖子的,不是稀土的數(shù)量,而是萃取和加工技術。
也就是說,哪怕特朗普對海洋環(huán)境完全不負責,就是要在海底開采稀土,但就算開采成功,從礦石到成品的加工環(huán)節(jié)仍需依賴中國技術。美國沒有完整的稀土供應鏈,重建需要至少10年,且成本是中國的 3 倍以上。
所以你就知道,哪怕特朗普把地球挖穿,美國該被中國稀土卡脖子,還是會被卡脖子。這也就是為啥,馬斯克要說那番話。特朗普天天說要節(jié)省政府開支,他的計劃又和他的說法背道而馳。
順便說一下,其實馬斯克早在 2023 年就宣布,特斯拉將研發(fā)不含稀土的永磁電機,試圖從技術層面繞過供應鏈限制。不過呢,看他今天的言論也就知道,他的“去中國稀土化”的計劃,也沒有成功。至少從經(jīng)驗上來說,馬斯克比特朗普,還真的更懂,也更有發(fā)言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