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拍桌子瞪眼,把商務部長雷蒙多罵了個狗血噴頭。
原因很簡單,中國稀土管制令一出,美國軍工巨頭洛馬公司直接告急——F-35戰機的生產線,眼看就要停工!
這還得了?
要知道,F-35可是特朗普最愛吹噓的"美國驕傲",現在居然要被中國卡脖子?特朗普當場暴怒,要求雷蒙多"24小時內必須拿出解決方案"。
雷蒙多能有什么辦法?最后憋出來的"妙計",居然是發動全美回收廢舊硬盤!
沒錯,就是你家抽屜里那些積灰的老硬盤。
因為——這些硬盤里,確實含有一丟丟稀土元素。
但這點劑量,夠干嘛?
我看啊,特朗普政府這是病急亂投醫,黔驢技窮了!
中國一紙禁令,為何讓美國如此抓狂?
事情要從4月初說起。
4月4日,中國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突然宣布對鏑、鋱等7種中重稀土相關物實施出口管制。
這一拳,直接打在美國七寸上!
為什么這么說?
來看幾個關鍵數據。
第一,中國稀土儲量4400萬噸,占全球40%。
第二,中國精煉重稀土產能占全球90%。
第三,中國是唯一能成熟生產全部17種稀土的國家。
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美國的F-35戰機、愛國者導彈、核潛艇,甚至蘋果手機、特斯拉電機,統統離不開中國稀土!
更絕的是,中國這次管制令出臺的時機——正好卡在美國宣布"對等關稅"的第二天。
這哪是什么"對等"?分明是"降維打擊"!
我看到,消息一出,美國稀土概念股集體崩盤。
第一,MP Materials股價單日暴跌18%。
第二,Lynas稀土公司跌超12%。
第三,連帶著洛馬、波音等軍工股也一片慘綠。
最搞笑的是,美國《華爾街日報》還在那嘴硬,說什么"中國管制影響有限"。
結果呢?
才過一周,美國國防部就悄悄把"稀土供應鏈安全"警報級別,從黃色調到了紅色。
這臉打得,啪啪響!
眼看稀土斷供危機迫在眉睫,特朗普政府終于坐不住了。
但他們的應對方案,簡直讓人笑掉大牙!
第一招,全民回收硬盤大作戰。
根據彭博社爆料,白宮最近秘密召集蘋果、微軟、戴爾等科技巨頭,要求他們立即啟動"硬盤回收計劃"。
理由很"充分":一塊廢舊硬盤里,大約含有5克稀土。
特朗普的數學可能是體育老師教的——按這個算法,美國要湊夠一架F-35所需的稀土(約400公斤),得回收8萬塊硬盤!
更魔幻的是,美國能源部還鄭重其事地發布指南,教民眾如何"科學處理廢舊電子產品"。
我看啊,這哪是什么國家戰略?分明是丐幫開大會!
第二招,深海挖礦大冒險。
硬盤不夠,海底來湊?
《金融時報》最近曝出猛料:特朗普政府正準備授權企業,在太平洋公海開采稀土礦。
消息一出,國際海底管理局秘書長卡瓦略直接開噴:"這是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公然踐踏!"
俄羅斯、法國、加拿大等國也集體跳腳——好家伙,美國這是要當海洋強盜啊?
但最諷刺的是什么?
就算美國真能頂著國際壓力挖到礦,也沒用!
因為——美國根本沒有稀土精煉技術。挖出來的土疙瘩,最后還得運到中國來加工。
這就好比:你費勁吧啦偷了鄰居家的麥子,結果發現自己連磨面機都沒有,只能眼巴巴求鄰居幫你磨成面粉。
丟人不丟人?
眼看著歪門邪道走不通,特朗普最近明顯焦慮了。
幾個細節很說明問題。
第一,朝令夕改的關稅政策。
5月1日,特朗普突然發推宣布:"考慮大幅降低對中國稀土產品的關稅。"
結果才過6小時,白宮發言人又改口:"總統的意思是...可能降低部分關稅..."
這變臉速度,比川劇還快!
第二,秘密派出的"求稀土"特使。
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最近悄悄派能源部長格蘭霍姆訪華,表面說是談氣候問題,實則是來求稀土。
可惜啊,連中國商務部大門都沒進去,只在酒店蹲了三天就灰溜溜回去了。
第三,越來越瘋的推文。
看看特朗普最近發的推文。
"中國必須立即停止稀土敲詐!"
"我們偉大的美國科學家正在發明替代品..."
"實在不行就把墨西哥的稀土搶過來!"
這精神狀態,建議白宮醫生趕緊給他做個腦部CT。
對比美國的雞飛狗跳,中國的表現堪稱"優雅從容"。
這里有三個事實值得細品。
第一,技術壁壘高不可攀。
很多人不知道,稀土精煉是堪比芯片制造的"黑科技"。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衛曾透露:從稀土礦到高純金屬,要經過上百道工序,光專利墻就有5000多項。
美國想繞開中國?先追上20年再說!
第二,全球布局早已落子。
看看中國的海外稀土投資版圖。
格陵蘭島:控股全球最大稀土礦。
緬甸:建立稀土加工產業帶。
非洲:簽下多個勘探協議。
這叫啥?這就叫"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第三,反制工具箱深不見底。
商務部發言人最近表態很值得玩味:"中方始終對對話持開放態度..."
翻譯一下:想談可以,先把關稅取消了再說!
更絕的是,中國最近突然加大對緬甸稀土進口——明擺著告訴美國:你以為管制7種就到頭了?我們隨時可以擴大清單!
美國該何去何從?
最后,不妨大膽預測下事態發展。
第一,特朗普認慫(概率30%)。
取消對華關稅,換取稀土解禁。但以特朗普的性格,大概率會一邊簽協議一邊發推罵街。
第二,硬撐到底(概率50%)。
繼續搞硬盤回收、深海挖礦這些行為藝術,直到軍工企業集體造反。最近洛馬公司CEO已經放話:"最多再撐三個月!"
第三,軍事冒險(概率20%)。
狗急跳墻在南海搞事情,妄圖脅迫中國。但別忘了,中國DF-21D導彈的外號叫"航母殺手"。
事實上,這場稀土博弈,表面看是資源爭奪,實則是科技與工業體系的終極PK。
中國用幾十年時間,默默建起了從采礦到磁材的完整產業鏈;而美國沉迷金融游戲,早把實體經濟掏空。
現在知道急了?晚啦!
就像網友神評論:"特朗普以為這是打《紅色警戒》呢?現造個礦場就能出礦車?"
最后送美國兩句中國老話: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解鈴還須系鈴人。
要不...考慮把硬盤回收計劃改名為"向中國學習制造業"運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