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亂案首場公審細節公布,尹錫悅拒絕認罪后,韓國警方搜查總統府。這一次,李在明終于熬到了出頭之日。那么,首場庭審,尹錫悅為何拒絕否認所有指控?這對李在明來說又意味著什么?
近日,韓國前總統尹錫悅出席了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對他涉嫌發動內亂案進行的首場庭審。據報道,此次庭審共持續了近6個小時。期間,韓國檢方用超過120頁演示資料闡明公訴事實,指控尹錫悅及前國防部長金龍顯以“擾亂國家憲法為目的引發了暴動”。對此,尹錫悅則為自己進行了長達93分鐘的自辯,并否認了檢方的所有指控。
尹錫悅強調,緊急戒嚴是“和平的、為了向國民傳遞信息而實施的”,自己并非以“長期執政為目的而宣布戒嚴”,不存在檢方所說的封鎖國會、指使逮捕政治人士的情況。考慮到發動內亂罪名一旦成立,現年64歲的尹錫悅很可能陷入到終身監禁甚至死刑的絕境當中,在這種情況下,曾在彈劾案審理期間一直保持沉默的尹錫悅,罕見在內亂案第一場庭審中“火力全開”,甚至連用6個“荒唐”駁斥檢方列出的指控。
畢竟在尹錫悅看來,檢方公訴中的“策劃了內亂,但因人力不足而未能舉行”是“荒唐的”,反倒是檢方和公調處涉嫌非法搜集的證據不應被認定為有效。有鑒于韓國檢方準備了足足7萬頁書面材料,外加520名可以出庭作證的人證。
有分析認為,無論尹錫悅如何反駁,“內亂案”都將陷入到一場漫長的庭審之中。而在這期間,失去司法豁免權的尹錫悅必將面臨更多法律風險。而在首場庭審結束兩天后,韓國警方就對總統辦公室內加密電話服務器、總統警衛處辦公室以及公館進行了搜查取證,以調查尹錫悅和警衛處處長金成勛涉嫌阻礙警方行政拘留一案。
據韓聯社報道,警方同時還對總統辦公室的監控錄像進行了搜查取證,以確認行政安全部前長官李祥敏是否參與發動內亂。不過,由于遭到總統警衛部門的抵抗,雙方在對峙10個小時后,搜查行動再次宣告失敗。
盡管如此,和尹錫悅相比,正式投身韓國大選的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李在明,無疑風頭正盛。報道稱,雖然共同民主黨內部呈現出“4人競爭”的格局,但不出意外的話,支持率穩居第一的李在明,將是最能代表在野陣營出戰的人選。反觀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卻因為緊急戒嚴發生后出現的一系列內部分歧,呈現出“大亂斗”的趨勢。截至目前,已經有11人表現出了競爭總統之位的意愿。
有分析指出,在當前形勢下,尹錫悅有意利用手中的影響力和支持者,左右這場韓國大選的最終結果。畢竟一旦在野陣營獲勝,尹錫悅被重判的風險將大幅增加;反之,尹錫悅最終過關的可能性將明顯上升。
不過,問題在于,即便是國民力量黨中支持率最高的洪準杓,支持率依舊與李在明有很大的差距,而下場參選的代總統韓德洙,目前也尚未公開表態自己是否參選。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尹錫悅有心扶持國民力量黨,也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總統候選人。
要知道,如今的韓國正處在內憂外患之中,急需一位政治經驗豐富,對內能遏阻社會分裂趨勢、平衡朝野關系,對外能應對關稅戰沖擊,同中美等國搞好關系的新總統。相較于各有短板的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韓國民眾還更是更傾向于支持李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