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韓國政壇的瓜,比頂流韓劇還狗血!一會兒傳總統尹錫悅“或面臨死刑”,嚇得人瓜子都掉了;一會兒又說“親華派民調領先”,仿佛韓國要連夜掉頭擁抱中國;再加上“政壇大洗牌”的預言,簡直像一部《權力的游戲》和《頂樓》的混合魔改劇。
這一系列的背后,藏著韓國社會的撕裂、中美博弈的暗流,還有吃瓜群眾最愛的“反轉打臉”劇情,韓國真的要變天了嗎?
尹錫悅“死刑”是真有實錘,還是政治潑臟水?
那他究竟干了什么“該死”的事?那他又在折騰什么,我們可以通過事件了解一下
目前尹錫悅的最大爭議集中在政策層面:強推醫學院擴招引發醫生罷工、對日本“軟骨頭”般的妥協,比如替日本賠二戰勞工、經濟搞不定房價和就業等。
?對日"磕頭外交"爭議?,是在今年3月尹錫悅主動替日本墊付二戰強征勞工賠償金,還說日本已經"從侵略者變成伙伴",這話直接把韓國人氣炸了鍋,有民眾在首爾街頭把慰安婦雕像套上"尹錫悅面具"抗議,堪比現實版《辯護人》情節。
除此之外,還在?醫療改革引發醫生大罷工?2月份他強推"每年多招2000醫學生"政策,結果上萬醫生集體辭職,醫院手術停擺,這事兒就像讓高考突然擴招10倍,現有學霸們當然不干——飯碗和身價都要縮水啊!
并且他的?夫人金建希還身陷的"愛馬仕門",?總統夫人被偷拍收受奢侈品牌包包,支持率直接跳水,不禁引發韓國網友吐槽,青瓦臺魔咒連周邊產品都不放過!
那尹錫悅這么"勇"的背后隱藏著什么?
?尹錫悅所在的國民力量黨傳統上親美親日,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對日妥協,其實是在討好國內50歲以上保守選民,這些人更關注朝核問題而非歷史恩怨,所以是?保守派的基本盤策略。
并且,韓國出口連續12個月下跌,年輕人失業率飆升,這時候強推醫療改革,有點像是"找不到真問題就制造個假敵人"的政治障眼法,正是?經濟牌打不動的焦慮?
他還在中美之間瘋狂站隊美國,允許薩德系統重啟、參加美日韓軍演、甚至暗示要供烏武器,這操作好比在火鍋店同時挑釁兩桌黑社會...是在?地緣政治上走鋼絲?
那這波操作真的明智嗎?畢竟?歷史問題成"七傷拳",?東亞日報》最新民調顯示,20-30歲群體對尹錫悅支持率僅占少數,年輕人怒懟,爺爺被日本抓去當勞工,現在總統讓我原諒?
韓國醫生平均年薪折合人民幣200萬,但醫學院名額20年沒變過,這次改革就像往堵塞的下水道猛灌通渠劑,結果噴了全社會一身臟水,形成?醫生罷工暴露的體制漏洞。?
?
隨著近期美國芯片禁令限制對華出口,韓國在?中美博弈中危險搖擺,結果韓國半導體對華出口暴跌40%。也有網友神調侃,三星這是要變成美國的星巴克?
反復提及的二字是什么?
網上有人說尹錫悅“反復提及2字”,這“2字”到底是啥?正是尹錫悅8次發言共93分鐘 6提“荒唐”二字,也是反對派的殺手锏。
尹錫悅支持率低迷目前他的支持率在30%左右徘徊,主要因為民生問題(房價、醫療、通脹)處理不力,年輕人甚至調侃,呼吸著首爾的空氣,交著紐約的房租,拿著非洲的工資。
同時反對黨蠢蠢欲動,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進步派一直想復制“樸槿惠彈劾案”的成功。2016年樸槿惠因“閨蜜門”被彈劾下臺,過程全民圍觀,堪稱韓國版《紙牌屋》。
現在尹錫悅支持率低持續迷,反對黨自然想煽動“彈劾”話題,逼他提前下臺。但彈劾門檻極高韓國彈劾總統需要國會三分之二議員支持,而尹錫悅所在的國民力量黨目前在國會是少數黨反對黨想湊夠票難如登天所以“彈劾”更多是輿論施壓,實際操作性很低。
荒唐二字引起輿論場的道德綁架,是民間不滿情緒爆發醫生罷工持續半年、房價漲到年輕人絕望、對日外交被罵“喪權辱國”,民眾火氣沒處撒,只能喊“總統辭職謝罪”。
韓國人有個傳統——總統干不好就得“以死謝罪”,比如盧武鉉跳崖自殺,但尹錫悅顯然沒這覺悟,歷史慣性的使然,讓反對派和網民就天天刷“辭職”,試圖用唾沫星子淹死他。
荒唐二字,被反復炒作,本質是政治對手利用民意逼宮,但短期內尹錫悅的位子還算穩——畢竟離2027年任期結束還有兩年,韓國也沒半路趕總統下臺的習慣,除非真出驚天丑聞。
什么是所謂的“親華派民調領先”
就是李在明支持率回升,共同民主黨領袖李在明,曾和尹錫悅競爭總統,近期顯示民調回升,主要因為民眾對尹錫悅政策不滿,而不是因為他“親華”。
李在明的核心主張是“解決房價、提高福利”,對華態度上他最多算“不反華”,遠遠談不上“親華”。
中韓關系緊張對韓國經濟打擊很大,比如中國對韓貿易限制、游客減少,中國因素被夸大,部分韓國民眾希望緩和關系,但這和“親華”是兩碼事。就像你因為老板扣工資罵他,不代表你想跳槽去對手公司。
那韓國真會“倒向中國”嗎?顯然不可能!
韓國的安全依賴美國,韓國靠美軍保護防朝鮮,芯片產業依賴美國技術,不可能為了中國得罪美國。
并且他的經濟依賴中國,中國是韓國最大貿易伙伴,三星、現代等財閥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是盆滿缽滿,所以韓國的最佳策略是“在中美之間走鋼絲”,而不是選邊站。
所謂“親華派崛起”不過是過度解讀,本質是韓國人對尹錫悅親美政策副作用的不滿,不等于他們要擁抱中國。中韓關系未來更多是“有限回暖”,而非“蜜月重啟”。
“韓政壇將洗牌”?三大信號預示變天
雖然“死刑”“親華”這些說法水分大,但“韓政壇洗牌”倒真有可能發生。畢竟以下幾個跡象的出現值得關注
2024年國會選舉,是尹錫悅的生死戰,4月選舉慘敗,尹錫悅的國民力量黨在4月國會選舉中慘敗,反對黨共同民主黨拿下過半席位,這意味著尹錫悅未來三年將成為“跛腳鴨總統”,所有政策都可能被國會卡脖子。
尹錫悅為了挽回頹勢,半年內換了多名部長,比如經濟副總理、衛生部長,但換湯不換藥,所以,內閣的頻繁改組,民眾并不買賬。
其次,在野黨也在內斗:李在明雖作為新星,但他官司纏身,他本人因“地產腐敗案”被起訴,雖然支持者認為這是“政治迫害”,但客觀上削弱了他的號召力。
新生代的崛起,使共同民主黨內部冒出不少年輕議員,比如號稱“韓國AOC”的柳浩貞,主張更激進的改革,可能引發黨內路線斗爭。
選民厭倦“兩黨互撕”,造成第三勢力攪局,國民之黨異軍突起,一個小黨憑借“反財閥”“提高福利”的口號吸引年輕選民,雖然目前席位不多,但分流了傳統兩黨的票倉。
選民的情緒極端化,年輕人覺得“進步派太軟,保守派太賣國”,可能催生更多極端政黨。
總而言之,韓國政壇確實在醞釀變局,但所謂“洗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大的可能是進步派重新上臺,政策回調到文在寅時期的中間路線,而非徹底顛覆現有格局。
參考來源
光明網——罷免不算完、還涉內亂罪 尹錫悅最高面臨死刑2025-04-05
人民網——8次發言6次提“荒唐” 尹錫悅內首場公審細節公布2025-04-15
中國青年網——國際識局:韓國政壇洗牌,釋放四重信號!尹錫悅面臨危機2024-04-1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