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清晨,湖南省郴州市桂東縣清泉鎮萬畝茶園籠罩在薄霧之中,只見茶農指尖翻飛,鮮嫩的芽尖落入竹簍,空氣中彌漫著玲瓏茶香。
清泉鎮的萬畝茶園是玲瓏茶的核心產區,300余年的種茶歷史,讓這片土地浸潤著茶文化的芬芳。據悉,玲瓏茶的歷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相傳玲瓏山上曾有“山母仙”騎馬傳授制茶技藝。2012年,玲瓏茶制作技藝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工藝包含“八道工序”——選芽攤放、殺青、清風、揉捻、初干、整形提毫、攤涼回潮、足火烘焙。如今,桂東茶人在堅守古法的同時,引入智能萎凋機、光譜色選機等現代設備,讓玲瓏茶品質更上一層樓。
“玲瓏茶不僅是飲品,更是文化的載體。”桂東縣文旅部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當地通過舉辦采茶節、開展茶文化研學、組建茶文化宣講團等方式,推動玲瓏茶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以前種茶只為糊口,現在茶園成了景區,游客來了,收入翻了幾番!”清泉鎮茶農鐘春蘭笑著說。近年來,桂東縣打造“茶香走廊”,把清泉、橋頭打造成茶葉專業鄉鎮,串聯起13個茶村、1個茶史館及全縣1000余家民宿,形成集觀光、研學、品鑒于一體的茶旅融合發展模式。在泉江沿岸的茶園里,游客不僅能體驗采茶、制茶,還能聆聽客家采茶調,感受“茶歌對唱”的獨特風情。2024年,全縣茶旅接待游客超60萬人次,帶動農戶戶均增收1.2萬元。
據了解,桂東縣現有茶葉種植面積14.9萬畝,在11家茶葉規模加工企業的帶動下,茶葉專業村采用“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打造了“萬畝玲瓏茶葉觀光園”“三十里茶葉走廊”,建有清泉觀光園、夏丹鵝頸茶園、橋頭紅橋茶園、甘坑茶園等四個標準化茶園,年產干茶4700噸,綜合產值突破5.2億元。此外,桂東還創新研發茶多酚含片、茶葉面膜、茶酒、茶香粽等深加工產品,拓寬增收渠道。如今,桂東縣依托玲瓏茶這一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根植茶文化,延伸產業鏈,筑實“綠”產業,讓茶葉成為鄉村振興的“金葉子”。
來源:農民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