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兩點接到婆婆病危通知書時,我的手還在鍵盤上敲著季度報表。監護儀發出的刺耳鳴叫穿透電話聽筒,老公蹲在ICU門口哭成淚人,而家族群里突然彈出的消息讓我渾身發冷——大嫂竟曬出三年前婆婆給她的50萬購房轉賬。
三年前我生二胎大出血,婆婆在家族群發了個200塊紅包。此刻病床前的繳費單顯示著刺眼的23.8萬,家族群里七大姑八大姨正瘋狂@我:"長媳如母,該你盡孝了"。
翻著手機相冊里女兒肺炎住院時的陪護記錄,連續七天凌晨掛號記錄清晰得刺眼。衛健委2023年數據顯示,85后雙職工家庭中63%女性被迫中斷職業發展照顧老人,而她們的平均薪資損失高達28.7萬元。
律師朋友發來的《民法典》第26條在屏幕上跳動: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義務??僧斘曳_家族群聊記錄,去年中秋婆婆那句"孫女的鋼琴班太貴,不如留著給孫子買學區房",此刻像把淬毒的刀。
繳費窗口排隊的隊伍里有年輕媽媽背著熟睡嬰兒,她手里攥著的CT報告單邊緣已經卷邊。北京大學家庭研究院最新報告指出,我國70%的"孝道綁架"源自財產分配不公,這些家庭中兒媳的心理創傷率達到驚人91%。
家族群里突然彈出一條語音,婆婆虛弱卻尖銳的聲音炸響:"當年要不是我連夜排隊,你能掛上專家號?" 我低頭看著鎖屏照片上兩個女兒的笑臉,突然想起她們問過為什么奶奶從沒來過生日派對。
當親情變成道德提款機,是該繼續往里存錢,還是該掛失止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