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上方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53年,由陳庚受命創建的哈軍工正式開學 ,許多領導人都曾親自去視察。
當彭德懷前往哈軍工視察時,發現陪同自己吃飯的不是別人,居然是自己的侄子彭啟超。
“他是誰?為什么會在這里?”彭德懷臉色陰沉,他不可置信地看著一旁的陳庚。
眾人一臉尷尬,彭德懷的侄子聽到這聲呵斥,默默起身,轉頭向出口走去。
無奈的年少時期
1928年,彭啟超呱呱落地,這一年,他的大伯彭德懷發動平江起義,帶領著部隊走南闖北,歷經千難萬險,最終與毛主席在井岡山匯合,共同創建紅軍革命根據地。
彭啟超的大伯在外風風火火,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做的都是讓百姓拍手稱快的好事,但是卻讓敵人在背后恨得牙齒都咬碎。
面對敵人一次又一次的放冷槍,帶人“圍剿",彭德懷都一一破解。
而敵人的怨氣卻與日俱增,看著拿彭德懷毫無辦法,敵人們就將目光轉向他的親人。
1940年,彭德懷發動百團大戰,將八路軍的威名名揚在外,打出了我軍的士氣和志氣!
但是這份激動人心的好事,卻讓反動派視作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將他除之而后快。
所以反動派特務悄悄溜到彭德懷的家鄉,來到他曾經居住過的地方,找到彭德懷三弟彭榮華的住址。
趁著夜色,一群反動派悄悄包圍彭榮華一家,屋內的老狗似乎嗅到一絲危險的氣息,不停地向外狂吠。
可惜當時已經夜深,老狗發出的叫聲并未驚醒任何一個人。
等到屋內漸漸發現狗吠聲時,反動派們也持槍沖了進去,沒有給里面的人任何一絲反抗機會,槍聲突然爆發!
當時彭啟超年紀尚小,在聽到槍聲后就躲藏在角落里,雖然敵人沒有發現他,可是他也因此近距離看到一場人間地獄。
反動派拿槍沖進來時,他的父親彭榮華在一瞬間就被子彈擊中,重重倒在地上,他的母親見到這個情況,立馬飛奔過去,想要查看丈夫的傷勢。
可是敵人怎么可能會輕易放過這家人呢?一聲槍響再次響起,彭啟超的母親也重重倒在地上,躺在他父親的旁邊,鮮血染紅了整塊地面。
躲在角落里的彭啟超不敢發出一點聲響,只見反動派們沖進屋子里打打砸砸,最后又將自己的二伯彭金華抓走。
“你們抓我走吧,反正什么也不會告訴你們,別白費力氣了,最好現在就把我一槍打死!”他的二伯彭金華大聲喊著,可是他的聲音卻越來越遠,反動派們抓著他走了。
彭金華
彭啟超聽見反動派們越走越遠,“嗖”的一下跳出來,馬上跑到父母親身邊,查看他們的情況。
“兒子,去找你的大伯彭德懷,去加入革命,拿起槍來戰斗,為我們報仇!”彭啟超的父親緊緊抓住他兒子的手,毅然決然的說出這最后一句話,然后就離開了人世。
來不及悲傷,父母親就這樣在彭啟超的面前漸漸流失生命。
天亮后,村里的鄉親們感謝彭家為中國、為人民做出的貢獻,他們將彭啟超父母的尸體收下,埋葬在墓地里,并且立上兩座墓碑。
整個葬禮顯得又安靜又隱秘,反動派們依然游走于附近,大家都不敢聲張。
年輕的彭啟超好像在一夜之間忽然長大,他并沒有哭,也沒有鬧,只是默默的跟隨著村民們的腳步,完成整場葬禮。
不久之后傳來他二伯彭金華的消息,原來彭金華在獄中一直不肯透露情報,已經被反動派們活活打死。
自此之后,彭啟超離開村莊,踏上尋找大伯彭德懷的道路。
他要尋親,他要加入革命,他更要為親人復仇!
尋親路漫漫
為了能夠找到大伯彭德懷,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他竟然在大街上公然唱起抗日歌曲,熱血澎勃的歌詞在大街上蕩漾,街上的人們向他投來關切又激動的眼神。
“小兄弟,別唱了,你會被抓的。”一個學生模樣的青年跑到彭啟超的身邊,輕聲提醒他。
“我是為了找彭德懷才唱的!”彭啟超并沒有停下,他的歌聲越發嘹亮。
可是還沒等他唱多久,反動派們便從另一個街道轉進來,一伙人將正在放聲歌唱的彭啟超壓倒在地,一瞬間就被拖進小車里。
這一番舉動,讓彭啟超在牢里關押了三個月……
出獄之后彭啟超變得更加小心,他明白大張聲勢很有可能找不到共產黨,反而先把反動派給招惹過來。
他開始慢慢朝著太行山脈的方向走去,并且一邊走一邊向當地村民們探尋情況。
皇天不負有心人,他慢慢靠近共產黨,最終在太行山附近找到我方巡邏軍隊。
那時彭啟超經過千里迢迢的路程,早已變得又黑又瘦又小。
當他看見我方士兵時,連忙大聲呼喊,激動的說:
“我終于找到你們了,讓我找的好苦啊!我要見彭德懷,他是我的大伯,我有重要消息要告訴他。”
很快,這個消息傳到彭德懷的耳中,他立馬讓人將彭啟超帶來,兩人剛一見面彭啟超委屈的淚水便再也憋不住,他對自己的大伯哭訴說:
“反動派來過……父母死了,二伯也……”
彭啟超的話再也說不下去,彭德懷也不忍再聽,他拍了拍彭起超的肩膀,對他說:
“你先回去休息吧,我讓人帶你去你的房間,讓我靜一靜……”
這個消息對于彭德懷來說同樣悲痛,他一時間甚至無法接受。
自此,彭啟超被安頓在太行山內,所有人都認為這個遠道而來的侄子會受到彭德懷的優待,可誰知,彭德懷對他極其嚴格。
原來彭啟超在部隊內并沒有休息幾天,就被他的大伯拖上訓練場,向他教授我軍士兵的基本知識。
瘦弱的身體在訓練場內看上去更加渺小,毒辣辣的太陽無時無刻炙烤著大地,升起陣陣波浪。
但是彭德懷卻并不放松對他的訓練,彭啟超也不負眾望,在極短的時間內掌握必備知識,被分配到八路軍359旅中當兵。
1943年,因為工作原因,被派到延安的彭德懷與他的侄子見了一面。
兩人還沒有說幾句話,彭德懷突然臉色一沉,對著彭啟超嚴肅的說:
“如果你會叛變革命,我就一槍崩了你。”
此話一出,在場的人都嚇了一跳。
彭啟超雖然驚訝,但很快便想到這是彭德懷在點撥自己,因為不久之前曾發生過郭炳生事件。
事實正如彭啟超所料,因為在彭德懷說完這句話后,走到他面前同樣嚴肅的說:“如果未來我有二心,你也可以一槍把我擊斃。”
彭啟超內心又激動又委屈,他對革命,對黨,對自己的大伯無比尊重,無比忠誠,怎么可能會做這樣的事?
可是轉念一想,這件事情給大伯彭德懷帶來不小的打擊,所以彭啟超點點頭,對大伯彭德懷鄭重的說:
“大伯,你放心,我對革命,對黨絕對忠誠,絕不會發生這種事情!”
與彭德懷在延安共事的這段時間,彭啟超并沒有受到大伯的任何優待,反而大伯還會時時磨練自己,對自己的品格和能力進行考驗。
在延安保衛戰時,彭啟超也參與戰斗,和自己的大伯與所有的同志并肩作戰,共同面對敵人的槍林彈雨。
靠著自己的戰績和平時優異的表現,彭啟超被特招到哈軍工入學。
可是這件事情傳到彭德懷的耳中,他怒不可遏,立刻沖到陳庚的面前對他說:
“彭啟超只是一個初中生,怎么可以進哈軍工?你們招收的都是高中生,我不允許這樣破壞規矩的事情發生,請讓他退學!”
陳庚先是一愣,他無奈的搖搖頭,接著說:
“彭啟超本人學習刻苦,是個聰明小伙,讓他入學是學校黨委常委會開會決定的,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意見,你若是不滿意,我們開會再討論一下吧。”
陳賡
會議在不久之后召開,陳庚說明了彭德懷的意見,可是大家仍然認為彭啟超學習能力不低,在校期間可以跟上同學們的學習進度,不用勒令他退學。
彭德懷知道開會結果后,又沖過去問罪陳庚,陳庚卻用一句話讓彭德懷啞口無言,他說:
“彭啟超學習能力極強,可以跟上任何一個學員!再說,他是革命烈士的子女,又從小參加革命,立下赫赫戰功,你為什么讓他退學?我們對待這樣的人才既要嚴格,也要優待。”
彭德懷聽后,只能搖搖頭,對他說:
“對他要嚴格要求,是為了不讓他在學校里荒廢了學業,要讓他比其他人更加優秀。”
所以,在經過一系列波折后,彭啟超最終留在了學校。
只是沒想到后面發生的一件事情,又觸碰了彭德懷的逆鱗,讓他對彭啟超發了一頓火。
彭德懷來到哈軍工視察工作,在中午去食堂吃飯時,按照慣例,會安排一名優秀學生代表陪同他一起吃飯。
可當彭德懷進入食堂,看見一張熟悉的面龐,就不由自主的緊緊皺起眉頭,臉色一暗,大聲說:
“他是誰?為什么會在這里?”
彭啟超聽到這句話,立馬從座位上站起來,向著彭德懷鞠了一躬,然后立馬離開食堂。
陳庚看著彭啟超快速離開的背影,對著彭德懷說:
“你何必對這孩子這么嚴厲,他本來就學習優秀,成為學生代表也是正常的事情,與他吃個飯有啥不妥的呢?”
彭德懷搖搖頭:
“如果是其他學生優秀代表,見一見,一起吃個飯也是可以的。只是我們作為軍人和軍人家屬,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能讓任何優待發生。”他對自己和親人一向要求嚴格,所以這樣的事情他不能接受。
自知好心辦了壞事的陳庚笑了笑,也沒有多說什么,招呼著彭德懷坐下一起吃飯。
只是,陳庚的內心對彭德懷多了一份敬佩!
等這件事情過去一段時間后,彭德懷才從陳庚的口中得知,原來彭啟超在聽到這個消息時就已經連連搖頭,說:“大伯不會見我的,恐怕還會遭到訓斥呢!”
知大伯者莫若彭啟超,他深知自己陪同彭德懷一起吃飯,肯定是讓彭德懷無法接受的行為。
所以早知結局的彭啟超就算被彭德懷訓斥,也毫不氣餒,他繼續回到教室里,認真刻苦完成自己的學業。
彭氏家風
彭德懷雖然在戰場上叱咤風云,脾氣火爆,對于自己和自己的親屬要求嚴格,從不尋求任何優待。
但是他在家庭中卻是一個溫柔的男人。
根據他的養女左太北回憶,彭德懷在家中從不大聲說話,對自己的夫人浦安修從來都是溫聲細語的說話。
雖然自己的夫人不會做菜,唯一會的一道菜是用高壓鍋連米帶菜煮成菜飯。
就是這樣的菜肴,彭德懷也能在桌子旁邊吃得津津有味,并且大聲贊嘆說:“好吃!好吃!”
浦安修是典型的江南淑女,說話溫聲軟語、氣質可人,與風風火火的彭德華居然湊成一對良好夫妻,兩個人組成的家庭是十分溫馨且和睦的。
雖然如此,而彭德懷對家人也是十分嚴格的。
在五五授銜時,彭啟超本來可以評為上尉,可是彭德懷卻主動申請,讓彭啟超被“壓一級”,最終被評為中尉。
對于這件事情,彭啟超十分不解,他認為自己多年來是做出貢獻的,所得成就也是光明正大的,為什么要被降銜呢?
他找到彭德懷,向他詢問原因,彭德懷聽后哈哈大笑,對他說:
“我知道憑你的能力可以被評為上尉,可是有這么多的士兵,他們同樣做出貢獻,卻沒有被評為上尉,誰知道你的軍銜是不是憑借你大伯的關系才評上的呢?”
“越是這種時候,越需要你做出貢獻,不要在乎這一塊牌牌,我們更要在乎全局。”
彭啟超聽后,羞愧的低下頭,他知道自己對這件事太過執著,反而顯得小氣了。
彭啟超又想到曾經在戰場上共同英勇殺敵的同志,卻永遠將生命留在沙場上,對比他們,自己已經足夠幸運,應該更要懂得感激。
與彭德懷對話后,彭啟超欣然接受“中尉”的結果。
彭德懷的家風,是從一而終,不可動搖的。他用行動向世人證明,什么是真正的“彭氏家風”。
對于年少失去雙親的彭啟超,彭德懷沒有溺愛對待,反而嚴格要求,助力成長,最終使彭啟超成為一名棟梁之才。
對于自己的親屬,彭德懷以最親切的關愛對待他們,鐵漢柔情,他發自內心尊重自己的妻子,善待后輩。但是,他也一直嚴格對待他們,不允許出現所謂的“優待”。
懸巖險絕通鐵道,巍山惡水齊變樣;
黨給人民無窮力,眾志成城心向黨。
彭德懷的一生不計個人得失,用一生為祖國和人民奉獻,他的身影出現在沙場、國防、經濟建設中,他為中國做出的貢獻,將會被國人永遠牢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