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特朗普在關稅政策上連退兩步,與此同時,李顯龍也就相關國際局勢發聲。這一系列動態,在當下復雜的國際經濟與政治格局中,顯得格外引人關注。
特朗普此前肆意推行高額 “對等關稅” 政策,給全球貿易秩序帶來極大沖擊。但在遭受多方壓力后,其態度出現明顯軟化。先是暫緩對部分貿易伙伴征收高額 “對等關稅”,隨后又宣布豁免部分產品。美國民眾長期飽受物價上漲之苦,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科技巨頭與華爾街巨鱷們也因關稅政策,企業運營成本上升、市場前景不明朗,紛紛表達對政策的反對。此外,中期選舉的壓力也如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若特朗普繼續強硬推行關稅政策,極有可能失去大量選民支持。在種種壓力之下,特朗普不得不對其強硬的關稅政策做出調整。
李顯龍(資料圖)
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在近期的公開講話中,對當前國際局勢,尤其是中美關系和美國關稅政策發表了深刻見解。他指出,自奧巴馬時期開始,美國兩黨便在對華問題上達成共識,將中國視為嚴峻挑戰。美國一心想要阻止中國超越自身,維持其領先地位;而中國追求自身發展與應有的國際地位,這是不可剝奪的權利。雙方的這種深層次矛盾難以調和,特朗普發起的關稅戰,更是加劇了這一矛盾沖突。李顯龍強調,特朗普所謂的 “對等關稅”,本質上是美國放棄過去數十年建立起來的世界貿易體系。美國不再遵循以往的貿易規則,轉而追求 “美國獨贏” 的局面,只關注自身利益,全然不顧其他國家的得失。這種做法,無疑給全球貿易體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長期以來,新加坡在中美之間奉行 “對沖戰略”,試圖維持 “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 的二元穩定結構。但隨著美國對中國的遏制態度愈發明顯,新加坡維持這種平衡的難度不斷加大。面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新加坡也深受影響。李顯龍明確表示,新加坡應避免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以免卷入不必要的紛爭。作為一個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的國家,新加坡始終堅定地支持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即便美國背離了這些原則,新加坡也將努力維持全球貿易體系的運作。李顯龍認為,盡管美國在全球經濟中仍占據重要地位,但世界并非只依賴美國。若其他國家能夠加強合作,依然有很大機會維持全球貿易體系的正常運轉。
李顯龍(資料圖)
中美貿易沖突的根源錯綜復雜。從經濟層面看,美國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使其試圖通過關稅手段來改善貿易不平衡狀況。但實際上,美國的貿易逆差是由其自身經濟結構、消費習慣等多種因素造成,單純依靠關稅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從政治和戰略角度而言,美國將中國的崛起視為對其全球霸權地位的挑戰,試圖通過貿易戰等手段遏制中國發展。這種戰略誤判不僅給中美兩國經濟帶來負面影響,也沖擊了全球貿易秩序。中美互征關稅,導致雙方企業成本上升,消費者購買商品價格提高,市場信心受挫。許多依賴中美市場的跨國企業,生產和經營計劃被迫調整,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面臨重構壓力。
美國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球范圍內的連鎖反應。眾多國家為維護自身利益,紛紛對美國商品采取反制措施。加拿大、歐盟等經濟體對美國商品加征關稅,使得全球貿易陷入螺旋式下滑的困境。國際貿易規模萎縮,企業訂單減少,許多工廠減產甚至停產,大量工人面臨失業風險,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顯著增加。盡管美國在破壞多邊貿易體系,但國際社會并未坐以待斃。其他國家積極尋求合作,努力維持多邊貿易體系的運轉。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為例,其在經過調整后,依然在推動區域貿易自由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各國通過加強區域合作,試圖降低美國貿易政策帶來的沖擊,為全球貿易體系的穩定注入新的動力。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的政策轉變以及李顯龍的發聲,為我們觀察當前國際形勢提供了重要視角。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國際合作與多邊主義才是實現全球經濟穩定與繁榮的基石。中美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其關系的穩定與否對全球經濟發展至關重要。雙方應摒棄貿易保護主義,通過平等對話與合作,妥善解決分歧。其他國家也應積極行動起來,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系,推動全球經濟朝著更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方向發展。未來,國際社會需攜手應對各種挑戰,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探尋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