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又稱為“扁食”“餃耳”“角子”,是我國的傳統美食。據考證,餃子的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時期的滕國地區(今山東省滕州市境內)。考古學家在該地區的墓葬中發現了可能是最早的餃子實物證據。
然而近日,美國專利商標局官網顯示,韓國CJ第一制糖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國注冊的餃子外觀專利獲準通過。其申請的餃子外形,和我國的餃子高度相似。
來源:AI生成
CJ公司是韓國的一家食品和生物企業,旗下有一款餃子品牌bibigo(必品閣),在我國電商平臺和線下商超均有銷售。
據查詢,餃子外觀的專利申請時間為2023年2月24日,于2025年4月8日公告、授權,預估到期日為2040年4月8日。其權利要求書明確限定了14—16道順時針螺旋褶皺、底部平坦、頂部隆起的半圓形面皮等核心特征,并附以毫米級精度的3D建模圖。
從公示文件中可以看到,CJ公司在美國申請餃子的外觀專利時,是引用了韓國的專利優先權,即先在自己國家申請專利,再到國外申請專利。據了解,CJ公司分別在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都注冊了名為‘餃子’的外觀專利。
專利申請文件
從法律形式上看,若中國在美國銷售的餃子完全符合上述特征,可能觸發美國關于專利權的規定。企業如果不想陷入侵權糾紛,最好還是規避使用這類形狀。有實力的商家則可以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出專利無效。
面對經濟全球化,不只是餃子,產品出海已經是大趨勢。那么,我國出海企業如何規避陷入知識產權糾紛呢?
高沃律師建議出海企業盡早完善目標市場國家的知識產權布局。目前國外有很多品牌針對外貿、跨境電商商家進行圍剿訴訟,索取高額賠償。在出海之前,企業經營者們最好還是做好知產檢索,進行風險評估,避免陷入知識產權糾紛。
專業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可以幫助中小企業深入了解自身企業的產品技術特點,找到合理使用的突破口,有效化解企業在海外銷售時被投訴、起訴的潛在風險??紤]到海外知識產權糾紛的復雜性和潛在成本,企業有必要選擇在目標國家擁有豐富經驗的專業律師來協助處理糾紛。
目前,高沃已與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家律師事務所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助力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穩健發展。
來源 | 部分內容整理自封面新聞 大象新聞等
編輯 | 北京高沃知識產權(ID: gaowoip-com)
聲明 | 部分圖文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