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杜魯門號航母遭受重創,不得不提前退役”的說法突然開始流傳,美軍高層第一時間出面辟謠。這種消息的可信度有多少?美軍急著辟謠的態度,又說明了哪些問題?
近日,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則消息:在胡塞武裝發起的攻勢下,美杜魯門號航母已受損嚴重,不得不提前退役。按照常理推算,這個消息大概率是不屬實的,美國海軍也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回應,曬出了“杜魯門號”不僅完好無損,還在紅海執行任務的照片。
美軍杜魯門號航母的任務周期已經嚴重延期
美軍身上的傷都是自己人干的
眾所周知,美軍自從在紅海挑起沖突后,沒少和胡塞武裝交手,在沖突后美軍通常會發表聲明,羅列一下自己擊落了多少對方的無人機、導彈,胡塞武裝也會做類似的回應,強調自己“擊中”了美軍的艦隊。
但截止到目前為止,胡塞武裝也沒有拿出什么有力的證據證明這一點,反倒是美軍自己搞出了不少烏龍事件,損失相當慘重。
比如在之前,杜魯門號航母匪夷所思地和一艘商船相撞,在航母右舷撞出了一個大洞。
此外,還是在紅海上,美軍的一架F/A-18F“超級大黃蜂”艦載機墜海,事后的調查原因,居然是自己人的誤擊事件。
而胡塞武裝實打實的戰績,就是擊落了美軍為數眾多的無人機,還為此編了一首名為《沒用》的歌曲嘲諷美軍。
可見胡塞武裝雖然具備一定的遠程打擊能力(如使用無人機和反艦彈道導彈),但其技術水平與美軍相比仍有巨大差距,從以往的交戰記錄來看,胡塞武裝曾嘗試攻擊美軍航母,但僅能造成“近矢”(即接近目標但未命中),并未對航母構成實質性威脅。
因此,對于“胡塞重創美航母”這樣的消息,我們還是應該謹慎對待,網絡上的消息多來源于自媒體或未經證實的渠道,可能存在夸大或誤導成分。
杜魯門號此前撞船后的受損照片
美軍從胡塞身上學到了很多
這也再一次提醒我們,雖然美國的霸權地位動搖是大勢所趨,但美軍的“家底”還是很雄厚的,不會突然變得連胡塞武裝的攻擊都防不住。
事實上在長期的交手中,美軍還真的從胡塞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對于廉價無人機、導彈的應對能力提升了不少。
比如在早期交手時,胡塞武裝還能出其不意地將反艦導彈穿透航母艦隊的防御圈,逼近到一個對軍艦來說十分危險的距離才被擊落。
現如今,美軍已經能夠熟練地運用E-2D型預警機等先進裝備,構建全方位的監視體系,確保對胡塞武裝發射的無人機、反艦彈道導彈等做到早發現。
在攔截方式上,美軍也更注重用相對廉價的彈藥進行攔截,對戰斗損耗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在護衛艦構建的防御圈、以及衛星偵察和其他技術的加持下,胡塞武裝的襲擊造成的實際損失,已經越來越小了。
美軍在防御能力上也有不小的進步
美軍高層陷入“自證陷阱”
看起來胡塞似乎拿美軍毫無辦法,但反過來說,美軍也在短時間奈何不了胡塞武裝。
在沖突中,胡塞武裝依托復雜的地形和不對稱作戰方式,具備較強的生存能力,而美軍在中東地區的軍事行動,受到國際輿論和高額成本的限制,難以采取極端手段。
更重要的是,和胡塞武裝一個地方性力量打得有來有回,美軍就是贏了也沒什么可驕傲的。
反而在這個過程中,美軍需要投入遠超胡塞的人力、物力,來防范對方時刻發起的襲擊,顯著增加了軍事行動的成本。
和胡塞打得有來有回美軍沒什么可驕傲的
與此同時,美軍高層還陷入了“自證陷阱”,不得不隔三差五就出來證明一下,美航母的狀態依舊良好,否則就會引發外界對美軍實力的質疑,使得美方在輿論戰中處于防守地位,難以完全掌控敘事權。
從這個角度看,胡塞武裝持續性地抗擊美軍絕不是毫無意義的,相比于水分很大的“重創美航母”,胡塞發起反擊的真正價值在于,動搖了美軍不可一世的形象,迫使美軍需要更加謹慎地處理與胡塞武裝的對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