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金 姬
一個周五的晚上,一支外籍人士組織的樂隊在浦東嘉里大酒店演出,吉他手邁克爾(Michael Kruppe)格外引人注目。很多人可能想不到,這位德國人還有一個重要身份——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有限公司(SNIEC)的總經理。
1990年,當25歲的漢堡小伙邁克爾第一次來到浦東時,他沒想到自己今后的工作會與這片發展的熱土如此緊密。
如今,作為“全世界最繁忙展覽中心之一”的負責人,娶了中國太太的邁克爾通過各式各樣的國際展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企業因為政策優勢和發展機遇選擇來浦東。而他也因為拿到了外國人永久居留證,對浦東更有認同感。
1965年9月,邁克爾出生在德國,曾經在漢堡當地的大企業工作。
80年代末的中國,充滿活力。地球那一頭的邁克爾早有耳聞,所以他主動向老板提出,想要去中國尋找機會。1989年,當時還沒有漢堡直飛上海的航班,未滿24歲的邁克爾從香港轉機飛到虹橋機場,第一次來到上海的他住進了和平飯店。當時,他并沒有去浦東,只是在浦西外灘眺望黃浦江對岸,“那時浦東并不發達,我印象里就是一大片空地,再有幾個工廠”。
一年后,浦東開發開放。嗅到商機的邁克爾再次來到上海,這一次他是為了一些醫藥化學品找生產原材料的工廠,第一次來到浦東。“我當時去浦東尋找工廠,周邊還是農田,種著蔬菜。”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他來浦東的頻率越來越高,幾乎每一次來這里都會發現令人驚喜的新變化。
2014年,邁克爾履新SNIEC總經理。SNIEC是中德合資合營的展覽中心。
此后,邁克爾和成都太太還有兩個女兒都從浦西搬到了浦東居住。全家人都很享受在浦東的生活。
他還在浦東重拾了年輕時代的愛好——玩音樂。“我們會在浦東排練,我不僅彈吉他還會創作,寫過和上海有關的歌。”邁克爾表示,如今他又組建了一支新樂隊,不定期地在浦東嘉里大酒店排練。
在工作上,邁克爾見證了打造“世界會展之都”的上海,在浦東如何鏈接中國和全世界。“其實在會展業務收益、展會數量指標上,中國已經超越了歐美國家。”隨著上海會展經濟愈發繁榮,邁克爾注定還將更加忙碌。
央視名嘴持敬老卡游頤和園,網友:不敢相信
堪比一堂法治課,“山西訂婚強奸案”男方為何仍被判罪?
好戲 | 13歲的男孩慫得尿了褲子,卻讓人恐懼窒息
版權說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臺稿件, 未經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