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八屆理事會第十次會議召開期間,學會聯合人民網、央視網多家媒體推出“建設教育強國”系列訪談欄目,邀請學會副會長、院士、分支機構代表,圍繞推進落實教育強國建設,暢談思考體會、凝聚發展共識。
系統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
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
學會科技服務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
中國工程院院士
周玉
在2025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八屆理事會第十次會議舉辦期間,圍繞科技成果轉化效能提升及科技強國建設具體措施,央視網記者專訪了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學會科技服務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玉。
周玉指出,系統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是賦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路徑,更是應對全球科技競爭新格局的戰略選擇。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唯有打通科技創新到產業應用的“最后一公里”,方能筑牢國家發展安全屏障,實現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的歷史性跨越。
周玉強調,當前科技革命與大國博弈相互交織,高技術領域成為國際競爭最前沿和主戰場,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發展格局。世界各主要經濟體都將科技創新視為維護國家安全的基礎核心能力,紛紛加速重構國家安全戰略。在此背景下,我國科技事業雖取得歷史性成就,但高端精密裝備“卡脖子”問題尚未根本解決,某些領域關鍵材料和關鍵零部件仍受制于人。因此,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應對風險挑戰和維護國家利益的必然選擇,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本質要求。
他進一步提到,科技成果轉化是將科研成果從實驗室推向市場的關鍵環節,是實現科技價值最大化、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高效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夠加速科技成果在產業中的應用,促進產業升級與創新發展,提升國家整體科技實力和產業競爭力,為建設科技強國提供堅實支撐。只有科技成果順利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才能真正實現科技與經濟的深度融合。近年來,我國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仍面臨一些挑戰,如部分科技成果與市場需求脫節、中試熟化環節薄弱、技術轉移機構和專業服務人才不足等問題嚴重制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實現。為進一步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能,《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指出,要依托國家大學科技園打造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加強與各類技術轉移轉化平臺和高新園區等的協同,搭建校企聯合研發、概念驗證、中試熟化等平臺,建強技術轉移轉化等專業人才隊伍。打造高端成果交易會、大學生創新大賽等品牌。
針對如何系統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周玉院士提出了以下三點建議:
一是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鼓勵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依托高校實驗室、研發中心等開展有組織科研,并在有組織研究單位培養創新型人才,實現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發展,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二是培育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和人才隊伍。加強技術轉移機構的建設和管理,提高其專業化程度和服務水平。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技術轉移機構的建設和運營,形成多元化的技術轉移服務體系。同時,加強技術轉移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技術轉移人才隊伍。
三是充分發揮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科技服務專家指導委員會的獨特優勢。科服委要在學會的帶領下,做好科技成果轉化的協調和服務工作,廣泛匯聚社會各方力量共同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后,將進一步加強對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跟蹤服務,系統打造“有組織科研+有組織成果轉化”模式,確保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扎實落地。
此次專訪不僅讓我們對科技成果轉化效能提升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為我國科技強國建設提供了寶貴的思路和方向。央視網將持續關注科技成果轉化領域的最新動態,為推動我國科技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 | 央視網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學術立會 服務興會 規范辦會 創新強會
微信號 : zggdjyxhwx
網址:https://www.cahe.edu.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