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馬璐璐 房體朔
每到四月,菏澤滿城洋溢著牡丹花香。
在菏澤城區有一座種滿牡丹花的小院,這里住著一對比院內牡丹歲數更大的夫妻,98歲的李建生和101歲的李進華。
院內的牡丹花是李進華的陪嫁嫁妝,如今,李進華老人和老伴已攜手走過整整 75 個春秋,迎來了“鉆石婚”。多年來,老人精心呵護這些牡丹,子孫四代接力傳承,將這些“陪嫁牡丹”視為傳家寶。
母親的陪嫁牡丹又開了
4月16日,記者推開李進華家院子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院內一棵棵牡丹花開正艷,大片的牡丹花也讓小院成了“打卡點”。
“這是皇冠,這是豆綠,最先開的是二喬,你看看這么大的花朵,多美。”指著一朵朵牡丹花,李進華的兒子李洪嶺打開了話匣子,據他介紹,今年清明節院子里的牡丹花就開了,最近其他的花兒也陸續開放了。當下,正是院子里牡丹一年中最美的時刻,每一朵都嬌艷欲滴。
李洪嶺還透露,院子里的牡丹品種豐富,烏龍捧盛、花王、二喬、昆山夜光、島錦、白玉等,足足有 20 多個品種。“我母親娘家世代都癡迷于種植牡丹。當年我姥姥出嫁,她父親陪嫁了好多珍貴的牡丹。我母親結婚時,姥爺就從姥姥的陪嫁牡丹里,精心嫁接了一些新苗。一開始,這些牡丹種在我家自留地,到了 1969 年,才移栽到這個院子里。”
當年帶來的幾棵牡丹苗,隨著時間的悄然推移,通過不斷地嫁接、精心培育,如今已有 20 多個品種,總數達到 100 多株。花開時,滿園芬芳。
院內牡丹是家庭重要成員,更是老人精神寄托
李進華如今已是 101 歲的高齡,老伴李健生也 98 歲了。夫妻倆除了耳朵有點背之外,腿腳靈活,身體硬朗得很。
聊起天來,李進華老人打開了話匣子拉著記者的說個不停,老人面容親切,眼含笑意。李建生老人拿著水果招呼著讓我們吃。兩位老人雖上了年紀,但干凈利落,心態也非常好。
據了解,年輕時夫妻倆就對養花有著超乎尋常的濃厚興趣。自結婚后,牡丹花就一直養著,一直陪伴在他們身旁,從未缺席。平日里,李進華總喜歡在院子里悠閑地踱步,圍繞著牡丹,仔仔細細地掐去多余的葉子、除掉那些可能傷害花兒的害蟲,一天要來來回回看上好幾次,只有這樣,她才安心。
“牡丹代表的是一種力量,老人看到了,心中就有了力量,心里面如果有了信念,就是不可戰勝的。”孫女李瑩告訴記者,這滿院的牡丹早就是家庭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爺爺奶奶的一種精神寄托。
祖孫四代接力傳承照顧牡丹花
說著說著話,兩位老人就要起身去院里看看牡丹花。兩人看著牡丹花,認真專注地數著花朵。
李瑩告訴記者,“每年春天時,爺爺奶奶都會帶著家里孩子給牡丹松松土,看有沒有蟲。奶奶對待這些牡丹,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修剪的時候格外小心,生怕傷著它們一點兒。”
今年是夫妻倆結婚的第75個年頭了,被稱為“鉆石婚”。“他們每天早上吃倆雞蛋,晚上一個雞蛋,每天保證3個雞蛋,2盒牛奶。老頭愛吃點堅果,每天喝點湯,別看他們年紀大了,但是每天在院子里遛彎,經常活動身體,這也和長壽有關系。”據家人介紹,老兩口很恩愛,生活規律,心態特別好。他們生活在一個和和美美、充滿歡聲笑語的大家庭里。正如那不斷開枝散葉的 “陪嫁牡丹”,兩位老人的大家庭如今已是兒孫繞膝,盡享天倫之樂。
李洪嶺作為家中長子,如今,照顧牡丹的重任大多沉甸甸地落在他肩上,不過有時候,他的兒子也會主動過來幫忙照看。祖孫三代接力守護著這些牡丹,把它們當作無比珍貴的傳家寶。
其實,花和人一樣,需要有人關心,需要有人期待,需要有人鼓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