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長蔣萬安近來一改過去謹慎、低調的行事風格,在市議會強力回擊民進黨議員的各種刁難提問,讓不少藍營支持者士氣大振。
前不久在市政質詢時,民進黨籍議員簡舒培稱,特朗普將臺灣列為首批談判名單,但蔣萬安日前卻說當局無作為,要求蔣向民進黨道歉。蔣萬安反擊,賴清德說臺灣還有音樂、蕭美琴還吃潤餅,卓榮泰說大家安心睡,議員要不要出來說說話、評評理?
同黨籍議員洪健益質詢問,面對(大陸)軍演,為何還要辦“雙城論壇”?蔣萬安回應,“雙城論壇”是市政交流,兩岸愈緊張愈要交流,軍演也鎖定賴清德,賴當局何不裁撤“陸委會”“海基會”,讓綠議員啞口無言。
民進黨議員許淑華稱,北市府應對關稅政策不具體、舊瓶裝新酒,蔣萬安表示,對于許淑華質詢投影片上寫“蔣萬安用既有措施炒作聲量”、“蔣萬安措施舊瓶裝新酒”不能接受,行政部門才是舊瓶裝新酒,連具體細節都沒有,如要拿出超征34兆的稅收我都愿意,行政部門一毛不拔都不愿意拿出來。
這些回應都是有備而來,讓素質低劣、欺軟怕硬的的民進黨議員十分丟臉,而近來就一些政治議題,蔣萬安也開始選擇直球對決。
針對北一女教師區桂芝批評賴清德“敵對勢力”說遭綠營出征,還被側翼檢舉。蔣萬安先前表示,“我們捍衛言論自由,不會像民進黨要戒嚴”,讓臺當局借刀北市府施壓區老師的詭計未能得逞。
今天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發出動員號召北檢集結,聲援被檢方帶走的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蔣萬安也是第一個表態將赴現場支持的藍營地方諸侯。這些舉動一改過去保守低調的作風,提高了他在藍營支持者中的聲望。
當年蔣萬安在“立委”任內,因為響應蔡當局的“四個必須”在藍營內部也曾引起爭議,甚至有人對他缺席光復節慶祝活動也頗不以為然。近來蔣萬安風格丕變,對民進黨展現強硬姿態,有島內媒體披露,這是蔣萬安在核心幕僚建議下,已定調跳過2028“大選”,提前邁向(市長)連任之路的結果。
知情人士透露,蔣陣營從過去兩屆“大選”分析,選舉當然有藍白競合、主帥與候選人、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核心關鍵之一,韓、侯兩人均帶職參選,以結果論來說,“溜跑”參選很難勝出,蔣不可能步上后塵。
因此定調,短期目標將以2026年爭取連任臺北市長,一直做到2030年卸任,八年市長“做好做滿”。 除了連任市長以外,蔣萬安沒有短期的政治利益必須兌現,形同放了政治長線,更能做自己。
其團隊認為,偏重著墨市政議題很難彰顯分量。幕僚因此建議,蔣沒有政治包袱、短期(政治)利益,就必須以帶有論述、說出藍營支持者心聲,甚至幫小市民吐露心底話的勇氣,加強回應政治議題、增添政壇存在感。
有黨政人士觀察,面對綠營議員在臺北市議會圍剿,蔣萬安甚至比藍營其他人更有支點論述政治,成為國民黨意見領袖。增添政治味、絕對有助未來政治路。
回想蔣萬安市長就任之初,時任北市議員王世堅用蔣中正照片揶揄他“你沒有犯錯的空間”, 面對王世堅否定臺灣光復,把國民黨定調“外來政權”,當時的蔣萬安并沒有戳破前者對歷史的扭曲,反而還將王世堅奉送的“去中貶蔣”的禮物笑納。對照如今他對民進黨市議員火力全開,形象判若兩人。
不過,在幕僚建議人設形象改變的同時,是否等于蔣萬安開始去面對高政治議題,去理解錯綜復雜的兩岸歷史問題,去思考如何建立消除敵對的和平論述,破解民進黨的“抗中保臺”牌,以上才是未來他能否在政治路上更進一步的試金石,畢竟勇氣、能力、戰略高度并非短時間的個人形象包裝所能打造,而是需要更為深厚的積累與錘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