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內容,講的是一位媽媽每與孩子溝通時,都會拿韋東奕或者董宇輝……給孩子說,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努力更加勤奮,像這些人一樣。但事情是孩子總是與她對著干……
我個人覺得,這篇內容對做父母的你或許有些幫助,所以發了出來,請細品。
01 與孩子的交流過程
孩子昨天晚上對我說“今天某某抨擊那個北大韋神,我特別贊同覺得特別爽,他一天啃著個饅頭,吃著咸菜,把自己的生活過得那么苦,也不知道他父母怎么想的"。
我馬上回應“確實的,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都已經封神了,還把生活過得那么苦,如果我是他的爸爸媽媽肯定也心疼,去年有個關于他的傳言"我故意停頓了。
孩子問“啥傳言”
"去年他有三個月沒在北大上課,網上到處傳,有人說他講的內容太難了沒學生跟得上被投訴,有人說他不注意形象不符合北大氣質被北大解聘了”,我又停頓。
孩子急問“那他到底干啥去了”“后來才在網上刷到,衛星相關研究里有一個難題一直無法解決,韋神消失的三個月就是去幫忙攻克難題去了”
"他這么厲害呀! "
"能封神的哪有不厲害的!他專注于搞研究并樂在其中,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他已經超越對物質的需求了。而你在努力學習的時候還會享受生活,會搞人際關系,長大了就能創造財富,給更多的人提供幫助,所以他是有價值的,你也是有價值的,你們都是為人類做貢獻的人,都很了不起"。
他不好意思地說“確實”,然后寫作業去了。
02 發現自己的問題
原來他也沒少說過這樣的話,那時我總是想給他講道理,希望他不要攻擊別人,最好也能敬佩韋東奕這樣的大神,但是每次都不歡而散,我崇拜董宇輝,他說最討厭董宇輝,看見他就來氣。
今天這個事才讓我明白,他討厭的不是韋東奕或者董宇輝,他討厭的是我總想拿這些人來改變他,希望他變得更加努力更加勤奮,背后的真相是我對他的現狀不滿意,所以潛意識里想用這些人來激勵他。
當我不具備看見孩子語言背后的真相的時候,所有的溝通是無效的甚至適得其反。在教育這條路上,我還要更加努力學習,讓自己有能力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伙伴,而不是被嫌棄“拖后腿”的那個人。
03 結尾
針對她與孩子溝通這個事情,我也想整幾句,然后收個尾。
1、與孩子溝通交流時,你與孩子的關系好,才是提前
2、你是在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讓孩子聽你的話,還是說你看見了孩子的努力,并加以肯定。
3、反是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即使孩子按你的要求做了,也是不情愿的,不情愿的就不會認真,也不會持久。
最后,送大家一句話:看清孩子行為背后的情緒及心理需求,是每個家長必修的課題。
本文內容來自黃昌艷老師,版權歸其所有
內容整理|百灝云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