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銀登中心發布《2025年一季度不良貸款轉讓業務統計》。其中數據,反映了深刻的市場變化。
不良貸款轉讓規模翻2.9倍
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銀登中心不良貸款轉讓規模為742.7億元。
這一數據,比2024年一季度的255.7億元,絕對值增長487.0億元,相對增長率190.6%,翻了約2.9倍。
再結合2021年至2025年一季度數據可知,銀登中心不良貸款轉讓規模在持續攀升之后,2025年一季度出現暴漲。
2021年至2025年一季度銀登中心不良貸款轉讓規模情況如下(未償本息)——
2021年一季度:8.4億元
2022年一季度:70.8億元
2023年一季度:116.8億元
2024年一季度:255.7億元
2025年一季度:742.7億元
消金、城商行不良交易跑得快
再看不良貸款出讓方的成交情況。
2025年一季度,銀登中心不良貸款出讓方成交規模前三位為:
全國股份制銀行、
消費金融公司、
城市商業銀行。
2024年一季度的前三位為:
全國股份制銀行、
國有控股大銀行、
城市商業銀行。
具體數據變化則反映出5個方面的問題:
1.全國股份制銀行連續扮演不良貸款成交第一大戶,且成交規模從2024年一季度的71.8億元猛增至2025年一季度的203.6億元,近乎3倍的漲幅。但即便如此,其規模占比,依然不升反降,從48.4%下降至42.2%,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銀登中心不良資產交易規模正在處于怎樣的高速膨脹中,且有出讓方釋出不良貸款的速度比這位“老大”還快。
2.演繹上述快速“成長”的,正是2025年一季度攀升至成交規模第二位的消費金融公司。其成交規模從2004年一季度的18.9億元攀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143.8億元,翻了約7.6倍,規模占比由12.7%升至30%。
3.2025年一季度成交規模第三位的城市商業銀行,排位與2024年一季度持平,但也由2024年一季度的23.8億元,攀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93.4億元,翻了約4倍,規模占比為19.3%微升3個百分點。
4.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一季度成交規模從26.7億元升至41.3億元,與前三者相比,不良貸款釋放速度要穩健得多,或者說交易活躍度要低得多,市場規模占比也因此從18%跌至9%。
5.農村中小銀行機構,兩年中一季度市場規模占比都非常低,成交規模也極小,說明該類機構在不良貸款轉讓市場中力度較弱。
信達入局,地方AMC仍是主角
再來看受讓方情況。
2024年一季度,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全國性AMC)在不良貸款轉讓受讓方中占比54%,略高于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地方AMC),二者占比差距相對較小,說明在2024年一季度附近時段,二者在不良貸款受讓業務中的地位較為接近,全國性AMC稍占優勢。
至2025年一季度,情況已發生較大變化。地方AMC成交規模大幅增長至324億元,占比也提升到了約67.08%,成為不良貸款受讓業務的主導力量。全國性AMC雖然成交規模也增長至159億元,但占比卻下降至約32.92%。
這一趨勢,在2024年四季度已經清晰呈現出來。
其時,全國性AMC在受讓方市場占比為27%,地方性AMC占比為73%。地方AMC呈現絕對優勢占比。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與2024年四季度相比,全國性AMC在2025年一季度市場占比提升了近6個百分點。
對比銀登2025年一季度與2024年四季度批量個人業務前十大活躍受讓方機構可知,有7家地方AMC連續兩次入圍,扮演了不良市場收購中流砥柱的角色。另有5家地方AMC分別一次入圍。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信達的身影出現在2025年一季度“十大活躍受讓方機構”行列中,這兌現了中國信達進軍個人不良業務的公開表態,也成為國有AMC2025年的重要行動表現。
2025年一季度批量個人業務前十大活躍受讓方機構
海南新創建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黑龍江國瑞金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市國通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昆朋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濱海正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江西瑞京金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盛融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深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2024年四季度批量個人業務前十大活躍受讓方機構
海南新創建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黑龍江國瑞金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市國通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昆朋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濱海正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江西瑞京金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重慶富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浙商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遼寧富安金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個貸不良市場巨變
批量個貸不良成交規模在2025年一季度呈現爆發式增長。
就歷史數據而言:
2021年一季度批量個貸不良成交規模僅為0.5億元,處于極低水平。
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成交規模相對穩定,分別為54.3億元和51.8億元。
2024年一季度略有下降至43億元。
2025年一季度,成交規模大幅增長至370.4億元,翻了將近9倍,反映個貸不良資產市場發生了重大變化。
2025年一季度個貸不良除了成交規模爆發式增長外,在成交結構中,不良個人消費貸款交易的主導地位也更加突出。
在2024年一季度,個人消費貸款在個貸不良成交中占比最高,達到70.4%,占據主導地位。個人經營類貸款和信用卡透支的占比相對較低。
至2025年一季度,個人消費貸款的占比進一步上升至72.4%,信用卡透支和個人經營類貸款的占比有所變化。具體表現為——
1.個人消費貸款:占比從 2024年一季度的70.4%上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72.4%,且成交規模從30.3億元大幅增長至268.2億元。
2.個人經營類貸款:成交規模從2024年的7.5億元增長到2025年的50.1億元,但占比從 17.3%下降至13.5%。
3.信用卡透支:成交規模從5.3億元增至51.9億元,占比從12.2%上升至14.0%。雖然占比略有上升,但相較于個人消費貸款的增長幅度,其在整體中的地位相對變化不大。
值班編委: 李紅梅
編輯:韓澗明
審讀:戴士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