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微信這個「國民級」應用最近動作頻頻。
除了一些功能的上新和優化,公眾號生態也迎來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
從手機端一鍵注冊到朋友圈來源展示,從評論轉發到圖文互動,微信正在重塑公眾號的創作與傳播邏輯。
接下來,果同學就為大家匯總一波最近公眾號的變化。
一鍵注冊、發表公眾號文章
曾幾何時,注冊一個公眾號需要經過郵箱驗證、類型選擇、信息填寫等繁瑣流程。
而且整個過程必須在電腦端完成,讓許多即興創作的靈感胎死腹中。
如今,微信徹底顛覆了這一傳統模式,在手機端實現了個人公眾號的「一鍵注冊」和「隨手發布」。
根據微信官方公告,已擁有個人公眾號的用戶,打開微信點擊公眾號-右上角(個人中心)」。
進入后,管理員就能直接用手機撰寫并發布公眾號圖文或文章,還能即時回復讀者的留言和私信。
而對于還未注冊公眾號的用戶,點擊微信內的「發表」按鈕。
進入后,填寫基本信息就能秒變創作者,整個過程不超過 1 分鐘。
值得注意的是,賬號注冊就自動獲得了留言功能 ,輕松解決了新注冊公眾號無法留言的痛點。
內容發布形式上,「我的公眾號」提供了兩種選擇。
其中「發圖文」適合輕量化的「小綠書」式內容,「寫文章」則支持長文編輯,但格式調整選項較為基礎。
如果需要使用超鏈接、投票等高級功能,系統會無縫跳轉到「公眾號助手」完成。
不難發現,微信正在將公眾號從「專業創作工具」轉型成「全民表達平臺」。
目前該功能仍處于灰度測試階段,需要的同學還需耐心等待。
朋友圈來源透明化
過去在朋友圈刷到一篇公眾號文章,如果不點進去,永遠不知道是誰寫的。
而現在,微信直接給內容貼上了「身份證」。
具體表現為,在朋友圈分享的公眾號文章左下方會出現「公眾號·XXX」的藍色標識。
不僅如此,點擊后還可直達該公眾號主頁。
這一變化看似微小,實則對內容傳播產生了深遠影響。
首先,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內容的可信度成為用戶關注的焦點。
該變化有效解決了朋友圈「匿名內容」泛濫的問題,用戶無需點開文章才能確認來源,大大提升了信息甄別效率。
其次,用戶點擊來源標識可直接進入公眾號主頁,也為創作者提供了精準導流機會。
目前,該功能已面向 iOS 用戶全面開放(需更新至最新版本),安卓版本也在逐步推送中。
評論可轉發
微信公眾號的第三個重大更新,是評論區支持直接轉發。
現在用戶可以像轉發文章一樣,將優質的評論單獨分享給好友或群聊,徹底告別「截圖」的原始方式。
這一功能的技術實現頗為巧妙,當用戶選擇轉發某條評論時,系統會自動生成一張圖文卡片。
卡片包含評論內容、評論者昵稱、文章標題和公眾號信息。
接收者點擊卡片不僅能查看完整評論,還能一鍵跳轉到原文位置,形成「評論-文章」的無縫銜接。
基于此,信息傳遞更加準確、用戶互動也更加高效,值得好評。
公眾號評論區支持圖片
微信公眾號的第四項革新,是評論區支持圖片評論。
現在,用戶可以點擊評論框旁的相冊圖標,從手機相冊選擇圖片或直接拍攝上傳。
基于此,原本以文字為主的互動空間瞬間生動起來,實現真正的「圖文并茂」式交流。
可以看到,微信公眾號正在經歷一場「返老還童」式的蛻變。
微信正試圖通過降低創作門檻、強化社交分發、豐富互動形式,構建一個更具活力的公眾號生態系統。
對此你怎么看呢?
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