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企行政檢查932個事項壓減至130個,降幅86%;228份檢查表壓減至76份,降幅66.67%......4月16日下午,佛山市深化市場監管領域融合監管改革新聞發布會召開,介紹佛山市市場監管領域推動融合監管改革工作情況及主要成效。
發布會介紹,佛山市旨在以改革打造“無事不擾”的新型監管體系,推動監管人員“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以解決市場監管領域事項多、頻次高、重復性檢查等問題。
數據底座+智慧監管
檢查平均耗時壓縮63%
據介紹,佛山市市場監管局通過搭建覆蓋市、區、鎮(街)三級的市場監管一體化監管平臺等方式,解決重復錄入、多頭報送等問題,減少入企檢查次數。
具體而言,通過佛山市場監管數字底座歸集許可注冊、業務監管、行政處罰、投訴舉報、年報報送等數據,構建“一企一檔”全景畫像。經過數據治理,形成了標準統一的企業信用數據庫,日均處理數據超50萬條,為市場監管領域檢查事項“一次通查”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
其次,開發“佛山市監”小程序,統一行政檢查平臺管理,通過PC電腦端或手機移動端操作,全程電子化和全鏈路留痕,有效解決重復錄入、多頭報送等問題。數據顯示,小程序使用以來,檢查平均耗時壓縮63%,節省人力成本、車輛、耗材等財政支出超1億元,顯著降低了監管成本。
此外,以“信用、風險”為基礎靶向,構建佛山本地化的“通用+專業+公共信用”三維信用風險模型,對全市170多萬市場主體的信用風險分級覆蓋率達100%。通過合理確定、調整抽檢比例和頻次,能合并檢查的,不重復檢查;能聯合檢查的,不多頭檢查;能通過非現場、信息共享、智慧監管等方式監管的,不入企實施現場檢查。
三維融合監管
檢查事項減少800項,壓減86%
數字化賦能外,佛山建立“事項-對象-場景”三維融合監管機制。全量梳理市場監管領域行政檢查事項清單;不同業務線口對同一對象合并開展檢查,各級對同一個經營主體的檢查聯動開展;針對復合經營場景,涉及多個經營主體或多個檢查事項,按照“一場景一清單”集成監管模式,聯合開展減少檢查頻次,提高“一次性”問題發現率。
融合監管機制施行后,涉企行政檢查事項從原來932個事項、228份檢查表,清理合并至130個事項、76份檢查表,檢查事項壓減86%、檢查表壓減66.67%。
此外,新機制帶來了監管效能的提升,減少了企業迎檢次數以及時間成本,給政府、企業都帶來了好處。據統計,試點區域的相關業務領域涉企檢查頻次平均精簡接近40%。以零售藥店為例,改革前,藥品、醫療器械、計量、價格等監管需多組人員共同參與,改革合并檢查事項后只需一組人即可完成多項監管任務,檢查平均耗時從3小時壓縮到1小時,涉企干擾減少70%左右。
采寫:南都見習記者 唐宇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