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中的龍偉杰。 受訪者供圖
龍偉杰進行數控銑項目訓練。
2024年9月,龍偉杰獲得數控銑項目世界冠軍。 受訪者供圖
走進位于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內的數控銑項目中國集訓基地,碩大的數控機床在兩側一字排開,持續傳來金屬打磨的聲音。在略顯嘈雜的環境里,龍偉杰筆挺地站在控制臺前,沉穩熟練地輸入各種參數,隨后透過玻璃認真觀察著刀具按程序精準地雕刻出每一個細節。這里是他的訓練營,更是他的成長營。
七年磨一劍,2024年9月,22歲的龍偉杰身披國旗站在世界技能大賽的最高領獎臺,實現了中國技能軍團在數控銑項目的五連冠。今年5月,他被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是本年度最年輕的獎章獲得者。
選擇
愛動手、愛機械的孩子 選擇踏上技能成才之路
“當年在家里拆散的電器都還沒裝回去呢。”龍偉杰露出調皮的笑容,冠軍頭銜之下,22歲的他依然是個活潑的大男孩,最初機械制造在他心中,既是一門技能,也是一門愛好。
7年前,初中畢業的龍偉杰站在了人生的分叉口上,一邊是念高中,一邊是學門技術。從小愛動手、愛機械的他,與家里人商量后,選擇了到職業技術院校學習數控加工專業。
“當時我也很好奇,數控銑到底是做什么的,后來慢慢了解到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術。小到一個手機支架,大到飛機的螺旋槳,都是由數控銑加工而成的。”在佛山順德的鄭敬詒職業技術學校里,龍偉杰對數控技術與應用專業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也為自己的技術打下了堅實的技能基礎。
當時他的目標很明確,掌握一技之長,出來后好找工作。直到他加入了學校競賽班后,人生開啟了另一種可能性。“進入競賽班后,目標是獲得參加比賽的機會,當獲得比賽機會之后又有了新的目標,我想在比賽里拿到名次。”龍偉杰說,正是這些目標一步步推動著他往前走。
而為了實現目標,他付出了比其他同學更多的艱辛和汗水,每天早晨八點半進入車間,一直訓練到晚上九點半,在沒有空調與暖氣的車間里,度過了酷暑嚴寒。“日復一日的練習,過程中難免也有枯燥厭倦的時候,但當我完成了一次加工,把零件洗干凈拿在手上的時候,非常有成就感,仿佛解鎖了一個又一個關卡。”在旁人看來辛苦的車間工作,龍偉杰卻一直樂在其中。
訓練
遇挫則勇,遇強更強 目標直指世界冠軍
2018年,龍偉杰代表學校參加第八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廣東省選拔賽,第一次走進了當時的賽場——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在那舉行的比賽,讓他見識到什么叫“山外有山”。
當時在學校技術領先的龍偉杰,認為大家的水平應該就在毫厘之間,成績好壞要看臨場發揮。直到參賽時才發現,這里高手如云,甚至已經誕生出多位世賽冠軍。那次比賽,他僅獲得了第11名。
經過兩年的刻苦訓練后,他代表學校參加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廣東省選拔賽,卻因為一個失誤裝反了零件,再次與獎項無緣。
敢于承認技不如人,龍偉杰決心要繼續精進技藝,提升技能。2020年9月,他入讀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進入了世界技能大賽的數控銑組。世界技能大賽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那時候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已在數控銑項目上獲得了三連冠。
但由于參加省賽的成績不佳,訓練過后,龍偉杰依然遭到了淘汰,從數控銑組轉到了五軸數控聯動加工技術組。而那個項目直到目前仍不是世界技能大賽的比賽項目。
雖然項目不同,技術也有很大差異,但龍偉杰自始至終沒有放棄。“當時我想的是既然我去了那里,那我就把這一行學好,始終保持熱愛的心態去學習。不能參加世賽,我就參加全國賽。”龍偉杰沒有放棄,而是開啟了更高強度的訓練模式。相比996的固定模式,龍偉杰的訓練時間其實并不固定,“因為每個人加工的時間不一樣。我最瘋狂的時候,可以從早上8點一直加工到凌晨1點。”
“當時龍偉杰成了我們宿舍的鬧鐘,每天最早起。”既是室友又是隊友的冼鴻釗印象十分深刻,當別的同學完成教練任務,結束訓練后,龍偉杰總是留在車間,不斷思考和總結訓練過程中的問題,直至深夜才回宿舍。
在高強度的訓練下,龍偉杰代表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參加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精密制造大賽,拿下了五軸數控聯動加工技術學生組第一名。隨后,龍偉杰又在第九屆全國數控大賽廣東省選拔賽中獲得第二名,重獲信心的他回到了數控銑項目。
因為疫情,原定于2021年舉辦的上海世界技能大賽被迫推遲一年至2022年10月進行,賽前半年又宣布賽事取消,變成特別賽。
在那屆特別賽上,龍偉杰的師兄周楚杰奪得金牌,中國技能軍團在數控銑項目上再次成功衛冕。這也讓龍偉杰有了更高的目標——世界技能冠軍。
為了這個目標,龍偉杰開始了每天兩點一線的訓練。每周上5天課,他卻一周7天都在實訓室。甚至在冬天訓練的時候,為了不影響機械的操作,衣服都不敢穿太厚,手凍得通紅也不戴手套。日復一日的訓練,龍偉杰磨練出自己的一套“槍法”,并最終在2024年4月舉行的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隊選手集中考核中,以第一名的成績拿到數控銑項目正選選手資格。
壓 力
世賽前的“至暗時刻” 突破0.02毫米精度
但就在離世賽還有三個多月的時候,龍偉杰卻迎來了“技賽生涯”中的至暗時刻。“當時壓力很大,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我身上承載著中國技能軍團在數控銑項目上五連冠的期望;另一個是在比賽前我們得知,賽場上的設備與我們日常訓練用的不是同一套。”面對壓力,還年輕的龍偉杰,開始在訓練中頻頻失誤,教練團隊都為他捏了把汗。
“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時遇到了一個懸臂類的零件,加工完成之后發現有一個尺寸經常超出公差。”龍偉杰介紹道,世界技能大賽數控銑項目被稱為精度之王,考核選手作品的允差要求僅為0.02毫米,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直徑的1/4,但為了讓作品尺寸達到更高的合格率,選手則需要將誤差控制在±0.002毫米范圍內。“每一個尺寸,都有可能是你和其他選手拉開差距的關鍵點。”但那個零件的變形卻不斷地在訓練中出現,龍偉杰陷入了瓶頸。
“當時跟我一起訓練的同期選手很輕松地就做對了這個尺寸,連續幾次都成功了,那我就一步步跟著他來。”龍偉杰回想那幾天為了突破,基本是廢寢忘食,每天從早八點訓練到凌晨兩三點,第二天又是八點開始訓練。連續奮戰到第四天后,終于找到了問題所在。“是我的裝夾出現了變形。”經過調整,問題終于得到解決,“做廢了8個毛坯,才終于加工出自己滿意的零件。”
然而這并沒有完全解開龍偉杰賽前的心結,奪冠的壓力依然縈繞心頭。直到賽前兩個月,教練楊登輝帶著龍偉杰等選手前往奧地利熟悉參賽設備。在這個過程中,龍偉杰接觸到了這次世賽所使用的設備,他需要重新熟悉這套國內沒有的設備的各項參數。這反而讓龍偉杰有了新的學習動力,控制不住地想上手去操控,緊張的備戰狀態在不知不覺中松弛下來。
龍偉杰的狀態逐漸回歸,也讓他的冠軍教練團們松了一口氣。“聰明勤奮,這是成為冠軍必須要具備的,但更重要的是心態,能夠頂住這個壓力,能夠在比賽的過程當中發揮出應有的水平。”楊登輝是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數控銑項目金牌得主,他以師兄及冠軍前輩的身份一路從旁支持著龍偉杰。
“教練和專家們給我很大的鼓勵,他們讓我不要想著去拿金牌,而是想著我就只有這一次比賽的機會,怎么才能穩定地發揮出自己的實力,讓自己不留遺憾。”龍偉杰再次挺直了腰桿,順利完成了備賽過程。
比賽
站上世界技能最高領獎臺 七年奮斗之路未完待續
2024年9月,龍偉杰前往法國里昂參加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數控銑項目的比賽。世界技能大賽項目的實戰性很強,賽題往往來源于真實的企業任務,主要考核選手們完成的速度與精度。選手需要按照圖紙要求,利用編程將金屬毛坯料加工成規定的零件,而零件的形狀、位置和尺寸的誤差都以毫厘為單位計算。
因為比賽壓力以及水土不服,比賽時龍偉杰出現了身體上的不適。“賽程一共四天,前幾天都處在一個低燒的狀態。”賽場上,龍偉杰的進度比其他選手都要慢。但此時的他,反而逐漸放下心中的重擔,不斷調節心態,通過增加他對零件尺寸的控制能力,將零件的精確度提上來。
最終,他也憑借作品的精度獲得了這個項目的冠軍。
當龍偉杰披著國旗登上獎臺的那一刻,他的目光一直在尋找自己的教練與團隊。“當時心想,我總算頂住了壓力,完成了‘五連冠’的目標,沒有辜負國家,沒有辜負專家和教練團隊的付出。”
而同樣讓他覺得能有所交待的是他的家人。為了能參加世賽,原本5年就能完成的學業,龍偉杰延長到了7年,因此也遭遇了家人的不理解。“他們會困惑,說你的同齡人都已經出來工作好久了,你怎么還在讀書?直到我那天晚上比完賽,拿到金牌后發照片給他們看,他們總算理解了。”而為了讓自己安心備賽,龍偉杰事先并未告訴家人他出國參賽的事情。
奪冠之后。龍偉杰在他的朋友圈留下了這樣一句話:“7年前開始走的路,到這一刻總算到了目的地。”22歲的龍偉杰,用七年的時間,以他的執著與信念證明磨練技能的這條路,他走對了。
在這條朋友圈發出不久后,世界技能大賽數控銑項目中國專家組組長魯宏勛回復他:“是不用再訓練,不用再比賽。但你人生的路還有很多的開始。”
再出發
從金牌選手到技能教練 想培養出下一個世賽冠軍
“五連冠”并不是這支中國技能軍團的目的地,世賽冠軍不過是龍偉杰另一段旅程的出發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精益求精,技高一籌’,這16字的方針是我們整個教練團隊的精神所在。”如今,龍偉杰已經從選手轉身成為五軸數控聯動加工技術組的教練。對于這個未來有可能成為比賽方向的項目,龍偉杰需要學習和掌握的還有很多。
回看來時路,龍偉杰很慶幸當初堅持了自己心中的熱愛,選擇技能這條路。“以前大家可能覺得,讀職校沒有念高中好,沒有上大學好。”龍偉杰回想自己的初中畢業班,只有10%的同學選擇到職業技術院校學習技能,“當時還有個觀念是認為你學習成績不好,才會選擇去技校。但實際上當你真正去到技校之后,你會發現這里有很多中考分數很優秀的人,也選擇來這里學一門技術,他們很敏銳地洞察到技能人才這條路。”
龍偉杰認為隨著中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技能人才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柱之一,國家對技能人才越來越重視,大家的觀念也正在改變,“不再只是奔著大學去,而是想著學一門技術,能夠有一技之長傍身,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也能實現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夢想。”
今年,龍偉杰獲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也是本屆最年輕的五四獎章獲得者。“我要擔當起這個責任,不辜負國家的信任,做好示范引領作用。其實在我身后還有千千萬萬個青年技能人才,他們遍布于各個技能領域,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談及從技校學生到世界技能冠軍再到如今的技能教練,龍偉杰又有了一個新的目標,“未來,希望我的學生能夠有一技之長,當然,我也期待在自己的學生中,未來也有能站上世界技能大賽最高領獎臺的人。”
采寫:南都記者葉孜文
攝影:南都、N視頻記者 邵凡 鄭鴻杰
出品:南都政務新聞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