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方扛起反制美國濫加關稅的大旗后,原本舉棋不定的歐盟亦堅定了決心,同樣對美施加了反制,并且調轉了對華風向,以積極的行動向中方靠攏,尋求共同應對這場關稅沖擊。然而在這一背景下,歐盟27國里卻出現了一個唱反調的“叛徒”——法國。
法國財長隆巴爾公開表示,由于關稅問題,那些中國無法賣往美國的商品很可能會轉向歐洲市場,考慮到光是現在,每天晚上就有600架裝滿中國商品的大型飛機飛向歐洲,他決心“防堵任何來自中國的產品涌入”,將致力推動讓歐盟委員會通過啟動保障條款,以在邊境設定配額來保護內部市場。馬克龍政府這是打算對中方落井下石,向特朗普納投名狀,以換取美方對法國在經貿問題上網開一面。
而為了給自己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找借口,這位法國財長宣稱,自己這樣做是為了避免中國產品給歐洲企業造成問題。但事實是,一來歐盟不需要法國這樣做,二來歐盟企業也未必贊同相關主張。
據環球網4月15日報道,歐盟領導層近期向外界放出消息,展現出它們傾向于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而不是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結盟的態度。除此之外,一項旨在解決歐中貿易關系中長期存在問題的協議正在進行談判,而下一屆中歐峰會預計也會如期舉行。而歐盟領導層里,最積極推進相關事宜的,莫過于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之前馮德萊恩被普遍視為歐盟內部的“親美派”,曾在拜登任上積極推進歐盟調轉戰略矛頭以針對中國。然而特朗普上臺不到三個月,這位“親美派”便被“逼反”,日前她不光主動給中方打來電話,以求共同應對美國關稅,還強調歐洲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市場,有責任支持建立在公平競爭基礎上、強有力地改革貿易體系。
現在法國打著“為歐盟好”的旗號,想要為中歐貿易增加障礙,把那600架飛機拒之門外,這完全和當下歐盟的主張背道而馳。事實上,之前法國也打著類似的旗號針對中國電動汽車,哪怕多家歐盟車企反對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可法國最終還是投了贊成票,完全忽視了來自業界的聲音。
考慮到歐盟對美國產品施加反制后,市場的空缺需要填補,歐盟企業其實也迫切需求中國產品,法國財長卻反其道而行之,故技重施地提及所謂“保護歐盟市場”,這無論從哪個角度都有些說不過去。只能體現出盡管歐盟對華風向在變,可法國對華態度卻沒多大變化。這不光不利于中歐攜手應對關稅風險,亦不利于法國所渴求的恢復白蘭地對華出口。
實事求是地講,中法之間其實可以憑借這場美國發起的關稅戰,將經貿關系往上提一提,填補彼此因美國關稅帶來的市場空白;而在地緣政治上,被特朗普主動“拋棄”了的歐洲,亦有和中方進一步深化雙邊互信的必要。法國如今卻嚴防死守“中國制造”,其著眼于短期利益的行為,恐怕和法國的國際定位有所不符。
總而言之,中法建交60年來,兩國貿易額增長近800倍,中國成為法國在歐盟外第一大貿易伙伴,法國也是中國在歐盟的主要貿易伙伴,兩國經濟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強大共生關系。當下正逢特朗普接二連三地炒作關稅問題,中法其實有共同的立場與利益訴求,還是希望法國能以大局為重,別只看到那600架飛機上搭載的商品,忽略了中法、中歐共同的核心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