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就業質量的高低是就業工作的直接體現,也是高校人才培養成效的檢驗,高職院校如何以專業群建設為核心,全面提升培養質量以實現高質量就業,本文以河南農業職業學院為例為您解答。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需要對接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需求。農業一直以來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河南農業職業學院位于農業大省河南,學校將服務本省發展戰略作為人才培養目標。
在與麥可思研究的交流中,該校教務處原副處長張劍鋒表示,學校畢業生在省內就業人數比例較高,近年來穩定在60%左右,“為河南省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農科類和5G等新興產業人才。”該校種子生產與經營專業群主要“輸出”農科類人才,并獲評“雙高計劃”專業群建設單位,“學校著力打造該高水平專業群,以此為核心優化整體人才培養過程,不斷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張劍鋒表示,學校著力實現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就業質量既是人才培養成效的檢驗,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高職院校對區域發展的支撐力度。”
多方協力 提升專業群育人質量
“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先決條件是保證優秀人才的持續穩定輸出。”張劍鋒說道。以種子生產與經營專業群為例,該專業群定位于“對接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面向現代種業產業鏈中品種選育、種子生產、種子加工、種子貯藏、營銷和服務等崗位群”,畢業生服務現代農業和鄉村振興等國 家戰略規劃,聚焦“米袋子”“菜籃子”等民生問題。
以此為目標,學校在培養“數量充足、業務精湛的高素質高技能種業從業人才”方面多措并舉,多方合力。在教學方面,專業群深化課程改革,促進“崗課賽證”融通,讓學生在崗位磨煉、賽事競爭中把專業知識應用起來。為打造多樣化教學內容和方法,學校以提高種子行業企業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和能力為培養宗旨,大力構建“農業大講堂+農技直通車+農科云課堂”信息化資源庫,利用移動互聯、5G通訊等技術,建成了由電子圖書、視頻、課件、行業資訊、產業動態等內容組成的“農業大講堂”“農技直通車”“農科云課堂”。
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專業群與中種集團、中糧集團、河南金苑種業等種子企業,與豫藝種業、鼎優農業、河南九圣禾種業等園藝作物種子企業,與鄭州綠金園、古德園林、河南大地園林等種子種苗企業構建了種子生產與經營、園藝技術、園林技術、市場營銷專業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有力促進了專業與產業對接,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學生的職場素養。
同時,學校緊密貼合所在區域發展規劃,該專業群與鄭州市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鄭州市種子管理站、鄭州市種子協會組建了農業產業化技術服務中心(聯盟),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的交流合作,在源頭上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專業群還組織專家、在校學生進行農業科技“三下鄉”活動,深入農業生產一線調查研究與技術推廣,通過“萬名科技人員包萬村科技行動”“科技特派員”“三區人才”“農業熱線12316”等項目,服務河南糧食生產,助推鄉村振興。
基于該高水平專業群探索實踐,學校還將其經驗推廣到其他專業和專業群的建設中,以此帶動整體育人質量的提升。同時,借助第三方統計數據,學校進一步進行專業調整和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等工作,例如結合紅牌專業優化專業結構,利用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反饋數據調整部分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以便更滿足企業方的用人需求。
提出標準 高層指導
在優化培養過程以確保畢業生符合市場期待的基礎上,讓畢業生高質量就業還需要高校不斷提升就業工作的質量。
“要做好就業工作首先需要確定‘高質量就業’的標準。”張劍鋒表示。在學校看來,高質量就業需要從多方面進行衡量,一方面是各類就業指標,例如就業薪資、就業滿意度、工作穩定性等。另一方面是畢業生就業去向,張劍鋒指出,“從學校實際和本省發展出發,學校比較關注四類就業去向。”如前所述,一是作為農業特色院校,學校需要為河南省及地方提供大量農科類人才,這是培養和就業工作的核心宗旨。二是為響應國家就業優先戰略,學校積極開展雙創教育改革,提升畢業生自主創業能力。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近年畢業生中選擇自主創業人數占比較大,占比3%左右。三是學校鼓勵畢業生參軍入伍,為國防事業添磚加瓦。統計數據顯示,學校開展的“我為國防獻青春”活動效果顯著,應征入伍人數逐年增加。四是互聯網技術發展和5G網絡覆蓋的普及,電商、直播帶貨等新職業成為地方產業發展新動向,學校積極引導學生投身新興領域,為地方經濟發展做貢獻。
同時,學校成立了以黨委書記和校長為“雙一把手”的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全員參與、分區管理、明確責任、層層推進的就業指導隊伍,張劍鋒表示,“我校就業工作的特色即書記校長親自抓、分管校領導具體管、職能部門服務好、院系領導主動做、一線輔導員全程跟蹤。”
從具體工作來看,學校每年召開2次校級層面的就業創業專題工作會議,黨委書記和校長親自部署總體工作并提出具體要求;每年多次舉辦學校層面和專業層面的校園招聘會,提供大量就業實習崗位;從一年級入學開始開展征兵工作,儲備應征對象并啟動跟蹤服務;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大賽,采購職業發展測評系統,為學生提供科學的測評結果,幫助學生樹立科學、合理的職業目標;加強創業教育,成功申報并獲批河南省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成立創業學院,提供扶持資金,為學生自主創業提供理論教學和實踐平臺。
深化校企合作 精準培養人才
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培養產業對口人才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確保就業質量穩定提升的可靠方法,前述學校與行企合作打造“雙師型”教學團隊,張劍鋒還補充表示,“學校大力深化校企合作,是國家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學校,并于2021年底成為河南省首批現代學徒制示范點立項建設項目單位。”
以種子生產與經營專業為例,該專業在2015年開始試點學徒制培養模式,學校聯合河南金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聯創種業有限公司、河南金博士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行企成立了種子生產與經營現代學徒制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校企雙方共同制訂人才培養目標、開設課程、明確工作項目,確定課時分配、組織與實施等內容,使培養更契合企業需求。同時,學徒制開展以來,校企雙方成立多個訂單班,依據制定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校企雙方一同作為培養主體,實施“專業學習—跟崗實習—再學習—頂崗實習”的雙循環教學模式,在校期間的理論學習由學校老師授課,項目實踐由企業方講師授課,學生的實踐課程按照企業的崗前技能培訓要求開展。
張劍鋒總結道,這一培養模式更貼近企業用人需求和行業生產需求,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學校從培養環節和就業工作同時入手,切實提升了畢業生就業質量。”
聲明:麥可思研究原創內容全面開放非盈利目的的轉載授權,轉載請留言或添加編輯微信獲得長期白名單授權(電話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轉載要求——
1.文首注明“轉載于麥可思研究”。
2.轉載請在文章發布的24小時后進行。
3.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等主體(含高校),獲得授權可轉發至全媒體平臺;其他主體僅限于微信公眾號平臺發布 。
關注“麥研文選”,獲取更多數據——
?回復“月收入”,可獲取2023屆本科、高職月收入TOP30專業名單。
?回復“本科就業滿意度”或“高職就業滿意度”,分別獲取2023屆本科或高職就業滿意度較高專業TOP30名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