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司法部公布25年3月授予法律職業資格人員名單顯示,2024年法考非應屆考生領證人數僅11.4萬余人,其中A證有96825人,B證有504人,C證17283人。
按照常理推斷,這個數字,應該就是2024年非應屆生通過法考的人數,此次領證人數數據傳遞什么樣的法考趨勢?
跟去年同期通過法考的人數相比,今年少了1.2萬人!
根據去年司法部官方發布的【2024年3月授予法律職業資格人員名單】可知,2024年3月共有12.7萬余人被授予法律職業資格。
綜合往年的數據,法考通過率在降低
法考通關率=領證人數(應屆+非應屆)/報名人數。3月領證的考生都是非應屆生,按照往常慣例,司法部將在6月份公布應屆生領證人數。
雖然應屆生領證人數還未公布,但根據往年數據,基本維持在2.1萬人左右,波動幅度不會太大。在非應屆生領證人數驟降的情況下,可以預見24年法考通關總人數大概率銳減,大致在14萬左右。
以上數據整理自網絡
2024年法考報名人數飆升至96萬多人(比23年暴增10萬),創下歷史新高。在報名人數增加的情況下,領證人數卻減少,這說明通過率有一定的下降趨勢?!胺肿芋E降、分母暴增”,以上數據可見,法考通關率或創近5年新低。雖然應屆生領證人數還未公布,但總的領證人數相比上一年預計是下降的。
預測2025年法考報名人數將有可能超100萬人。畢竟,律師等法律行業在大環境不好的背景下,已經被很多中年失業人群當成了“第二職業”摩拳擦掌,是導致近幾年法考報名人數逐年遞增的主要原因。
而另一方面,推行了20多年的司法考試、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已經積累了數百萬計的通過者,這些人的就業已經成了問題。近些年,律師行業“人滿為患”、法考通過者難找律所實習等等話題,屢屢上了新聞熱點。社會上,對于提高法考難度的聲音,越來越大。
此前,司法部發布了《司法部2025-2027年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印制采購項目招標公告》。公告顯示,未來三年的證書采購預算為1440萬元,相比2022-2024年的預算1632.3萬元有所降低。這是否意味著證書數量會減少?
有人認真對比往年的“公告”發現,雖然總預算降低了,但是證書單價預算也降低了,算下來,證書數量是差不多的。如果按照預定的證書數量看,預計未來三年,法考通過人數也是很穩定的,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不過,如果考慮到報考人數繼續創紀錄的話,分子不變,分母變大,通過率只會降低。
雖然近幾年,司法部都沒有公布過法考通過率,但是大致推算也能估算出。近幾年,客觀題通過率從約18%下降至13%左右,主觀題通過率一直維穩在53%左右??傮w通關率明顯的下降趨勢——關鍵在客觀題上。根據近幾年的法考數據可以推算出,客觀題通過率呈逐年走低趨勢,篩選力度增大。
法考通過率越來越低,考生應該怎么辦?
之所以增大客觀題階段的篩選力度,主要原因在于客觀題相比主觀題考查的知識范圍更廣更全,更容易識別出法律基礎不扎實考生。這一點相信24年考生深有體會:24年客觀題考試題目內容呈現明顯的反押題特征,題目出了更多小法的知識點,民法商法混編等學科融合題型增多。成績分布也不再均勻,出現大量“兩位數”的極低分。
之所以在客觀題階段就篩除大量考生,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客觀題是機器閱卷,主觀題是人工閱卷,在客觀題這個關卡控制人數,可以節約很多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
其二,客觀題考試考查內容很多,考生不容易投機取巧,很容易篩選出法律基礎知識不扎實的。主觀題考生內容不僅少了一門三國法,商法和行政法僅需二選一,且考試重點突出。比如刑法就常考觀點展示、犯罪形態、重點罪名等,刑訴愛考辯護人、二審的處理、訴訟代表的選擇等,相比之下主觀題考試更容易突擊。
面對通過率走低、客觀篩選力度增大的趨勢,25年考生應該如何應對?
一是要認清法考越來越難的趨勢,摒棄僥幸心理,盡早啟動備考。近年來法考命題更側重實務能力和綜合素養,僅靠突擊記憶已難以應對。建議考生結合自身基礎,合理評估備考周期,制定分階段目標,避免因啟動過晚導致后期被動。
二是要夯實法考基礎,注重主客一體學習,避免“重客觀輕主觀”的割裂式備考??陀^題階段需深入理解知識點背后的法理邏輯,主觀題則應通過案例研習、法條定位等訓練提升法律適用能力。
以上內容綜合來自桑磊法考、厚大法考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