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三伏熱不熱,就看谷雨”,明日谷雨,今年三伏天期間會很熱嗎?
“斗轉星移,節氣更迭向前。”古人判斷節氣在哪一天,只用八個字,就是“晝參日影,夜考極星”。簡單來說,就是白天觀察和記錄太陽的角度和正午影子的長度,晚上觀察星象的變化。
古人把整個周天用“天干地支”來劃分,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辰”的時候,同時,太陽的位置也剛好到達黃經30°時,就進入谷雨節氣了。這個時間,通常是在每年的公歷4月19日-21日之間變動,今年是在4月20日這天。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谷雨時節過后,下一個節氣就是立夏了,將正式開啟夏季。因此,作為由春季向夏季的過渡節氣,谷雨時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降雨天氣增多,有利于谷類農作物的生長。
所以,谷雨時節不僅是作物茁壯成長和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
谷雨名稱的來源,民間大致流傳兩種說法。一種是源自“雨生百谷”之說,此時節降水明顯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被稱為“谷雨”。
對于谷雨的名稱的來源,還有一種說法,與祭拜文祖倉頡有關。相傳,倉頡造字后,上天為了嘉獎他,便在其去世的這天落下谷子雨,因此人們把這一天定為谷雨節,有“倉頡造字,天雨粟”的說法,表達了人們對倉頡的崇敬和感激之情。2025年的公祭倉頡大典將于4月20日在陜西白水倉頡廟舉行。
谷雨節氣這天除了有祭拜文租倉頡以外,谷有賞牡丹、喝谷雨茶、祭海、貼谷雨貼等習俗。另外,有些地方的人們還在谷雨時節會吃香椿、豆芽、韭菜等食物。并且,也有地方這天會用野菜熬面湯,據說,這天吃了面湯,人就氣血通暢,接了“地氣”了。
谷雨到了,在民間有“三伏熱不熱,就看谷雨”的講法,什么意思?今年三伏天期間到底熱不熱呢?下面來具體看一下!
2025年“三伏天”哪天入伏,哪天出伏?
“三伏天”既不是節氣,又不是節日,但卻是一年當中最為炎熱的一段時節。
按古代陰陽五行中的說法,春天屬木、夏天屬火,長夏屬土、秋天屬金,冬天屬水。其中,長夏就是“三伏天”。
“金氣伏藏之日,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古人認為秋屬金,夏屬火,火又克金。所以,金是怕火的,在最熱的那段時間要給它“藏”起來,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伏”。
“三伏天”的日期是由干支歷的節氣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民間有“夏至三庚屬頭伏,夏至四庚數中伏,秋后一庚數末伏”的口訣。
意思是說,從夏至節氣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到了第三個庚日這天便入伏了,也叫“頭伏”;再往后數10天,第四個庚日時進入中伏,又稱“二伏”;從立秋這天開始算,數到第一個庚日時為末伏,又稱“三伏”。
初伏和末伏都是固定為10天,但中伏不固定,有的年份為10天,有的年份為20天,取決于夏至到立秋之間有幾個“庚日”。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四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五個庚日則為20天。
為什么要這樣來設計三伏天呢?
因為,我國長江黃河流域開始酷熱的時候是從小暑節氣開始的,到了處暑的時候暑熱就褪去了。而“夏至三庚入伏”正好能夠保證“入伏”出現在小暑節氣里,“秋后一庚數末伏”,也能保證“出伏”出現在處暑前后,正好與我國長江黃河流域最熱的那一段時間相匹配。
按“夏至三庚屬頭伏,夏至四庚數中伏,秋后一庚數末伏”的口訣來計算,2025年的三伏天具體安排如下:
7月20日入伏,8月19日出伏,共計30天,結束了連續幾年40天“加長版 ”的三伏天。其中,初伏從7月20日開始到7月29日結束,共計10天;中伏從7月30日開始到8月8日結束,共計10天;末伏從8月9日開始到8月18日結束,共計10天。
那么,今年的“三伏天”期間到底熱不熱呢?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谷雨農諺中是怎么判斷的:
一、谷雨刮南風,三伏雨漣漣
這句農諺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大意是說,如果谷雨節氣當天刮起了南風的話,那么就預示當年三伏天期間,陰雨連連的天氣可能會比較多。這樣一來,當年的三伏天期間可能就不那么酷熱,會比較悶熱。
這句農諺按現代的知識來理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三伏天通常是在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間,這個時候是北半球最熱的時段。
如果,這個時候,此時若副熱帶高壓的位置異常或強度較弱,暖濕氣流與北方冷空氣易在長江流域或華北地區交匯,形成持續降雨。如梅雨或“七下八上”的華北雨季都是其具體表現。若前期暖濕氣流比較活躍,如谷雨時南風多,可能間接反映大氣環流的季節性進程較快,導致“三伏天”期間降雨的概率增加。
類似的農諺還有“谷雨南風起,三伏多暴雨”等,表達的意思相近,也是說,如果谷雨節氣當天刮的風以南風為主的話,往往預示當年的“三伏天”期間的暴雨天數較多,同時,也說明當年的“三伏天”期間會相對涼爽一些。
二、谷雨有雨好種棉,三伏熱來雨水綿
這句農諺比較容易理解,意思是說,如果谷雨時節有雨的話,有雨利于種棉,同時也意味著三伏天雨水較多,天氣不會太熱。反之,如果谷雨這天是個晴天的話,則預示當年三伏天期間會比較炎熱。例如,像農諺“谷雨晴天,三伏高溫”、“谷雨太陽大,六月火燒天”等,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三、谷雨響雷,伏里雨多;谷雨不響,伏里太陽猛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谷雨當天是個大晴天且沒有響雷的話,那么就預示當年的“三伏天”期間太陽會很猛烈,非常酷熱。反之,如果谷雨這天下雨且有響雷的話,則預示當年伏里雨多較涼爽。
四、谷雨刮北風,冷到五月中
這句農諺從字面意思上來看,意思是說,如果谷雨節氣當天刮起了北風的話,則預示接下來的氣溫相對較低,并且,這種冷天氣可能會斷斷續續的持續到農歷五月份。這樣一來,當年的三伏天期間可能相對涼爽一些。
四、谷雨在月頭,六月熱死牛;谷雨在月尾,六月涼颼颼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谷雨出現在農歷三月上旬(月頭)的話,那么就預示到了農歷六月份時天氣會比較炎熱;如果谷雨出現在農歷三月下旬(月尾)的話,則預示到了當年農歷六月份時會比較涼爽,說明降雨天氣多,要注意防范澇災。
今年的谷雨節氣落在了農歷三月廿三這天,是在“月尾”了,按農諺的說法,意味著今年的三伏天期間可能陰雨天氣比較多,天氣相對涼爽。
那么,今年谷雨前后天氣情況如何呢?
從天氣情況來看,谷雨前后,我國南方多地陰雨連連,江南、華南等地局地有大暴雨。其中,廣西東北部、廣東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對當地的旱情能夠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當然,以上這些農諺都是古人在當時的條件下總結出來的,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的,全國那么多地區,不能一概而論,籠統的作為參考即可!
那么,您認為今年三伏天雨水多不多,熱不熱呢?期待您的評論,感謝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