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紅藍黑顏色,誰想的政策又是誰出的主意?文件沒下發就執行,商戶的損失誰來負責,至今為止,沒有答案。
近日,一則“三河市禁用紅、藍、黑三色”的網絡傳言引發熱議。盡管官方渠道未發布任何相關文件,但該話題仍在社交平臺持續發酵,甚至衍生出“顏色政治化”“地方政策一刀切”等猜測。
2025年3月,三河市突然要求商戶拆除紅、藍、黑色廣告牌,只保留“素雅”色調,更為奇葩的是,截至4月8日,廊坊市及其下轄三河市多家蜜雪冰城都將原來的紅色招牌替換為綠色招牌。此外,另有網友表示,三河市兒童醫院紅十字都換成了綠色。當地市場監管局劉某給出的理由是紅色太亢奮,藍色太俗氣,黑色不吉利……。
城管霸氣回應商戶的要求
文件沒下發就執行,是什么原因?三河市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回復,“誰讓你改得,你去問誰”、“有紙質文件才叫政策,但是現在沒有這個文件”。對于受波及的商鋪損失如何賠償,政府辦工作人員表示,不了解情況,會向領導反映。
有商戶表示,更換一塊門匾需要幾百塊錢,還有商戶表示,底漆都是需要自己出錢購買有的商戶也表示,綠色有點格格不入,有商戶向城管問可否更換過來,三河城管作出如下回應:“不怕麻煩,不怕浪費錢,可以換回原來的顏色”,老話說聽話聽音,其實就是告訴你不怕后續的麻煩,不怕罰款,你也可以改成原來的顏色。
厲害了,誰敢私自更換過來?一句“不怕麻煩的話,你就可以換回原來的顏色”真令人起雞皮疙瘩,這麻煩意味著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到底誰在作祟?
人民日報指責三河市:要面子也要里子
2025年4月14日,人民日報客戶端刊發評論文章《商家招牌禁用“紅藍”,城市治理不能如此要“面子”》提到,不能光看“面子”是否光鮮亮麗,更要看“里子”是否真正讓群眾得實惠、有助于安居樂業;與其在招牌顏色上費心思,不如認真幫助店鋪商戶解決“成長中的煩惱”“發展中的問題”,真正聚焦消費者關注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提升消費體驗,保障消費權益。
人民日報指責:以行政指令簡單強制統一招牌顏色,明顯損害市場主體經營自主權,增加商戶經營成本,給消費者帶來諸多困擾和不便,也是對營商環境的一種傷害。
拍腦袋就讓店鋪改招牌,公權力對企業自主經營權的過度干預,揣著明白裝糊涂是對商戶改色成本的漠視,這就是是勞民傷財的真實寫照。
負責人被免職,賠償有了結果
山西大同“破門亮燈”事件中,公眾不愿為遲來的道歉買賬,批評其“十分敷衍”,這次處理不會如此草率。
4月15日,廊坊市聯合調查組針對河北省三河市“廣告牌匾禁用紅藍黑底色”等問題發布通報,通報稱,經初步核查,媒體反映的主要問題基本屬實,目前已對三河市委主要負責人免職處理,將根據調查結果對相關責任人依規依紀依法追責問責。
聯合調查組只說處理對象是三河市主要負責人,從官方發布消息來看,付順義簡歷已被刪除,可以說明免職的是付順義。
記者咨詢商戶,有商戶表示門頭底色禁用紅色后,自己花費近400元改為綠色,“如果后期要改回原色,政府工作人員說他們會安排人員更改,無需商戶自費”。頂端新聞記者也了解到,目前三河市泃陽鎮已解除“三色禁令”,牌匾換回費用由政府承擔。
結局終歸圓滿,但三河市的決策者們更應以此為鏡,將百姓福祉視作滋養地方經濟的活水源頭。民生如根,經濟為葉,唯有根系豐盈,方能枝繁葉茂。不知您是否也認為,唯有真正將人民利益置于首位,才能讓發展之樹長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