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波關稅戰,逼得中國不得不緊急防守,但有兩國卻悠哉悠哉,一個是俄羅斯,另一個是朝鮮。
為什么?因為這兩個國家早就在美國的全面制裁名單里,其中,最可憐當屬朝鮮。
為了限制朝鮮發展,美國甚至憋出了一個組織——1718委員會,而如今朝鮮始終發展不起來,就是這個組織的杰作!
“1718委員會”的精準打擊
朝鮮,從不是一個“畏手畏腳”的國家。
蘇聯解體后,面對虎視眈眈的美國,朝鮮從未退縮,為了搞垮朝鮮,美國頻繁在三八線上挑釁。而朝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以至于爆發過幾次流血事件。
最嚴重的一次,當屬1976年8月,幾名美國士兵砍伐警備區的樹木時,朝鮮直接上前理論,激烈沖突造成2位美國士兵死亡。
作為當時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卻對朝鮮毫無辦法,甚至只得灰溜溜的“夾著尾巴”處理,美國深知,與朝鮮硬碰硬吃不到好果子。
但2006年,朝鮮卻讓美國抓住了“小辮子”。
這一年,朝鮮研發的核試驗初具成效,蘑菇云第一次在朝鮮境內升起,但不曾想朝鮮技術上的突破卻成為朝鮮經濟退后的催命符。
要知道,核武器一向是一個敏感話題,從美國向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讓20萬人瞬間消逝后,它“一個即可讓世界重開”的稱號便傳揚開來。
可以說,誰擁有核武器,誰就有了話語權。
而朝鮮擁有話語權,顯然不是美國愿意看到的,所以開始在朝鮮核問題上大做文章,拉攏15個成員國向聯合國遞交“1718號”決議。
在聯合國安理會通過該決議后,這15個成員國又緊接成立了“1718號委員會”。
正是這個委員會的成立,成為了朝鮮當局的“噩夢”。
“1718號委員會”表面上宣稱只針對朝鮮核問題,但實際上卻是封鎖了朝鮮的所有發展路徑,該委員會先是凍結朝鮮海外資產,禁止國際金融機構與其交易。
在朝鮮成為“準發達”國家時,利用技術封鎖,令朝鮮無處可走,責令各國不準向朝鮮輸出任何核能、航天以及高端制造業的技術,就連顯微鏡都被列為違禁品。
對朝鮮境內擁有核技術的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國際學術限制。
“1718號委員會”的這一系列精準打擊,將朝鮮的所有出路全部封死,最終導致朝鮮從“準發達”國家,淪為在荊棘中掙扎的國家。
“一絕騎塵”到“生死掙扎”
二戰后,朝鮮前身“北朝鮮”在金日成的帶領下進行戰后重建,不過朝鮮戰爭令朝鮮千瘡百孔,好在中國及時出手,在抗美援朝戰爭后,不僅幫朝鮮驅逐美軍,還為其進行戰后重建。
在基礎設施重建的前提下,朝鮮依托前蘇聯留下的經驗,金日成帶領朝鮮完成了初步社會主義改革,之后,朝鮮經濟進入騰飛階段。
鼎盛時期的朝鮮,人均GDP達到了260美元,真正實現了“小康生活”,朝鮮經濟欣欣向榮,一騎絕塵之勢,顯然動了美國的利益。
這才有了美國聯合西方國家的“精準打擊”。
所以,如今現狀是朝鮮一方面想要尋求突破,另一方面還要應對韓國的蠢蠢欲動及美國的搬弄是非,尤其是“1718委員會”精準打擊。
這期間,朝鮮一直試圖找尋解決途徑,制定十年計劃、設立經濟特區等等,但時至今日,面對國內窘況,朝鮮的這些努力不過是杯水車薪。
伴隨制裁逐漸升級收緊后,朝鮮經濟從輝煌走向滅亡,工業體系崩塌、農業倒退,一系列連鎖反應令朝鮮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而能源禁運與煤炭出口禁令等相應政策的頒布,令朝鮮90%的工業設備因缺乏零部件淪為廢鐵,煤炭業每年損失超10億美元。
以至于,在“朝核問題”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朝鮮一直在生死邊緣掙扎,幾乎與國際“斷軌”。
不過,朝鮮卻從未放棄過核武器的研發。
因為這是它唯一能與美國談判的籌碼,若丟棄,則勢必會淪為砧板上的魚肉,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兒。
就目前情況看來,朝鮮急需一個既能擺脫“1718委員會”的層層圍堵、也能在“夾縫中”繼續前行的方法,不過有中俄兩國的保駕護航,朝鮮在“復興”的道路上已經成功了一半。
至于未來如何,要看朝鮮領導人能否再創一番偉業,否則,半死不活下去,哪天被美國集火攻擊,朝鮮可能就要跟這個世界說拜拜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