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青海一牧民大白天將妻子拉進屋,妻子見丈夫一副猴急的樣子,不屑道:“你真沒臉,這大白天的你猴急個啥?一會兒天就黑了。”結果,他從懷里拿出樣東西后,妻子不禁喜形于色兩眼冒光:“這不會是金子做的吧?”
“噓,你小聲點,別讓被人聽見了,你看這質感,這手感,純金打造,我摸過那么多金子,不會出錯的,我跟你說,咱們發大財了。”
馬天庫一臉謹慎的對妻子說話,時不時的張望外界有沒有什么人,這感覺就像是隱瞞了什么東西一樣。
“你這是不是偷來的,咱家可不能接受沒有來源的財產,你不是當監工了嗎,怎么帶回來這么一個東西?”
“什么叫偷,咱這是撿來的東西,撿來的好吧,咱倆結婚幾十年的,我能騙你嗎,世界那么大,碰巧,不過不是我撿的,是咱寶貝兒子撿的。”
這東西到底是老漢家里撿的,還是偷的,要是撿的,這怎么可能撿出來一個古董?不過要說發財,他們還真就發了一筆大財,整整6萬元,而且這錢還拿的光明正大,上了當地的報紙,這是怎么回事?
要說在這縣里,馬老漢也算是一號人物,祁連縣在1994年是有名的貧困縣,但馬老漢可算不上是貧窮,人家94年以前就給家里增添了一輛拖拉機,還給家里頭增添了不少桌椅,蒙古包修的也是漂漂亮亮的,都是因為這馬老漢有一項本事。
分金定穴,說白了就是淘金的本事,在大家都是放牛放羊的年代,馬老漢另辟蹊徑,當然了相關礦物的法律法規是在1998年出來的,還管不到1994年的馬天庫。
但淘金總不能掏出來一個文物吧,這放誰身上都不能信,但馬老漢還真沒說謊,這金牌還真是從金沙里面弄出來的,沒有一點虛假。
1994年馬天庫讓兒子到老地方采金沙,正巧不巧兒子們摸出來一個金牌,按照他們分析,這金牌是順著水流出來的,交給馬天庫后,馬天庫就迫不及待的給妻子說了。
饒是馬天庫見多識廣,他也沒見過這么大塊金子,但他還真沒想著獨吞,馬老漢三觀很正,掏金沙那是謀生的手段,勞動所得,但撿到文物那是意外,沒有根源的財富他不能要,轉手就交給了當地政府。
政府在當地的民生關系搞的非常好,說句好聽的話,普通老百姓直接上縣政府吃飯都沒問題,馬天庫也不避嫌,直接上縣里把這東西就給上繳了。
人來的專家這么一查看,還是漢代的狼噬牛金牌飾,是匈奴人的寶貝,是被霍去病衛青等人驅逐到這個地方的,得到這個結果馬天庫非常滿意,不是自己的東西他不要。
但政府怎么能夠讓馬天庫雙手空空,馬天庫要是自己藏起來,那就屬于他自己了,畢竟別人也沒發現,但馬天庫卻主動交了出來,這是對縣政府的何等信任,這樣的行為難道不該獎勵嗎?
經過核實調查,馬天庫的上交的文物意義重大,對匈奴文化的研究有很大的意義,直接授予了6萬元的現金獎勵,大概是當時金價的1.5倍價格,這就是馬天庫發的大財,但沒有人不同意給馬天庫獎勵,甚至反而對馬天庫這樣的行為大加鼓勵。
你們認為馬天庫上交文物和縣政府獎勵馬天庫的行為值得贊揚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