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產業是廣東農業的優勢產業之一,在全省農業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然而,隨著美國在全球濫施關稅,廣東羅非魚出口業務正面臨嚴峻挑戰:對美出口全面停滯;價格下行壓力較大;同質化競爭加劇。如何確保廣東羅非魚產業平穩度過關稅風暴成為重要課題。
在此背景下,4月18日,“2025年羅非魚內銷與外貿拓展活動”舉辦,吸引了100余名行業精英、企業代表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羅非魚產業在內銷與外貿領域的發展新路徑。
政策引領,創新羅非魚全產業鏈建設
茂名市是中國羅非魚之都,當地擁有成熟完善的羅非魚產業鏈條。2024年茂名羅非魚養殖面積超過26萬畝,年產量突破27萬噸,占全省1/3、全國1/7,年產值超過百億元。
目前,茂名市有16家羅非魚加工出口企業,出口量約為10萬噸,貨值超20億元,主要銷往美國、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美國提高關稅對茂名羅非魚產業影響明顯。據養殖戶反饋,4月1日時,廣東羅非魚工廠收購價還普遍維持在3.65-4.65元/斤,到4月10日收購價已降至3元-4元/斤,10天內價格跌幅高達0.65元/斤。對養殖戶來說,他們的養殖收益顯著減少。
茂名市政府副市長王小慧在活動發言中表示,面對美國濫施關稅帶來的困境,茂名市政府將更重視羅非魚產業發展,與企業、養殖戶共克時艱。
“我們將從種業入手,引入全球最大羅非魚種業企業提升品質;加工端培育龍頭企業,兩家出口企業正在申報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在市場端打造區域品牌,建立協同創新與交易中心,推動羅非魚進入大灣區與華北市場。未來將以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抓手,持續推進羅非魚全產業鏈建設與宣傳推廣。”王小慧說。
同時,王小慧圍繞羅非魚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三個呼吁:一是呼吁企業要堅守品質第一的理念,加大羅非魚養殖技術、加工研發和自身品牌建設投入,提高產品附加值與競爭力,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二是行業協會要加強行業自律、規范市場秩序,建立價格協調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避免惡性競爭。三是呼吁高等院校和研發機構在提升養殖技術效益、開發多元產品等方面下功夫,為市場主體提供科技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活動中,廣東羅非魚“12221”市場營銷正式啟動,這無疑為廣東羅非魚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12221”市場營銷體系,即建設“1”個農產品大數據,組建銷區采購商和培養產區經紀人“2”支隊伍,拓展銷區和產區“2”大市場,策劃采購商走進產區和農產品走進大市場“2”場活動,實現品牌打造、銷量提升、市場引導、品種改良、農民致富等“1”攬子目標。
廣東“12221”市場營銷體系已經在徐聞菠蘿、廣東荔枝等“粵字號”農產品中獲得巨大成功。此次將羅非魚納入該營銷體系,有助于企業借助大數據,精準把握市場動態與消費者需求,合理調整養殖與生產計劃,進一步打通產銷對接渠道,減少中間環節,讓羅非魚更快更優地進入市場,擴大羅非魚的銷售半徑,提升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
可以預見,在“12221”市場營銷體系的推動下,廣東羅非魚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實現產業升級與高質量發展,讓這條“致富魚”游向更廣闊的市場,破解因關稅而產生的羅非魚出口困境,為廣東農業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企論道,為行業貢獻智慧方案
活動中,10位政府官員、企業家圍繞內銷轉型、外貿突圍、品牌升級等議題展開深度探討,為行業貢獻智慧方案。
“截至目前,所有美國訂單均已暫停。”廣東恒興集團食品事業部總經理吳金紅說,公司正積極應對挑戰,在“一帶一路”倡議與RCEP框架下拓展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市場,“盡管面臨困境,但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把羅非魚這一優質蛋白產品推向國內不同賽道。”
國聯水產集團國美工廠總經理陳寅生在發言中指出,公司扎根水產服務業24年,堅持全球買全球賣戰略,羅非魚從廣東養殖基地走向世界。美國關稅飆升導致出口業務遭受重創,訂單積壓,養殖戶收益縮水。
秉持民族企業社會責任感,國聯水產集團國美工廠積極調整策略,啟動出口轉內銷計劃,以惠民價格將羅非魚投放國內市場。同時聯合電商平臺、商超、餐飲,線上線下全渠道覆蓋,打開新銷路。
廣東環球水產食品有限公司華南大區銷售總監曾斐笑介紹,公司以養魚、蝦為主,涵蓋養殖、運輸、加工、生產等全產業鏈,產品銷往全球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美國提高關稅之后對公司經營有一些影響,但從長期看,影響較小。目前公司資產布局趨于本土化,國內銷售版圖覆蓋58個大中城市。”
廣東月光寶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扎根于大灣區,在水產品領域精耕細作,構建起了一套從選育、水質監控到成品檢測的全流程檢測體系,為食品安全筑牢了堅實防線。“憑借這套完善的檢測體系,產品獲得市場廣泛認可,不僅在大灣區暢銷,而且在其他省份的銷量也在增加。”公司總經理助理明梨花告訴記者。
中山市阜沙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李博介紹,未來,中山市羅非魚產業將推動綠色化、智能化升級,加強良種場建設,推廣混養技術,申請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同時,深化精深加工,完善配套,加強技術創新,成立烹飪學院,研發標準化烹飪課程,通過短視頻平臺推廣品牌,開展直播帶貨,拓展國內外市場。
泰國WaterWood CO.,LTD.CEO、春豐天集總經理王澤鋒分享了東南亞市場對羅非魚的需求潛力和銷售策略。他透露,TiK ToK在東南亞擁有超三億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三小時,遠超美國平均水平。國內企業可以利用短視頻矩陣講述中國故事,通過泰國網紅明星宣傳羅非魚產品,并邀請東南亞廚師制作特色菜,推動預制食品進入東南亞市場。
“我認為抓住德國市場窗口期是多元化戰略的關鍵。”在視頻連線中,德國推廣代表葉小葉說,德國人均魚類消費遠超全球平均,羅非魚等白肉魚受中產、健身及老年人群喜愛,傳統魚類供應緊張,為羅非魚提供了穩定供應的機會,且德國市場對羅非魚品牌認知尚弱,可借此打造中國優質白魚形象。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所水產加工研究室主任張業輝以“科技賦能羅非魚產業升級”為題,介紹了團隊在酸菜魚片加工、冷凍技術、內銷產品開發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他透露,相關技術已在多家企業得到應用,帶動產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
中國水科院南海水產研究所、農業農村部產業技術體系加工崗專家黃卉圍繞傳統食品創新與功能性產品開發,介紹了確保產品品質穩定、延長保質期的最新科學方法。同時,黃卉表示,旅游城市伴手禮、功能性食品等市場潛力大,企業可與相關科研機構合作開發新產品,拓寬銷售渠道。
京東集團出口轉內銷項目負責人邱昌斌重點分享了出口轉內銷的2000億策略及十大落地政策,其中“一產二扶三補貼”政策,即自營產品、扶持政策和補貼,是重要舉措之一。
盡管面臨美國濫施關稅等外部挑戰,但通過拓展新市場、啟動出口轉內銷、強化全產業鏈布局、推動綠色智能化升級、借力東南亞短視頻營銷、抓住其他地區市場機遇、科技賦能產業升級、開發傳統食品創新與功能性產品以及依托電商平臺的扶持政策等多管齊下,企業家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作共贏,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心劑
活動中,廣東恒興集團與洮南圣一金地生物農業有限公司,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與巴基斯坦采購商ABRO分別簽署合作協議,標志著各方合作邁向新高度,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廣東恒興集團在水產領域深耕多年,擁有先進的養殖技術、完善的加工體系和廣泛的銷售網絡;洮南圣一金地生物農業有限公司則在農業資源整合、市場拓展方面具備獨特優勢。雙方攜手,有望整合資源優勢,在羅非魚養殖、加工、銷售等環節實現協同發展。
“在養殖環節,雙方或將共同探索新的養殖模式,運用先進的養殖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提高羅非魚的品質與產量。在加工環節,借助恒興集團成熟的加工工藝和設備,提升產品附加值。在銷售環節,充分發揮雙方的銷售渠道優勢,將優質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擴大廣東羅非魚的市場影響力。”洮南圣一金地生物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白麗娟說。
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與巴基斯坦采購商ABRO的合作,為羅非魚出口開辟了新路徑。面對美國濫施關稅帶來的困境,廣東羅非魚生產企業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巴基斯坦作為南亞地區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此次合作意義重大。
據悉,國聯水產將借助ABRO在當地的銷售渠道和市場資源,進一步打開南亞市場大門,提升廣東羅非魚在國際市場的份額。這不僅有助于緩解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出口壓力,還將為廣東羅非魚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推動產業國際化進程。
“我們對合作前景充滿期待,相信在合作共贏的理念下,將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羅非魚產業高質量發展。”廣東恒興集團食品事業部總經理吳金紅信心滿滿地說。
未來,廣東羅非魚產業將以“12221”市場體系為引擎,構建起涵蓋大數據應用、市場拓展、產銷對接、品牌推廣、出口貿易等全方位的市場體系,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以“預制菜+年魚經濟”為雙翼,借助預制菜產業的蓬勃發展和年魚經濟的文化內涵,拓展羅非魚產品的應用場景和消費群體;以“科技+品牌”為支撐,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提升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同時加強品牌建設,提高廣東羅非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向著“千億產業、世界品牌”的目標奮勇前行。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行業提供了轉型樣本,更彰顯了廣東農業“敢為人先、勇立潮頭”的精神風貌。正如參會企業家們所言:“廣東羅非魚的突圍之路,是中國農業應對全球挑戰的縮影。只要堅持創新驅動、開放合作,就一定能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撰文:劉弋文、劉祖鳳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