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曾說:“中美合則兩利、世界受益;斗則俱傷、全球遭殃。”如今看來,此言甚是應景。特朗普發起貿易戰和關稅戰,中方有硬頂回去的實力和決心,得益于中方底子厚和提前作出了布局應對。除中國之外的其他國家,是沒有這個底氣和美國斗的,尤其是那些在中美夾縫之間謀生存的國家。
新加坡就是這種類型國家中的典型代表,以往依靠中美等大國共同支撐起的貿易體系,以及身處全球海洋貿易的關鍵位置,新加坡僅有“彈丸之地”,卻創造了亞洲經濟的奇跡,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至今在亞洲經濟版圖上仍然扮演著重要角色。
現在國際局勢正在發生劇烈變動,由中美貿易戰掀起的驚濤駭浪,不可避免地嚴重沖擊原有的世界經貿體系,新加坡政府已經預感到,該國將面臨立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新加坡政府元老級人物,國務資政李顯龍日前發表講話,給新加坡民眾打了“預防針”。他直言,美國對部分國家關稅暫緩90天,相當于是“緩刑”,未來不僅會繼續推進關稅,還可能采取更加嚴厲的措施進一步加碼,這將給包括新加坡在內的眾多國家帶來重大影響。
面對如此惡劣的形勢,李顯龍建議新加坡做好最壞打算,他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為例,強調世界多邊貿易體系,即便沒有美國的參與,也能繼續運轉下去,新加坡要成為維持這個體系的國家,這非常重要。
李顯龍這番話說的很明白了。新加坡要做好失去美國這個重要貿易伙伴,擁抱自由貿易體系的準備。雖然新加坡經濟可能因此遭到打擊,但相比隔絕于世界貿易體系之外,前者肯定是一個“兩害取其輕”的合適選擇。
如果新加坡的經濟戰略要大調整和大轉向,這意味著必須配備與之相適應的領導班子。于是舉行新一輪大選,給政局來一次大洗牌,就顯得十分有必要了。
李顯龍講話不到24小時,新加坡總統尚達曼在總理黃循財的建議下宣布解散國會。2025年新加坡全國大選正式啟動,5月3日進行正式投票。身為李顯龍欽點的接班人,黃循財同樣對目前的國際局勢有極強的危機感,盡管他就任總理還不到一年。
黃循財在社交媒體上解釋了重新舉行大選的原因。簡單來說,新加坡政府意識到世界局勢越來越不穩定,過去幾十年新加坡取得成功的條件不再成立,關鍵時刻,新加坡人應該決定由什么團隊領導國家向正確方向前進。
當然,黃循財所在的執政黨人民行動黨需要通過選舉,獲得選民更加強有力的支持,在野黨也有機會通過選舉,給新加坡政壇帶來一些新變化和新活力。但有一點可以明確,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加坡已經開始“斷臂求生”,以前在中美兩頭謀利的模式,正在變得不可持續,他們是時候舍棄一方,明確選擇另外一方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