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選擇通過醫美整形來改善面部輪廓,但隨之而來的“饅化臉”問題卻讓人頭疼不已。醫學上,這一現象被稱為面部過度填充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面部填充物過多導致的視覺上的厚脹、扭曲,甚至表情僵硬。作為醫美整形醫生,丹東市第一醫院六道口院區整形美容科專家將從專業角度為大家解析饅化臉的形成原因、表現癥狀及科學修復方法,幫助大家理性看待醫美,安心塑美。
饅化臉的形成原因
1、過度填充
饅化臉的根本原因是面部填充物過量。許多求美者為了追求極致的飽滿效果,盲目要求醫生進行大量填充,卻忽視了面部結構的自然和諧。隨著時間的推移,填充物逐漸代謝,但面部已經習慣了這種“飽滿”狀態,需要反復填充以維持效果,最終導致填充物積累過多,面部呈現饅化感。
2、填充層次不當
填充物的注射層次也是影響效果的關鍵因素。如果填充層次過淺,會導致術后有發泡感或發面感。此外,不同部位的填充需求不同,需要選擇不同硬度和特性的填充材料。例如,需要塑型的部位可能需要硬一點的材料,而需要延展性的部位則需要柔軟的材料。
3、產品選擇不當
市面上填充材料種類繁多,質量參差不齊。一些非正規機構或美容院為了降低成本,使用未經臨床驗證的三無產品,這些產品不僅效果難以保證,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并發癥,如皮膚透光、顏色改變、紅腫等。
4、醫生技術不過關
醫生的審美和技術水平也是影響填充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醫生對面部解剖結構不熟悉,對填充材料的特性掌握不夠,就可能導致填充層次和劑量把控不當,進而引發饅化臉。
饅化臉的表現癥狀
饅化臉通常具有三大狀態:全臉充氣發泡、臉部表情僵硬和全臉輪廓不清晰。具體表現為:
1、前額過于飽滿前凸,甚至超過鼻尖高度。
2、眶下區域異常飽滿緊繃,動態缺失、表情僵化。
3、蘋果肌肥厚外擴,加寬中面部。
4、下巴過于突出,呈現超出比例的尖,帶有蛇感的下墜。
此外,還可能伴隨皮膚松弛、彈性差、皮肉不貼合等問題,嚴重影響面部美觀和自信心。
科學修復饅化臉的方法
1、 預防為先
預防饅化臉的關鍵在于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避免過度填充。醫生應引導求美者理性看待醫美,拒絕“過度醫療”。同時,注射時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根據面部結構和需求進行精準填充。
2、 選擇正規機構和專業醫生
選擇正規醫療機構和經驗豐富的醫生是避免饅化臉的重要保障。正規機構通常使用經過臨床驗證的正規產品,醫生也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能夠準確評估面部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填充方案。
3、精準修復
對于已經形成的饅化臉,修復方法需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修復原則是能無創不微創,能微創不開刀。
輕度饅化:可選擇注射溶脂針/溶解酶等生物材料,在皮下產生化學反應,以達到溶脂收緊的作用。也可通過光電類設備提升皮膚緊致度。
中度饅化:對于填充脂肪組織過多或材料引起的異物包裹,可通過微創針孔借助輔助儀器進行組織消融和精準抽吸。
重度饅化:對于異物填充過深或面部組織形態變形明顯的求美者,可能需要采用局部切開的方式清除填充異物,并進行皮瓣修復。但此法易造成疤痕組織,需與求美者充分溝通。
4、 聯合治療
修復饅化臉往往需要聯合治療。在減容的基礎上,還需進行緊致和提升治療。例如,使用射頻系統對皮下組織進行收緊,恢復皮膚軟組織收縮和組織及空腔的貼合。同時,后期還需結合光電設備、正規膠原等美容手段進行定期隨訪和維護。
5、心理疏導
任何修復類手術都無法回到最初狀態,求美者的期望值往往過高。因此,醫生在手術前應與求美者充分溝通,做好心理疏導和安慰工作。術后也需關注求美者的心理狀態變化,及時給予支持和幫助。
美麗是每個人的追求,但自然才是高級的變美方式。在醫美整形的道路上,我們應理性看待自己的面部問題,選擇正規機構和專業醫生進行科學合理的治療。同時,也要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避免盲目追求潮流和過度醫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追求美麗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