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張小帆升任東風集團商用車事業部總經理的消息在業內傳播,引起廣泛討論。更多的還是期待,張小帆治下的東風集團商用車業務能否重現昔日輝煌?東風能否把二汽的名號打得更加響亮?
東風在2004~2009年、2011~ 2015年當了多年的重卡銷量冠軍!隨著市場的變化,一汽解放在2010年、2016~2021年位居行業第一!中國重汽在2022~2024年奪得銷量冠軍。
巔峰之后,東風的中重卡銷量就落至了第三名,和冠軍寶座漸行漸遠,甚至在近兩年,和陜汽之間的“爭三”銷量競爭也成為了討論熱點。
東風在今年一季度的表現還是很好的。3月,東風的重卡銷售1.84萬輛(含東風商用車、柳汽乘龍、東風華(參數丨圖片)神等),排名第三位!1~3月,東風的重卡銷量超3.95萬輛,排名第四位!
3月31日,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車事業部副總經理、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小帆獲“2023—2024年度經濟人物”榮譽。
活動現場,張小帆表示,2025年一季度,東風商用車產銷兩旺。較去年同期產值增長17%,終端交付增長20%,銷量超過3萬輛。站在“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和面向“十五五”的開局之年,東風商用車目標是銷量增長30%,產值凈增80億元。
4月16日,張小帆以東風集團商用車事業部總經理、東風商用車總經理的身份見證東風商用車與中汽中心的戰略簽約。
這也就意味著此后,張小帆將率東風集團商用車事業部統籌管理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東風特種商用車有限公司(東風華神汽車有限公司)業務,協同管理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
這是東風公司實施“躍升工程”的實質性一步。
2024年3月28日,東風公司宣布實施商用車“躍升工程”,成立商用車事業部。東風公司商用車事業部分階段推進商用車業務整合,推動研發、制造、采購等集中管理,最終實現商用車業務的一體化運營,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和協同效應,提高面向市場、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說起商用車業務整合和協同,東風公司商用車事業部在這一塊的工作需要借鑒的是山東重工集團的成功經驗,把旗下的整車、發動機、變速箱等業務板塊做到了比較完美地協同,所以這幾年無論是濰柴還是中國重汽,他們取得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
那么,東風公司商用車事業部在未來將如何統籌這幾大公司呢?遇到的改革阻力會如何化解呢?“躍升工程”中提及:未來,東風公司將在鞏固拓展“總體領先”基礎上,打造重型、中型、輕型商用車三個“單項冠軍”。
“單項冠軍”看似很難,實則一點也不簡單!
以重卡為例,東風商用車、柳汽乘龍、東風華神不僅要面對外部的競品競爭,還要解決內部的產品競爭!
比如,在股權結構上,東風商用車(合資背景)與柳汽乘龍(本土控股)雖為兄弟公司,但在銷量統計中常被合并至東風集團整體數據,弱化了品牌獨立性。
另外,天龍產品的高端定位和乘龍產品的中高端定位,也存在著產品競爭的問題。華神則是中低端產品,也會消耗集團資源去搶占一些市場。
所以,如何競爭與合作是擺在三者之間的問題?做好了,1+1>2;做不好,1+1<2。
但是,“躍升工程”提出以來,到目前為止,外界并沒有看到商用車事業部作為一個大整體、一個大腦機構,統籌幾個商用車公司的有效協同,內部應該有動作,外界很難看到具體的措施和成果!
就因為看不到,所以外界對東風的商用車事業有更多的困惑、疑問,當然也有更多的期待!因為中國二汽有著輝煌的歷史進程,千萬卡車司機對東風品牌懷有深深的情感。
從EQ240越野車、EQ140載貨車、EQ153平頭柴油車,到東風天龍、大力神、天錦、天龍旗艦,東風有著深受卡車司機喜愛的產品。
近些年,東風商用車也密集發布了多款具有市場影響力的新產品,東風天龍GX系列、Hi-Truck高端車家族、東風新能源、龍擎動力等等,柳汽乘龍有乘龍HK系列、乘龍H7 Pro系列,東風華神有HS7系列,商用車事業部之間的產品存在著競爭。
所以,如何協調幾個內部品牌之間的競合關系?如何把商用車事業部做大做強?如何實現重型業務的單項冠軍?如何重回第一?
這些問題亟待解決,也面臨諸多困難!銷量第三名甚至第四名絕不是東風的終究目標,但是現階段確實是非常緊迫的目標。
2023年,東風重卡銷量14.34萬輛,陜汽重卡銷量14.95萬輛,東風排名第四位,和第一名中國重汽(23.42萬輛)的差額是9.08萬輛。
2024年,東風重卡銷量14.48萬輛,陜汽重卡銷量15.03萬輛,東風排名第四位,和第一名中國重汽(23.42萬輛)的差額是8.94萬輛!
銷量“穩三”的道路看似更簡單一些;銷量“爭一”并不容易。
多生孩子好打架。東風公司商用車事業部可以說是一個大家庭。東風商用車總經理是張小帆,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是林長波、東風特種商用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振義,張小帆升任東風公司商用車事業部總經理之后,東風旗下商用車事業部的力量更加的強大,按道理講,幾大品牌之間的凝聚力也會更強。這對東風公司的商用車業務的長遠發展將會是一個好事情。
但是,不得不考慮的是,要整合勢必要改革,要改革勢必會觸及部分人、部分機構的利益,這就是改革與發展的阻力!在這期間,壯士斷腕的魄力、舍我其誰的勇氣都是必不可少的!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1969年開工建設的中國第二汽車制造廠,經過了50余年的逆風逐浪,什么場面都見過,中國商用車的歷史都見證過、參與過。所以,短期的困難只是短期的。
東風,不是一片小樹葉,也不是小船,而是巨艦,不懼風浪!
想必有太多的人一直在靜待東風再起吧?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