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覺得有點奇怪?明明身邊不少人跟你一樣熬夜、作息亂七八糟,可為什么偏偏是你的血糖亮起了紅燈,甚至被糖尿病“盯”上了呢?除了管住嘴、邁開腿這些老生常談的建議,難道還有什么別的原因在悄悄作祟?
別急,權威期刊 PNAS 最近就挖出了點線索:這事兒可能跟你身體里的“生物鐘”和某個基因有關!而且好消息是,科學家們已經在研究“拆彈”方案了!
新聞詳情
這項研究盯上了一種特殊的轉錄因子——BMAL1,它是生物鐘的核心基因之一,素有“時鐘基因”之稱。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控制我們身體內部“小鬧鐘”(也就是生物鐘)的一個關鍵開關。以前大家就知道這個“開關”跟生物鐘和新陳代謝(身體怎么利用能量)有關,但具體怎么起作用的,還不太清楚。
這次,美國西北大學的一幫研究人員就想搞明白:如果這個 BMAL1 開關“壞”了或者“丟”了,會對我們的肌肉利用營養(特別是糖分)轉化成能量這件事產生什么影響?又是怎么一步步導致人生病的?
(BMAL1 影響生物鐘的工作機制)
他們找來一些天生就缺少 BMAL1 這個“開關”的小老鼠做實驗。然后,給這些小老鼠喂不太健康的食物——脂肪多、碳水化合物也多(想想咱們愛吃的炸雞、薯條、蛋糕…)。
結果發現,雖然這些缺“開關”的小老鼠體重跟正常小鼠差不多,但它們都出現了一個問題:身體處理吃進去的糖分的能力變差了(專業上叫“葡萄糖不耐受”,這是得糖尿病的一個信號)。
(研究人員用高脂高碳水化合物喂食缺乏 BMAL1 基因的小鼠)
為了弄清楚到底哪里出了問題,科學家們仔細檢查了小鼠肌肉里的各種分子變化。他們發現,問題出在肌肉利用葡萄糖來制造能量的這個過程(專業叫“糖酵解”)一開始就卡殼了。深挖下去,原來是因為一個叫做HIF的信號通路(你可以理解為細胞內部調節能量使用的另一套指令系統)變得不正常了。
簡單來說就是:
- 身體里的生物鐘“總開關”(BMAL1)壞了 →
- 導致另一個調節能量使用的指令系統(HIF 通路)也亂了 →
- 肌肉就不能很好地利用吃進去的糖來產生能量 →
- 這樣下去,得糖尿病的風險就大大增加了
好消息是,這事兒也許有救!研究人員后來想辦法在這些缺“開關”的小老鼠肌肉里,把那個亂掉的 HIF 指令系統給修復了一下,結果發現,它們處理糖分的能力真的變好了!
(恢復 HIF 的正常活性)
背后故事
“當你擾亂肌肉中的時鐘,與 HIF 的聯系就會丟失,這就會導致肌肉中的葡萄糖代謝顯著惡化。”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克拉拉·皮克(Clara Peek)博士這樣總結道,“當我們因為環境因素(例如輪班、時差或睡眠不足)擾亂了我們的晝夜節律時,這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肌肉時鐘和新陳代謝。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再加上不健康的飲食,我們就很可能更容易出現葡萄糖不耐受,進一步罹患糖尿病。”
皮克博士還提到,他們下一步打算研究一下:那些因為吃太多而變胖的動物,它們的生物鐘是不是也亂了?這種混亂是不是導致它們處理糖分能力下降和胰島素抵抗的原因?
搞了半天,想血糖穩定不光要自律,還得“拼基因”、“對生物鐘”!行吧,咱們普通人先努力管住嘴邁開腿,剩下的“高科技”難題就交給科學家們操心,坐等他們帶來“一鍵修復”的好消息~
參考材料: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5-04-link-body-clock-disruption-metabolic.html
2.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4240461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