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醫江爾遜:淺談白厚膩苔的辨證論治
白厚膩苔是臨床最常見的一種苔象。揩之不去,刮之不脫,舌面罩著一層油膩狀的黏液,舌質大都被其掩蓋,或中根部較厚,邊尖部較薄。對著鏡子,伸出舌頭,很多人會發現自己的舌苔就是這樣的。這是怎么回事呢?這種舌苔的出現多是由于飲食停滯或濕濁瘀積。對付這種舌苔有4種治法。
一、清熱化濕、和解少陽法
王某,男,42歲,1987年9月30日初診。半月前患急性闌尾炎,行闌尾切除術。術后3日,續發寒熱,渾身顫栗,體溫高達39.5℃;伴見小便淋漓澀痛,大便秘結,神倦納呆。化驗檢查:白細胞總數21×10^9/L,中性粒細胞0.85;小便膿細胞(+++)。西醫診斷為敗血癥、尿路感染。經予大劑量抗生素治療,持續半月,病勢未減,且日趨加重。遂請江老診治,癥見:手術傷口愈合尚好,但往來寒熱,午后尤甚,倦怠身困,脘悶不饑,溲黃淋漓澀痛,大便秘結,干嘔,口苦,口中黏膩,舌邊尖稍紅,苔白厚膩,脈弦細而濡。辨證:少陽樞機不利,濕熱蘊阻三焦。予小柴胡湯合三仁湯加減:杏仁10g,薏苡仁20g,桔梗10g,黃芩10g,柴胡12g,半夏10g,南沙參10g,滑石20g,通草10g,竹葉10g,鮮藿香15g,茯苓12g。
連服3劑,寒熱頓止,體溫正常(36.5℃),嘔止便通,白厚膩苔消退。唯小便尚感淋漓灼熱,繼原方去小柴胡湯,續服5劑,病愈出院。
按:本例證情錯綜復雜,然概言之,不外兩端:一則時值夏秋之交,暑濕內伏膜原;再則術后復感新邪,少陽樞機失利。蓋少陽以手經(三焦)主令,足經(膽)化氣,濕熱之邪阻于少陽三焦,氣機郁滯,故見午后寒熱、脘悶不饑、苔白厚膩、口苦嘔逆等癥。江老選用小柴胡湯合三仁湯,其義良深,自非熟諳仲景心法,不得其解。或曰:小柴胡湯是傷寒方,三仁湯是濕溫方,二者冰炭不相容,何能合用?答曰:《傷寒論》云:“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唐容川說:“蓋凡病在三焦膜原之中,則舌苔色必白……故丹田有熱,亦云舌上白苔……今人以白苔為寒,多致謬誤,蓋白苔只是應在三焦,并不以此辨寒熱也。”故二方主治病位均在三焦。且有是證用是方,古有明訓,何悖之有?
二、培土生金、溫化痰飲法
馬某,女,年逾七旬,1987年4月初診。咳嗽、心悸反復發作2余年。曾經西醫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心源性肝硬化。兩個月前,因受涼而寒熱咳嗽,右脅疼痛。經中西醫治療,外證已解,但喘咳愈烈,氣短心悸,痰多色白,腹脹尿少,面浮肢腫;伴見厭油食少,噫氣嘔惡,得食即嘔吐痰水,吐盡方安,大便不爽,面色無華,舌質淡,苔白厚膩,脈沉細弱。檢視前方,不外疏肝利水、化痰清熱、消食導滯之劑,諸如柴胡疏肝散、四皮飲、黃連溫膽湯、保和丸之類。此證實屬痰飲水氣為患,治當和以溫藥。遂以苓桂術甘湯、小半夏加茯苓湯、防己黃芪湯、香砂六君子湯等復方化裁:黨參15g,茯苓15g,白術10g,甘草3g,陳皮10g,半夏10g,桂枝6g,防己10g,黃芪30g,厚樸12g,生姜汁半匙(兌服)。
連服4劑,喘咳、心悸、浮腫、腹脹、嘔惡等癥已去大半,白厚膩苔全退,知饑索食,二便通暢。遂以原方與金匱腎氣丸互服,調理旬日,諸癥悉愈。
按:本例患者,高年久病,其本氣虛弱可知。然苔白厚膩,腹滿水腫,喘咳痰多,又是標實之征。前者諸藥不效,咎在只見其標,忽視其本。蓋此例證候之屬于痰飲水氣為患,為醫者皆知,而臨證之際,辨識標本虛實,確定逆從治則,卻較難以絲絲入扣。本案證候癥結在于心之陽氣虛衰,脾之轉輸無權,肺之通調澀滯,腎之蒸化失職。而專主以溫藥和之,立補火生土以培土生金、溫化痰飲之法,使諸癥迎刃而解,白厚膩苔很快消退,此誠《內經》所謂“甚者獨行”(《素問·標本病傳論》)之妙用也。
三、清肝健脾、祛痰滲濕法
李某,女,56歲,1987年11月23日初診。患者平素勞心過度,眠食不佳。1個月前,因外感風寒而突發眩暈,胸悶泛惡,右耳蟬鳴,聽力減退。西醫診斷為美尼爾氏綜合征、卡他性中耳炎。住院治療月余,未見明顯好轉,眩暈每日數發,不能起床行動,由人抬來就診。癥見患者動則頭暈目眩,頻頻嘔逆,盡吐清稀痰涎,自訴如坐舟車,搖晃不穩,不敢舉步;伴見耳鳴,時有低熱,口膩食少,舌質微紅,苔白厚膩,脈弦細而滑,二便尚調。屬眩暈,予自擬柴陳澤瀉湯:柴胡10g,黃芩6g,半夏10g,南沙參10g,甘草3g,茯苓12g,陳皮10g,澤瀉10g,白術10g,鉤藤12g,天麻10g,菊花10g,生姜汁半匙(兌服)。囑服3劑。
3日后,患者步行前來復診,喜形于色,精神轉佳,謂此方見效甚速,長達1月之病始服藥1劑,眩暈頓減,熱退嘔止,口中知味,思食;3劑盡,諸癥若失。診視見其白厚膩苔盡退。乃守方增損,鞏固療效。隨訪至今,迄未復發。
按:眩暈一證,其來勢急驟,縱觀歷代方書,多責之風、火、痰、虛而分別論治。初讀之言似成理,而用之臨床卻或效或不效。推究其故,多系孤立地看待四個病因。《內經》云:“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素問·至真要大論》),又云:“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靈樞·海論》)。《金匱要略》云:“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而后世尚有“無火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等學說。究之《內經》所言之風,非外來之風,乃指厥陰風木而言。而厥陰與少陽相火同居,風動則火發。又風生必夾木勢而害土,土病則聚液而成痰。腎為肝母,主藏精,子盜母氣,精虛則腦轉耳鳴。因此,眩暈一證,實為標實與本虛同在。言實者,風、火、痰;言虛者,脾腎虛。凡病則兼而有之,絕不可能孤立存在。因此,惟有標本同治,治平肝息風、健脾滲濕、化痰降逆于一爐,庶能迅速息止眩暈。這是江老在前人理論基礎上,臨證60多年來精心探索而得出的結論。或問:方中無一味補腎藥,豈不遺卻滋腎填精乎?答曰:脾健自能輸精及腎,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較之泛用滋膩補腎藥餌更高一籌。從本例不斤斤于治白厚膩苔而苔自化,又體現了《內經》所謂“間者并行”(《素問·至真要大論》)的標本同治之義。
四、行氣導滯、和胃助脾法
羅某,男,40歲,1988年5月10日就診。反復上腹疼痛,噯氣腹脹3年余。西醫診斷為十二指腸壅積癥、慢性胃炎。長期打針服藥乏效,遂來就診。患者平素嗜酒,喜食肥甘炙煿食物。3年多來,經常反復上腹悶痛,脹痛,噫氣嘔惡,腸鳴腹脹。若飲食不節,則脘腹脹滿、疼痛、壓痛加劇,且食后即吐,吐盡始覺輕快。長期大便不調,或干或稀,頻頻矢氣,苔白濁膩,脈沉細滑。辨證:氣機阻滯,升降失調。予大安丸加減:茯苓10g,半夏10g,陳皮10g,山楂10g,建曲10g,菜菔子10g,連翹10g,白術10g,厚樸15g。
連服5劑,腹痛、腹脹、嘔惡漸止,多年來長期不退的濁厚膩苔盡退。守原方去連翹,加黨參12g,生姜5g,甘草3g,雞內金10g(即含厚樸生姜甘草半夏人參湯)調治(如便溏,去萊菔子),并囑其戒酒,慎飲食。
2年后偶遇之,得知其常以上方斷續服用,舊病竟逐漸痊愈。察其舌苔,紅潤薄白。據云,濁厚膩苔未曾復生。
按:《內經》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素問·痹論》)本例患者之病因病機,良由縱恣口腹,飲酒過度,嗜食肥甘煎炸之品,朝傷暮損,日積月累,導致脾胃之受納腐熟及運化功能失常,而使氣機阻滯,升降失司,傳導不行,食積不化,故見苔濁厚膩等癥。臨床上,此類消化系統功能障礙之慢性疾病患者,苔濁厚膩幾成主要證候之一,屢見不鮮。對此,江老恒以導滯行氣、和胃助脾為法,選用大安丸(即保和丸加白術)加減,每收良效。江老常謂:凡欲治病,必借胃氣以為行藥之主。若胃氣實者,攻之(包括消導)則去,而疾恒而愈,此以胃氣強而藥力易行也;但胃氣虛者,攻亦不去而病益甚,此非藥不去病,蓋以胃氣本弱不行藥力故耳。此又不可不慎。
太多疾病源于寒涼
經常有人來詢病,我在除了給出一定的調理建議外,多會提出一條:盡量少吃一切寒涼之物,但凡從冰箱冰柜里出來的東西不能直接食用,另外包括褒貶不一的牛奶,夏天還包括吹空調。一些女生,一聽說要斷絕她鐘愛的冷飲,簡直要她的命了。我會提出嚴正的忠告:如若不聽,偷偷破戒,不要再來找我調理。
現代的人對使用冰箱已成為習慣,一到夏天,男人以大口大口灌冰鎮啤酒冰可樂為榮,認為這是豪爽,女人則是冰紅茶冰激凌冰水果色拉,認為這跟上時尚,連小孩子也是一盒一盒冰的雪糕猛吃,大人還以此炫耀。但大部分人不知道,我們人身上的病很多來源于這些不良習慣,中醫認為:人之所以健康是因為陽氣的溫煦運化正常,寒涼之物最大的危害在于損耗人的陽氣,引起人體功能的弱化,人的內臟功能弱化后就容易引起氣的停滯和血的瘀結。
氣滯血瘀是中醫常用的術語,很多人都不以為然了,其實病的根源多源于此。“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這八個字大家都學過,相反的意思當然就是如果水不流就容易腐敗,樞柱如果不常運動容易生蟲。現在為什么腫瘤、囊腫、中風、癌癥、女人痛經(包括象宮寒引起月經不調致不孕),男人性功能低下、過敏性疾病越來越多且越來越低齡化?都有貪寒涼之物的不良習性在里面。很多女人痛經,東治西治不見好,或吃藥時好點,停藥即發,問她有沒有禁寒涼?她說,為什么要禁,醫生從沒有說過。
中外體質有別,飲食傷人不同
有人又說了,怎么看西方人都是這么吃,什么食物都可以加冰,也沒見誰生什么病壽命短?持這種觀點的人很多,就如同以前我們說不提倡我們中國人不喝或少喝咖啡時的懷疑一樣:如果咖啡這么不好,那咖啡還能賣出去?國外的人每天喝幾大杯咖啡的。
這些觀點明顯是西醫的一種思維方式,以為是人就都是一樣的。其實這個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就能說明問題:為什么桔生南方為桔,生于北方為枳?這說明環境的重要性,不同地域的人體質本來就是不同的,還拿咖啡來說,中醫認為咖啡屬于酸性,為木,西方人體質偏金性,金克木,當然多喝點咖啡影響不大,而我們中國人屬于東方為木,咖啡也為酸,常喝即能引起肝氣過旺,肝旺則克土,就會影響到脾胃功能,這就是現代醫學總結出來我們中國人喝咖啡多的,容易引起胃潰瘍和胰腺炎(癌)的原因(常喝咖啡尤其是加精練糖的,胰腺炎或癌的發病率是普通人的數倍)。
現在的人,本來就肥膩之物吃得多,又常不肯運動,包括脾胃在內的各臟腑功能嚴重過度使用而勞損低下,濕性體質非常明顯,濕性粘,本來就是影響氣血運行的一個主要因素,加上貪寒涼之物,真是雪上加霜,人的身體怎么能折騰得起呢?不生病才是怪事了。
提示:文中處方,請在專業中醫指導下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