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冬梅、衛華
這個周末,人形機器人和他們背后的工程師們進行了一場身體和心靈的馬拉松。
20 個人形機器人與數千名運動員一起參加了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比賽,這是機器首次與人類一起在 21 公里的賽道上同場競技。
在這場長達近三個小時的比賽中,最終,在機器人組別,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研發的“天工 Ultra”以 2 小時 40 分 42 秒的成績奪冠,用時是人類組別的男子組冠軍成績 1 小時 02 分 36 秒的約 2.5 倍。
本次參賽的機器人來源廣泛,既有來自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及企業的專業團隊,也有清華大學、北京科技職業大學等高校的研發隊伍,還包括來自上海、廣東、江蘇等地的競爭對手。
從賽事結果來看,來自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和優必選科技的天工 Ultra 以 2 小時 40 分鐘的成績率先完賽獲得桂冠,松延動力 N2 小頑童隊獲得亞軍,來自上海的行者二號機器人賽隊獲得季軍。
據悉,冠軍天工機器人即將量產,未來售價差不多是一輛轎車的價格,而季軍價格僅為 3.9 萬。
賽場上,形態各異的機器人展現出不同的性能特點。其中,身高 180 厘米的“天工 Ultra”憑借魁梧體型和大步幅展現出獨特氣勢。
有的機器人剛離開起跑線沒幾步就摔倒,躺在地上需要操作人員幫扶才能站起來。
圖片來源:路透社
有的機器人跑著跑著頭掉了,但仍然站起來繼續比賽。
圖片來源:路透社
另外,一只身高僅 75cm 的機器人以全賽場最矮的身高走出了“六親不認”的步伐。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為適應比賽需求,機器人們各顯神通:
有的配備了專業跑步鞋以減震,有的采用開放式設計("坦胸露背")增強散熱,還有的戴上"防曬帽"以應對長跑過程中的高溫挑戰。
圖片來源:法新社
此次馬拉松,各家的人形機器人被拉出來當眾炫技,讓人形機器人的受關注程度達到了頂峰。
但外界對于人形機器人的發展秉持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外界對于人形機器人的兩種觀點
宇樹科技的機器人在春晚舞臺完成高難度空翻,眾擎機器人在深圳街頭“悠閑散步”,稚暉君的創業項目再度引發熱議——2025 年,國產人形機器人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闖入大眾視野。
然而,這條被視為“未來科技”的賽道,落地初期竟意外搶占了藝術表演者的生意。萬元日租、十天回本、檔期排至 5 月……一場關于技術顛覆與商業落地的狂飆正在上演。
“以前商演請舞蹈團隊,現在客戶點名要機器人。”一位北京活動策劃公司負責人透露。今年 3 月,某品牌發布會原定的傳統舞獅表演被臨時替換為機器人方陣,原因很簡單:“機器人更吸睛,還能配合品牌科技感。”
這種需求催生了火爆的機器人租賃市場。閑魚平臺上,宇樹 G1 等熱門機型日租標價高達 1.5 萬元,仍需提前數月預約。一位杭州租賃商算了一筆賬:“一臺機器人采購價約 20 萬元,租 10 天就能回本,現在檔期排到 5 月,根本不愁單子。”
據統計,2024 年 Q1 國內人形機器人領域融資超百億元,資本市場對于人形機器人的熱情可見一斑。
但人形機器人發展欣欣向榮的背后,也有聲音認為,人形機器人“商業化不清晰”,資本“正批量退出對人形機器人的投資”。
兩種觀點引發了圈內多位大佬的爭論。
不久前備受關注的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公開發表了“撤退”言論,稱“正批量退出對人形機器人的投資”,“商業化不清晰”是做出該決策的最大原因。此話一出便迅速引爆輿論,并有不少人形機器人創企代表和創投圈人士積極“回擊”了這一說法。
眾擎機器人 CEO 趙同陽隔空回應道,“AI 和機器人都不是能讓他快速賺錢的項目,人形機器人在五年之內幾乎無處不在,是人類學會制作工具以來最刺激的一次工業革命。”曾多次和朱嘯虎隔空“對話”的經緯創投創始合伙人張穎也在第一時間稱,“機器人領域蓬勃發展,百花齊放,過程中有點泡沫也十分正常。時間拉長,人形機器人賽道一定能出大公司。”據了解,經緯創投在 2022 年就領投了宇樹科技的 B 輪系列融資。
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入局人形機器人的企業可分為三類:以宇樹、FigureAI、優必選、智元、為代表的創企;以小米、谷歌、英偉達、等為代表的大廠;特斯拉、小鵬、比亞迪、廣汽等車企。今年國內“跑”得勢頭最兇的,便是其中這些人形機器人創業公司。
本文梳理了此次機器人馬拉松賽背后的機器人團隊以及其他未參與此次馬拉松,但同樣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具有代表性的企業,以期從公司背景、應用場景、商業化進展等維度,解碼這場“人形機器人”浪潮中的中國力量。
特別聲明:排名不分先后順序。以上企業和團隊信息均根據公開資料整理,如有任何疏漏或需要補充之處,歡迎隨時指正。
圖片來源:科創板日報
鈦虎機器人
公司介紹:https://www.ti5robot.com/
鈦虎機器人科技(上海)成立于 2020 年 8 月,總部位于上海,是一家提供機器人高端硬件與機器人整體解決方案的高科技公司。專注于機器人硬件的定制服務、研發生產,致力于打造適配廣泛的高性能行業標準品,降低客戶開發和使用機器人的門檻,重構機器人和工業自動化產業鏈格局。
基于自研輕量化模組開發出高性能、超輕量化的協作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及外骨骼等產品,引領供應鏈走向輕量化、小型化和簡便易用的方向,重構機器人產業鏈。以超強、超輕、模塊化的產品力,契合機器人時代的核心需求,實現機器人系統的快速落地,加速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
創始人背景:
易港?聯合創始人?,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作為“95 后”新生代創業者,曾帶領團隊在 2025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展出人形機器人“瑤光”,引發行業關注。李永超?,聯合創始人兼 CEO?,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機械設計自動化專業。在公司 2024 年喬遷儀式中作為代表致辭,并主導了第二代“瑤光”人形機器人的研發。
當家產品:瑤光、墨翟
T170A 人形機器人整體身高 1.7 米,采用鈦虎自主研發的輕量化關節模組搭建,整體自重僅 48 公斤,卻能實現單手負載 5 公斤。其全身共設有 44 個自由度,通過英偉達 Jetson AGX Orin 64GB 高性能控制器的加持,實現了高度靈活的操作與精準的感知。此外,機器人還配備了先進的激光雷達和雙目相機系統,為其提供了強大的環境感知與避障能力。
主要融資情況:
2024 年 7 月,鈦虎機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千萬元 Pre-A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經緯創投領投,方富創投和梅花創投跟投。
2024 年 12 月 2 日,鈦虎機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公司連續完成 Pre-A+ 和 Pre-A++ 兩輪融資,Pre-A 系列合計融資金額超過一億元人民幣。
價格區間:未收集到相關信息
松延動力
公司介紹:
成立于 2023 年 9 月,總部位于北京,是一家專注于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的科技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雙足人形機器人和仿生人形機器人。雙足人形機器人能夠完成奔跑、跳躍、單腿跳、空翻等高動態性能的動作;仿生人形機器人能夠做出不同表情,能夠自然地與人進行交互。產品已在科研教育、展覽展示、文旅導覽等多個領域得到應用,并逐步拓展至養老陪伴、工業巡檢、城市安防等場景。
公司現有員工 50 余人,研發團隊占比 85% 以上,核心團隊成員均來自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科研院校。
創始人背景:
創始人姜哲源,擔任董事長及 CTO,其在機器人領域的研究成果顯著。首席科學家胡晨旭,專注于多模態 AI 領域研究,在多模態交互方面有深厚的積累。
當家產品:NOETIX
「松延動力」核心技術在于其多自由度硬件本體技術、深度強化學習以及多模態交互大模型。其自研伺服電機、運動控制算法等,為人形機器人的高度集成和智能化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松延動力」還聚焦于提升人形機器人的運動控制能力和感知計算能力,通過強化學習與模仿學習,使得人形機器人能夠像人類一樣直腿、擬人行走、取快遞、倒垃圾等。
公司基于三大核心技術,形成了跨“雙足行走”、“仿生交互”、“上肢操作”到“通用人形機器人”的全方位產品矩陣。目前核心產品主要有具有超強運動性能的運動員 N 系列,具備較強上肢操作能力的通用人形機器人以及用于娛樂導覽、服務陪伴的交互機器人仿生人 Hobbs。
主要融資情況:
2025 年 3 月,松延動力完成連續兩輪過億元 A 輪及 A+ 輪融資。A+ 輪由彬復領投,華強資本跟投;A 輪投資方包括神騏資本、北京未來科學城基金、天啟資本、澤然資本、教育科技集團戰略方等機構。截至目前,「松延動力」已完成五輪融資,并開啟新一輪融資計劃,進一步推動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
價格區間:未收集到相關信息
卓益得機器人
公司介紹:https://droidup.com/
卓益得機器人成立于 2021 年 5 月,總部位于上海,是一家專注于人形機器人產品研發,為業界提供高機敏、高效率、高智能、低成本的通用人形機器人平臺的企業。
創始人背景:
李清都,上海理工大學機器智能研究院執行院長。
當家產品:行者二號
X02-lite,是卓益得面向科研教育、交互服務和家庭康養等場景,研制的安全實用人形機器人。作為全球首款肌腱驅動雙足機器人,1.6 米的身高和僅 28 公斤的重量,使其具備了 6 小時超長行走續航,以及家庭服務級別的安全性和適應性。而獨創的肌腱驅動技術,可以使他承受自身 3 到 4 倍的負重要求。
主要融資情況:
2024 年 10 月,完成 1 億元 A 輪融資。據悉,該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推動其小貝系列智能機器人的研發及市場拓展。
價格區間:未收集到相關信息。
智瞰深鑒
公司介紹:
智瞰深鑒(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9 年 7 月 26 日,公司總部位于北京市首鋼園,集研發、生產、銷售、實施于一體的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是擁有 AI/I0T/XR 核心軟件全棧技術開發能力和技術快速轉化能力的技術創新公司。
創始人背景:
趙彬,不僅擔任智瞰深鑒 (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還擔任中國通信建設集團設計院 AI 事業部首席科學。
當家產品:
幻幻,是智瞰深鑒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女性機器人,身高 170cm,體重 55kg。
樂聚機器人
公司介紹:https://www.lejurobot.com/zh
樂聚機器人是一家專注機器人關鍵共性技術研究、智能機器人產品研發和生產的高科技企業。自 2016 年成立以來,已獲騰訊、深創投、洪泰基金等戰略投資,入選 2019 年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融資中國 2019 年度中國最佳創業投資案例 TOP10。
目前,樂聚已陸續推出多款智能機器人產品及衍生品,持續專注于機器人在科研教育、智慧醫療、重型運載、智能家居、工業制造等多元場景下的落地應用。與華為云、海爾、中國移動、江蘇亨通等行業領軍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其中,Aelos 小型雙足人形機器人作為中國人工智能代表亮相平昌冬奧會“北京 8 分鐘”。
創始人背景:
冷曉琨,樂聚董事長兼 CTO,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 2017 年入選 2017 福布斯中國 30 位 30 歲以下精英榜名單;常琳,樂聚公司 CEO,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 曾代表黑龍江省參加中美青年高峰論壇,并受到美國前總統卡特接見;安子威,樂聚公司 COO,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專業。
當家產品:
主要融資情況:
2016 年 7 月,樂聚機器人獲得來自松禾資本的 1000 萬元天使投資。
2016 年底,樂聚公司獲得了深創投集團數千萬 pre-A 輪投資。
2017 年 8 月,樂聚機器人獲騰訊 5000 萬戰略投資。
價格區間:未收集到相關信息。
軒轅智能
公司介紹:
軒轅智能成立于 2021 年 4 月,總部位于安徽合肥,技術團隊自主開發了國內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機器人專屬操作系統——哈工軒轅,并掌握了決定機器人性能的智能 - 實時統一架構內核管理技術、分布式實時軟總線技術、智能 API、實時 API、智能驅動單元等一系列智能機器人領域核心的自主技術和國際發明專利知識產權。
主要融資情況:
2023 年 1 月,軒轅智能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火眼資本領投,合肥市天使投資基金戰略跟投。
星動紀元
公司介紹:https://www.robotera.com/
北京星動紀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3 年 8 月,由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孵化,也是唯一一家清華大學占股的人形機器人企業。公司打造了原生機器人大模型和為 AI 定義的全新硬件平臺,從具身智能與人形機器人的大小腦等“軟”技術,到機器人本體、關節、電機、驅動器等關鍵組件的“硬”科技已全部實現了自主研發。
創始人背景:
創始人陳建宇是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助理教授,工作于姚期智院士團隊。
當家產品:星動 STAR1
星動 STAR1 是星動紀元首款產品級高性能通用人形機器人,共有 55 個自由度。最高關節扭矩達 400Nm,最高轉速達 25rad/s。這使得星動 STAR1 具備了業界先進的動態性能,室外真實場景奔跑速度達 3.6m/s,配合腰部 3 個自由度能輕松完成自然步態下的穩定行走、奔跑、跳躍等復雜運動。
星動紀元的人形機器人登上了長城,成為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里程碑事件。除了爬長城,身高 171 厘米、體重 63 千克的星動 STAR1,還能拎起 160 千克的重物,完成擰瓶蓋、接球、撫摸寵物等精細化動作。
星動紀元創始人陳建宇介紹,以伸手拿起面前的水瓶為例,傳統技術模式下,機器人需要通過觀看水瓶、判斷自己與水瓶的距離、確認手要移動到什么位置、移動手部等幾個步驟才能完成任務。而具備通用智能的星動 STAR1 可以如同人類的條件反射一般,在一個神經網絡的驅動下迅速而精準地完成這項動作,不再需要一步一步地進行任務分解。
主要融資情況:
2024 年 1 月 10 日,據媒體報道,星動紀元獲得超億元天使輪融資,由聯想創投領投,金鼎資本、清控天誠跟投,老股東世紀金源追投,華興資本擔任融資獨家財務顧問。
2024 年 10 月 16 日,星動紀元宣布完成近 3 億元 Pre-A 輪融資。
價格區間:未收集到相關信息
加速進化(BoosterRobotics)
公司介紹:https://www.boosterobotics.com/zh/
加速進化成立于 2023 年,研發團隊來自清華大學,早期戰略面向科研教育場景,基于團隊在機器人、軟件、芯片和商業化等全方位經驗,打造人形機器人、操作系統、開發工具等軟硬件平臺,加速具身智能的落地。
創始人背景:
程昊,2006 年進入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學習。2013 年碩士畢業后,他的創業之路首先在智能助理領域開啟,研發的產品很快被互聯網大廠收購。2023 年 9 月,程昊牽頭成立北京加速進化科技有限公司,趙國明任首席科學家,團隊核心成員都出身于清華自動化系機器人控制實驗室及火神足球隊。
當家產品:Booster T1
2024 年 8 月,Booster T1 機器人亮相 WRC2024。作為國內自主研發的高端人形機器人,Booster T1 在核心算法、硬件設計等方面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確保了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它具備多重安全防護機制,包括物理防撞、緊急制動系統等,為用戶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保證每一次互動都安心無憂。
加速進化的機器人 Booster T1 身高 1.2m,體重約 30kg,輕巧靈活、皮實耐摔,不僅會做俯臥撐和葉問蹲,還能進行踢足球等精彩表演。
主要融資情況:
2024 年 9 月加速進化完成億元 Pre-A 系列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彼岸時代、民銀國際、中關村科學城及 iCANX 基金共同出資,老股東英諾天使跟投,資金將主要用于通用本體打造、提升軟件開發能力。
價格區間:19.9 萬元起
銀河通用
公司介紹:https://www.galbot.com/
北京銀河通用機器人有限公司(GALBOT)成立于 2023 年 5 月,是一家專注于具身多模態大模型通用機器人研發的創新企業。致力于為全球用戶提供智能機器人產品,服務于人類社會。我們團隊成員已發表 100 余篇國際前沿學術論文,具備世界領先的具身智能研發能力,擁有千萬級銷量的智能硬件產品的量產經驗。
公司設有北京、深圳和蘇州三地研發中心,與北大和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分別成立了具身智能聯合實驗室和研究中心,現有算法、軟件、硬件研發團隊 80+ 人,團隊正在迅速地發展壯大。
創始人背景:
王鶴是北京大學前沿計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銀河通用機器人有限公司創始人兼 CTO。 王鶴 2014 年從清華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并于 2021 年獲得斯坦福大學博士學位,隨后加入北京大學,開展具身智能領域的研究。2023 年 5 月,王鶴與師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研究所王田苗教授、曾就職于 ABB 集團上海機器人研發中心的姚騰洲聯手,在北京共同創立銀河通用。
當家產品:GALBOT G1
與雙足行走的人形機器人不同,銀河通用研制的“蓋博特”(Galbot)選擇了另一種形態——輪式、雙臂、身體可折疊。身高 1.73 米的 Galbot 本事不小。它能夠實現 360 度的轉向,即便在擁擠的貨倉里,也能輕松地原地轉身。當它需要抓取地上的東西時,折疊設計使得 Galbot 能以“蹲姿”穩定抓取低處的物體,而當需要夠到高處的東西,它又可以站立伸展后摸高 2.4 米,擁有比人類更大的操作半徑。
取藥、掛衣服、開瓶蓋……銀河通用產品總監朱輝說,在海量的仿真合成數據驅動下,具身大模型機器人逐漸擁有了具備推理能力的“大腦”、負責精準執行的“小腦”,以及日漸靈巧的“手”,能獨立完成越來越多的工作。
例如,在工業物流搬運場景中,Galbot 能在無需任何二維碼定位的情況下,流暢地完成料箱識別、抓取、移動、放置工作,目前已在奔馳、極氪等多個車廠落地驗證;在商業無人值守場景中,它可以自主規劃取送路徑,通過大模型生成運動軌跡并精準抓取不同類別、不同位置的物品,明年有望將在無人值守藥店中“上崗”應用。此外,公司還在積極探索康養醫療、科研教育、家庭等場景應用。
融資情況:
2023 年 6 月,完成了種子輪融資,投資方為經緯創投和藍馳創投。
2023 年 11 月,銀河通用機器人完成億元級天使 + 輪融資,引入戰略投資人和多家投資機構,由美團戰略領投,北大燕緣創投、清華 SEEFund、IDG 資本跟投,資金將用于其多模態通用機器人商業場景產品化推進。 此次美團入股前,銀河機器人已完成由藍馳創投、源碼資本、經緯創投、科大訊飛、商湯科技參與的天使輪融資。
2024 年 6 月,公司宣布完成 7 億元天使輪融資。
2024 年 7 月,公司宣布完成 Pre-A 輪融資。
2024 年 11 月,公司宣布完成 5 億元戰略輪融資。
價格區間:未收集到相關信息
優必選
公司介紹:https://www.ubtrobot.com/cn/
優必選科技成立于 2012 年 3 月,公司布局了人形機器人全棧式技術,并在此基礎上開展智能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的研發、設計、智能生產和商業化應用,涵蓋了多個行業的企業級和消費級廣泛應用場景。2023 年 12 月 29 日,優必選(股票代碼:9880.HK)于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
優必選自主研發的人形機器人 Walker 是中國首個商業化雙足真人尺寸人形機器人。截至 2024 年 6 月底,優必選全棧式技術擁有 2450 余項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相關專利,其中逾 450 項為海外專利,發明專利占比近 60%,優必選與多家車企深度合作,工業人形機器人 Walker S 系列也成為全球進入最多車廠實訓的人形機器人。
創始人背景:
優必選的創始人是?周劍?,他目前擔任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周劍出生于上海,身高 176 cm,民族為漢族,國籍為中國。
周劍畢業于南京林業大學,并在大學期間獲得了首屆德國邁克威力最高獎學金,該獎學金由現任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頒發。他的職業生涯始于 1999 年,曾擔任德國上市企業邁克威力機械集團中國大區經理,隨后在 2003 年創建了威盟國際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并擔任董事長。
當家產品:Walker S1 (即將發布““天工行者”)
通過融合訓練面向通用任務的多模態規劃大模型,利用仿真場景與真實數據構建具身智能數據,Walker S1 具備高級意圖理解和細粒度任務規劃能力。此外,通過設計語義感知信息與傳統 VSLAM 緊耦合方法,實現由粗到精的二階段語義導航,提升了 Walker S1 對空間的理解能力, 滿足工業場景泛化需求。
Walker S1 已進入汽車工廠實訓,與 L4 級無人物流車、無人叉車、工業移動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管理系統的協同作業,是全球范圍內首個人形機器人與無人物流車等協同作業的工業場景解決方案。
融資情況:
早期獲得比亞迪原創始人夏佐全天使投資之后,2015 年初,優必選獲 2000 萬美元啟明創投 A+ 輪融資,估值達 2 億美元。2015 年底,科大訊飛戰略入股了優必選。
2016 年:完成 B2 輪融資,融資金額 2.6 億元人民幣。
2018 年:完成 C 輪融資,融資金額 6500 萬元人民幣。
2020 年:完成 D1 輪融資,融資金額 2.413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17.1 億元),主要投資方包括騰訊、匯智同泰、民生證券等;D2 輪融資,融資金額 11.2 億元人民幣;D3 輪融資,融資金額 1.8 億元人民幣。
2021 年:完成 D4 輪融資,融資金額 1 億元人民幣。
2022 年,融資金額 2.5 億元、1 億元、1 億元等多筆,投資方包括杭州湖山股權投資、廈門金圓投資集團、廈門思明區產業投資等;D5 輪融資,融資金額 2 億元人民幣;D6 輪融資:融資金額 5 億元、2 億元人民幣,投資方包括九江優選智慧產業投資、柳州市政府引導基金等。
2023 年:完成 D7 輪融資,融資金額 1.6133 億元人民幣。基石投資金額 8.2 億元人民幣。
2023 年年底,IPO 上市,募資總額 5.4485 億港元(約 5 億元人民幣)。
2024 年首次配售,募資 10.42 億港元。
2024 年 10 月,第二次配售,募資 1.31 億港元。
2024 年 11 月,第三次配售,募資 5.87 億港元(凈募資 5.52 億港元,11 月 20 日)。
價格區間:20~50 萬元之間
速騰聚創
公司介紹:https://www.robosense.cn/about
RoboSense 速騰聚創(2498.HK)是一家以 AI 驅動的機器人技術公司,為機器人行業提供增量零部件及解決方案。
RoboSense 速騰聚創成立于 2014 年,總部位于中國深圳,現有超 1500 名員工,在全球設有多個辦公室,包括中國上海、蘇州、香港、德國斯圖加特,以及美國底特律、硅谷等地區。
RoboSense 速騰聚創是激光雷達市占率排名全球第一的企業,目前已向全球超 2800 家機器人及相關產業客戶、超 310 家汽車整車廠及一級供應商提供激光雷達及感知解決方案。在具身智能領域,RoboSense 速騰聚創聚焦機器人視覺、靈巧手等增量零部件開發,推出基于手眼協同的機器人上半身操作解決方案以及下半身移動解決方案,以“硬件開放,基礎模型開源”的策略打造開發者社區,加速各行各業的機器人產品商用落地。
創始人背景:
速騰聚創聯合創始人為邱純鑫,他現任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邱博士為控制科學方向博士,移動機器人環境感知技術專家,曾在 JFR(Journal of Field Robotics)等國際頂級機器人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完成過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多個機器人相關項目的研發工作。
當家產品:RoboSense
RoboSense 這款機器人不僅融合了視覺、觸覺和關節技術,更搭載了千線超長距數字化激光雷達。例如近期推出具有 20 自由度的第二代靈巧手,可結合各類傳感器的感知信息與手部動作進行閉環控制,大大提升了第二代靈巧手的通用性和任務復雜度。其同時打造了一臺人形機器人整機作為機器人通用零部件開發平臺,并從整機開發過程中沉淀了適合 RoboSense 速騰聚創開發的機器人視覺、觸覺和關節三類增量零部件。
在機器人視覺方面,RoboSense 速騰聚創推出了全新品類:Active Camera 解決方案。Active Camera 是一個包含傳感器硬件、運算核心、AI 算法的智能生態,致力于成為通用的智能機器人之眼。Active Camera 在硬件層面融合了激光雷達數字信號和攝像頭信息,可以主動探測感知環境,克服明暗變化、視覺錯覺等環境干擾。
主要融資情況:
2018 年 10 月 11 日,RoboSense 速騰聚創公布戰略融資,金額超過 3 億, 投資方為阿里巴巴旗下的智慧物流平臺菜鳥網絡、上汽集團旗下的投資平臺尚頎資本、北汽集團;
2024 年 1 月 5 日,RoboSense 速騰聚創于港交所正式上市,股份代碼:2498.HK。
價格區間:未收集到相關信息
星塵智能
公司介紹:https://www.astribot.com/
星塵智能成立于 2022 年底,公司總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區,是一家專注于 AI 機器人領域的創新型企業,致力于為數十億人打造有溫度的 AI 機器人助理。
由騰訊機器人實驗室的一號員工來杰創立,公司名字源自拉丁古諺語“Ad astra per aspera”,意為“穿越苦旅,以達星塵”,公司在技術研發方面有著深厚的積累,特別是在仿人上半身能力和具身智能算法兩個方向。
公司創始團隊核心成員來自騰訊、谷歌、華為、大疆等企業及國內外頂尖高校和人工智能研究院。
創始人背景:
來杰,星塵智能創始人兼 CEO,本科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就讀,后在五邑大學攻讀智能系統碩士學位。2012 年至 2014 年期間,他任職香港理工大學助理研究員。2014 年,來杰走出學界,第一站是百度,加入了小度機器人研發團隊。后來,他擔任了百度小度機器人團隊負責人。2018 年,騰訊 RoboticsX 機器人實驗室成立,與 AI Lab 一同成為騰訊 AI 產業的兩個支撐部門。當年來杰就以 RoboticsX 一號員工的身份,從百度轉投騰訊門下。
當家產品:Astribot S1
全棧自研的 Astribot S1 機器人是一款具備全能操作的具身人形機器人,能夠像人一樣學習、思考和勞動,并與人流暢智能交互。
通過融合獨創的繩驅傳動設計, Astribot S1 攻克了傳統剛性機器人高慣量、低能效、低透明度等技術瓶頸,實現了負載自重比 1:1、末端速度超 10m/s、速度可達每秒 32.8 英尺等先進性能表現。
星塵智能的 Astribot S1 機器人在家居、辦公、執行危險任務、科研和商業等多個具體領域均有應用案例,展現了其強大的功能和靈活性。
主要融資情況:
2023 年 3 月 12 日,星塵智能(深圳)有限公司完成種子輪融資。
2024 年 6 月 11 日,星塵智能(深圳)有限公司完成 A 輪融資。 [1]7 月,星塵智能(Astribot)完成數千萬美元 Pre-A 輪融資,由經緯創投領投,道彤投資及清輝投資等產業資本跟投,老股東云啟資本超額跟投。
2025 年 4 月 10 日消息,AI 機器人公司星塵智能已連續完成數億元 A 輪及 A+ 輪融資,由錦秋基金、螞蟻集團領投,云啟資本、道彤資本等老股東跟投,華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價格區間:未收集到相關信息
魔法原子
公司介紹:https://www.magiclab.top/about
魔法原子成立于 2024 年 1 月,專注于通用機器人和具身智能技術研發與落地應用。其產品包括通用人形機器人和仿生四足機器人等,覆蓋工業、商業及家庭等多類場景。
研發團隊核心成員多畢業于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紐約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在機器人、人工智能算法等領域從事核心技術研發工作多年,其中 80% 以上為研發人員,碩士以上學歷超過 50%。
創始人背景:
吳長征,魔法原子總裁,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碩士期間研究方向為機器人技術。擁有多年足式機器人研究經驗,曾任普渡機器人四足機器人產品研發負責人,加入魔法原子后帶領團隊研制和量產多款四足機器人產品,從事人形機器人重難點技術開發;團隊主要技術突破包括:機器人核心力矩電機關節、機械臂、足式機器人等通用機器人研發制造。
當家產品:MagicBot
主要融資情況:
2025 年第一季度,魔法原子將正式發布新一代 MagicBot 人形機器人產品。魔法原子已經具備了整機大規模量產能力,公司預計于 2025 年交付數百臺量產版 MagicBot,2026 年交付量將達到千臺級別。
價格區間:未收集到相關信息
傅利葉機器人
公司介紹:https://www.fftai.cn/index.php
成立于 2015 年,總部位于上海。公司致力于研發兼具敏捷性與智能性的機器人產品。傅利葉的機器人廣泛應用于醫療康復、學術研究等現實場景。已為全球超過 40 個國家和地區的 2000 余家機構和醫院提供支持與服務。
創始人背景:
顧捷,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專業是機械工程。他在大學期間參加了許多機器人比賽,對機器人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畢業后,他在美國國家儀器工作了一段時間,隨后投身康復機器人行業。顧捷的第一次創業項目被收購后,他于 2008 年汶川地震后決定第二次創業,專注于康復機器人領域?。
當家產品:GR-1
2023 年,傅利葉推出了首款人形機器人 GR-1,并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實現量產發售。GR-1 擁有與成年人等身大小的外觀結構設計,能夠支持包括側身、下蹲、抓握等動作在內的豐富的預定義動作。
目前,傅利葉智能推出了 GR-1 和 GR-2 兩款通用人形機器人產品。最新的 GR-2 機器人搭載新一代 12 自由度靈巧手,支持 VR 遙操作控制、拖拽示教等多種示教方式。GR-2 全身共 53 個自由度,搭載的新款執行器 FSA 2.0 最大關節扭矩為 380N.m,步態行走速度可達每小時 5 公里。
4 月 11 日,傅利葉智能正式發布首款開源人形機器人 Fourier N1,并同步開放涵蓋物料清單、設計圖紙、裝配指南、基礎操作軟件在內的完整本體資源包。
主要融資情況:
2016 年,傅利葉智能完成數千萬元 B 輪融資,由國中創投領投,IDG 資本、火山石資本等跟投;
2025 年 1 月 7 日,傅利葉智能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E 系列融資金額合計達到近 8 億元,由國鑫投資、浦東創投、張江科投、張科垚坤基金 等機構共同參與;
價格區間:未收集到相關信息。
靈寶智能
公司介紹:https://casbot.tech/
靈寶 CASBOT(中科慧靈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3 年 8 月,是一家人形機器人初創公司,致力于研發面向場景落地的通用人形機器人和具身智能產品。
公司核心團隊由國內外頂尖高校和科技企業的資深專家組成,在智能機器人、精密裝配、視覺伺服、機器人技能學習等專業領域擁有超過 20 年的經驗積累,曾參與微靶精密裝配重大任務、C919 大飛機高鎖螺母柔順裝配機器人等研發攻關項目。
創始人背景:
張正濤?,靈寶智能的創始人。張正濤不僅是靈寶智能的創始人兼董事長,還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
張正濤在機器人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背景。他在 2007 年攻讀博士期間就開始接觸機器人相關項目,專注于人形機器人的高速視覺系統研究?。
當家產品:CASBOT 01
2024 年 11 月,靈寶 CASBOT 首款全尺寸雙足人形機器人“CASBOT 01”發布,CASBOT 01 定位多場景落地的通用類腦智能機器人,整機擁有 52 個自由度,算力達 550T,作業續航時間超 4 小時,具備穩定的全身協調控制能力以及可快速學習、可泛化的長時序靈巧操作能力。
當前靈寶 CASBOT 的主要用戶群體聚焦于制造、能源礦山、應急救援、商業服務等領域,例如與聯想集團的筆記本柔性裝配產線上應用的合作,以及與中信重工簽訂戰略合作,聯合打造全國產化的特種人形機器人。
主要融資情況:
2025 年 2 月 18 日,靈寶 CASBOT 宣布完成超億元天使輪融資。此次融資由聯想創投、國投創合、河南資產基金等投資方共同參與,資金將主要用于加速推進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及核心技術研發。
價格區間:未收集到相關信息。
擎朗智能
公司介紹:https://www.keenon.com/cn/about/index.html
擎朗智能(KEENONRobotics)成立于 2010 年,總部位于上海。提供服務機器人產品和完整解決方案。一直以來,公司持續深耕多種復雜場景 ; 同時擁有引導機器人、消毒機器人、清潔機器人等 ; 業務覆蓋餐飲、酒店、醫療康養、工廠、商超、機場等場景。擎朗智能在全球擁有 80+ 運營中心,在阿聯酋迪拜、德國、韓國、荷蘭、加拿大、美國、日本、中國香港等地設有子公司 / 辦公室,業務覆蓋全球 600 多個城市及地區。
創始人背景:
李通,擎朗智能創始人兼 CEO。2006 年和 2009 年,李通分別獲得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工程自動化專業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碩士師從中國科學院院士、人工智能專家程時杰教授。
他曾就職于微軟亞洲工程院 Incubation Team,負責軟件開發,參與微軟機器人操作系統項目 Robotic Studio 軟件開發。也曾任上海廣茂達伙伴機器人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領導研發教育機器人系統。
2010 年,李通聯合幾個朋友湊齊 20 萬創業資金,在上海一個 70 平米的毛坯房里創辦了擎朗智能。創業初期,團隊嘗試了教育機器人、家用機器人、高仿人形機器人等各種方向,2013 年決定切入餐飲賽道,2014 年發布第一代軌道餐廳服務機器人“小朗”。
2016 年,公司發布明星產品第三代送餐機器人 Peanut,并完成云啟資本和松禾資本的數千萬元 A 輪融資。此后,擎朗智能陸續獲得多輪融資,產品不斷迭代升級,業務覆蓋全球 600 多個城市和地區。
當家產品:XMAN-R1
2025 年 3 月 31 日,擎朗智能正式發布人形具身服務機器人 XMAN-R1,打造多形態具身服務機器人協作生態。
XMAN-R1 以“崗位化、親和力、安全性”設計理念,適配擎朗智能所深耕的服務行業場景。XMAN-R1 目前已完成服務場景內“點單 - 配餐 - 送餐 - 收餐”等長任務閉環。
主要融資情況:
2016 年年底,擎朗智能完成數千萬 A 輪融資,投資方為云啟資本和松禾資本。擎朗智能已經實現收支平衡,其盈利主要來自于智能機器人的出售和租賃。
2019 年 2 月,完成了 PreB 輪融資,由索道資本、遠望資本和云啟資本共投資數千萬元。
2020 年 3 月,擎朗智能對外公布完成了 B 輪融資,B 輪融資由源碼資本領投,華登資本、上海科創基金跟投,老股東云啟資本、遠望資本持續加注。
2020 年 12 月,12 月 30 日,擎朗智能宣布完成 C 輪融資,由軟銀亞洲風險投資公司(SoftBank Ventures Asia)領投,這是該公司在 2020 年內完成的第二輪融資,融資金額數億元。據悉,本輪融資主要用于進一步加深擎朗配送機器人在國內餐飲市場的滲透、海外市場拓展以及醫療等新事業部的橫向發展,沖盈資本擔任本輪獨家財務顧問。
2021 年 9 月,擎朗智能已完成 2 億美元 D 輪融資,由軟銀愿景基金領投,中金甲子和 Prosperity7 Ventures(沙特阿美多元化風投基金)跟投。華興資本擔任此次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
價格區間:未收集到相關信息。
宇樹科技
公司介紹:https://www.unitree.com/
宇樹科技成立于 2017 年,總部位于杭州。宇樹機器人一直致力于推動高性能通用足 / 人機器人在各行業的應用,廣泛應用于農業、工業以及電力巡檢、勘測勘探、公共救援等重點領域,為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創始人背景:
王興興,他本科就讀于浙江理工大學機械與自動控制學院機電專業,本科畢業后進入上海大學 攻讀機械工程專業研究生。2015 年在讀研二的王興興帶著他的 XDog 參加國際智能“星創師”大賽,并獲得二等獎;2016 年 6 月畢業后入職大疆,與此同時 XDog 機器人受到了國內外多家媒體的報道;2016 年 8 月從大疆離職,在獲得天使輪融資后,創立了宇樹科技。
當家產品:宇樹 H1 / H1-2
主要融資情況:
2017 年初,宇樹科技獲得 200 萬元的天使輪投資;
2018 年,公司獲得 Pre-A 輪融資達千萬級由紅杉中國領投;
2020 年 A 輪融資超億元,經緯創投、祥峰投資聯合注資;
2021 年 B 輪融資 2.5 億元,源碼資本、深創投共同投資。此時公司人員規模擴張至 300 人;
2022 年完成 B+ 輪融資,未披露具體金額,美團戰略投資部入局;
2023 年 C 輪融資近 10 億元,由某主權基金領投,老股東持續跟投。此時公司估值超 60 億元;
2024 年 2 月完成了 B+ 輪融資,融資額約 10 億元。該輪投資方包括美團、金石投資、源碼資本,老股東深創投、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容億投資等也進行跟投;
2024 年 9 月,宇樹科技完成數億元人民幣 C 輪融資,本輪投資方有上海科創基金、美團龍珠、中關村科學城、琥珀資本、上海科創基金、紅杉中國、中信證券、祥峰投資等。
價格區間:9.9~ 70 萬元
眾擎機器人
公司介紹:https://www.engineai.com.cn/
深圳市眾擎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3 年 10 月,總部位于深圳,專注于通用智能機器人及行業場景方案,包括人形機器人和其它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
團隊來自中國第一批腿足式機器人研究與產業落地團隊,以及 UC Berkeley、清華、普渡、港中文、北理工等頂尖高校,從本體核心零部件到具身智能、運控算法均全棧自研。
公司產品面向科研教育、工業制造、商業服務、家庭等多種場景,致力于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在全球范圍的商業化落地。
今年 2 月,眾擎機器人旗下人形機器人完成全球首例人形機器人前空翻,機器人型號是 PM01。PM01 是一款面向科研教育場景的開放型人形機器人,主要用于算法的驗證和二次開發,該機器人身高 1.38m,體重 40kg 左右,使用壽命 5~10 年,,今年第二季度開始第一批交付。
創始人背景:
趙同陽,眾擎機器人?的創始人和董事長,曾是小鵬鵬行的法人代表及創始人,并且是國內最早研發人形機器人團隊領導者之一。他在 2012 年大學畢業后開始創業,創辦了深圳市安信可科技有限公司(Ai-Thinker),專注于物聯網無線通訊模組領域?。
趙同陽的職業生涯充滿了多次創業經歷。他在 2016 年開始涉足機器人領域,創辦了多夠機器人。2020 年,小鵬汽車收購了多夠機器人并成立了鵬行智能,趙同陽擔任總經理,主導研發了人形機器人 PX5。
融資情況:
2023 年底眾擎機器人完成了天使輪和天使 + 輪共計近億元的融資?。
價格區間:商用版國內售價 8.8 萬元。
智元機器人
公司介紹:https://www.zhiyuan-robot.com/about_Zhiyuan
智元機器人成立于 2023 年 2 月,總部位于上海,由包括“稚暉君”彭志輝在內的多位業內資深人士共同創立,團隊具有深厚的核心技術背景、全面的產業管理經驗和豐富的產業資源。
智元機器人構建了領先的機器人“本體 +AI”全棧技術,擁有遠征、精靈、靈犀三大機器人家族,產品覆蓋多種商用場景。智元機器人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實現了人形機器人的規模化量產和商業化落地,產品售往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5 年 1 月,智元機器人的第 1000 臺通用具身機器人正式量產下線,刷新行業記錄。
創始人背景:
彭志輝,智元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科技圈知名 KOL,人稱“稚暉君”“野生鋼鐵俠”,原華為天才少年。
2015 年本科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2018 年研究生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畢業后就職于 OPPO 研究院 AI 實驗室擔任算法工程師。2020 年,加入“華為天才少年計劃”,從事昇騰 AI 芯片和 AI 算法相關研究工作。
當家產品:智元遠征 A1
主要融資情況:
2023 年 3 月,智元機器人完成天使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高瓴創投和奇績創壇;
2023 年 4 月初,智元機器人完成 A 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高瓴創投、鼎暉投資、高榕資本、臨港新片區基金;
2023 年 4 月末,智元機器人完成 A+ 輪融資,投資方包括 BV 百度風投、經緯創投、司南園科;
2023 年 8 月,智元機器人完成 A++ 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比亞迪、沃賦創投、藍馳創投;
價格區間:未收集到相關信息。
星海圖
公司介紹:https://galaxea.ai/
星海圖(北京)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3 年 9 月,是一家專注于打造“一腦多形”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公司。
公司堅持 AI 算法與本體協同研發的發展思路,從技術的邊界和場景的需求出發定義本體形態,自主設計并制造本體,實現從端到端 AI 算法、具身本體、核心模組及場景解決方案全棧自研,并基于每一代的智能體產品探尋具身智能的 Scaling Law,以此邁向通用具身智能的星辰大海。
核心團隊方面,星海圖團隊匯聚了國際頂尖的 AI 感知與運動操控技術專家、具有實戰經驗的 AI 產品落地者,以及具備豐富量產經驗的硬件與系統工程師。
創始人背景:
星海圖創始團隊由四位成員組成,包括高繼揚、趙行、許華哲和李天威,其中高繼揚、趙行、許華哲三位均出身于清華大學,李天威則是 UCL 的碩士畢業生。
當家產品:R1
星海圖 R1 系列機器人包括 R1 Pro、R1 和 R1 Lite 三款產品,它們均搭載了英偉達的 Jetson AGX Orin 32GB 平臺,該平臺擁有強大的計算性能,配備了 8 核 CPU 和 200 TOPS 的 GPU 計算能力,為機器人的高效運行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其中,R1 Pro 是這一系列中的高端型號,它擁有 26 個自由度,配備了雙七軸仿人力控機械臂,雙臂的最大負載達到 10kg,臂長可達 64cm,末端還可以搭配靈巧手進行精細操作。R1 Pro 不僅支持同構遙操和 VR 遙操,還內置了力傳感器和腕部攝像頭,新增了語音交互功能,同時標配了 7 個高清相機和 1 個激光雷達,提供了全方位的感知和交互能力。
R1 則是星海圖 R1 系列中的標準型號,它擁有 24 個自由度,雙六軸高動態機械臂的臂長達到 70cm,末端標配自研的兩指平行夾爪,可以進行各種抓取和操作。R1 同樣支持同構遙操和 VR 遙操,標配了 7 個高清相機和 1 個激光雷達,并提供了外置傳感器接口,方便用戶進行自主配置。
主要融資情況:
今年 2 月,星海圖成功完成新一輪 A 輪融資,總融資額近 3 億元人民幣。本輪融資由螞蟻集團獨家領投,高瓴創投、IDG 資本、北京機器人產業基金、百度風投、同歌創投等一眾老股東持續加碼。短短一年內,星海圖已成功完成四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近 1 億美元。
價格區間:19.9 萬起
偉景智能
公司介紹:http://www.vizumtech.com/about.html
北京偉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英文名“Vizum”)創立于 2016 年,總部位于北京,是一家專注于立體智能視覺系統和智能人形機器人研發、生產及應用的高科技人工智能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公司擁有 3D 立體智能相機整體解決方案和完整的智能機器人的生產線,并形成了以自主核心算法、核心軟件、核心硬件及行業系統解決方案為一體的全產業價值鏈。目前已經申請及授權的軟硬件技術專利 170 余項,其中發明專利 70 余項。
公司自主研發的 3D 立體視覺相機目前已成功應用于工業自動化、智能焊接、拆碼垛抓取、智慧礦山、鋼鐵冶金、鐵路,農業等行業,已經擁有 5000+ 種落地化智能視覺開發項目,服務客戶超千家。
核心研發人員主要來自國內外知名半導體公司,在手機基帶芯片、物聯網、智能硬件等領域擁有大量成功開發案例,并參與量產近 20 款芯片,涉及通信及多媒體等領域,累計總銷量達數億片。
創始人背景:
董霄劍博士,曾擔任展訊通信首席科學家及北京博雅華錄視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
當家產品:曉唯
曉唯,是新一代雙足行走人形機器人,采用高度仿人的外形設計,全身 40 個自由度,集立體視覺技術、手眼伺服技術、運動控制技術于一體,具備“自然學習 + 具身智能”的強大特點,能夠通過感知交互與環境進行實時互動,像人類一樣在真實的物理環境下執行各種任務,助力工業、農業、商業、家庭、醫療、教育科研等各領域向智能化、便捷化方向發展。
主要融資情況:
2016 年,偉景智能完成天使輪融資;
2017 年,偉景智能完成 5000 萬元人民幣 A 輪融資。這是繼 2016 年底其完成來自恒坤睿金、將門創投的數千萬級天使輪投資后,在半年的時間里完成的第二次融資。
2023 年 3 月,偉景智能完成 A+ 輪融資,具體金額未透露。
價格區間:未收集到相關信息。
聲明:本文為 AI 前線整理,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AICon 2025 強勢來襲,5 月上海站、6 月北京站,雙城聯動,全覽 AI 技術前沿和行業落地。大會聚焦技術與應用深度融合,匯聚 AI Agent、多模態、場景應用、大模型架構創新、智能數據基建、AI 產品設計和出海策略等話題。即刻掃碼購票,一同探索 AI 應用邊界!
今日薦文
你也「在看」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