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光刻機巨頭ASML急了,遭遇最后一擊,美歐籌碼已耗盡了!
最近,國際光電工程學會(SPIE)的網站上公布了一個消息,把全球的半導體產業都給震住了。報道說,中國科學院成功搞出了全固態深紫外(DUV)激光,用固態晶體來激發光源,光源的波長定在了 193 納米,在實驗室這個階段就已經做到了相當于 3nm 芯片制程的曝光精度 。
對整個行業來講,這可是一次技術大變革,以后光刻機的樣子可能就要變了。這一下,徹底把光刻機巨頭 ASML 那種“給中國圖紙,也造不出光刻機”的傲慢說法給打破了。這消息一出來,荷蘭ASML急了,趕忙開會商量對華設備維護的禁令,可還是掩蓋不住他們“科技明珠”出現裂縫的事兒。
01 阿斯麥神話崩塌?
大家都知道,芯片是現代電子設備里的關鍵部件,像計算機、手機、平板電腦,還有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等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芯片都是關鍵的。
光刻機,被叫做“芯片制造的心臟”,它的任務就是把尺寸才幾十納米甚至幾納米的電路元件,按照電路的圖案給轉移到硅片上,這樣才能制成芯片,所以光刻機一定得有特別高的分辨率和穩定性,這樣才能保證圖案轉移得準。在過去的十年里,阿斯麥靠著壟斷極紫外光刻機(EUV)技術,穩穩地坐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老大”位置上。
但是,從 2024 年第四季度開始,這家荷蘭的巨頭公司股價少了超過 600 億歐元,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占比估計從 49%猛地降到 20%。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國使勁推行的出口管制政策——從 EUV 到一部分深紫外光刻機(DUV)對中國禁售,直接就把阿斯麥的“生命線”給切斷了。
除了荷蘭,日本和韓國也被美國給施壓了。據彭博社說,美國還向日本的 Tokyo Electron 公司發出警告。不光是光刻機,西方對咱們國家的技術打壓到處都是,像無人機、生物技術這些高端領域都有。之前看到咱們國家的無人機占了全球八成的市場,美國那邊很快就頒布法令,全面制裁,不讓賣了。
02 封鎖20年,終迎“破壁時刻”
但事實表明,只要弄不倒中國,這些限制反倒會變成讓中國越來越強大的基礎。現在中國已經通過像固態光源、納米壓印(NIL)這類不一樣的技術途徑,躲開了 ASML 的 EUV 技術封鎖。比如說,清華大學研究出來的 SSMB-EUV 光源技術,靠粒子加速器產生穩定的極紫外光,還得到了國際光電工程學會的認可。
而且,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規模達到 3440 億元)一直在投入研發,推動了光刻膠、光學鏡頭等配套技術實現突破,哈工大還攻克了“放電等離子體極紫外光源”技術,把國外的壟斷給打破了。這就表明中國已經突破了“卡脖子”的最難關卡,美國及其盟友搞的技術封鎖鏈出現了嚴重的裂縫。
這也印證了阿斯麥CEO的預言,他曾公開批評美國禁令“打著安全旗號,實為經濟動機”,并警告此舉將“摧毀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諷刺的是,荷蘭政府屈從美國壓力,甚至計劃禁止阿斯麥為已售華設備提供維護服務。這種“自斷經脈”的操作,讓阿斯麥被迫在政治綁架與市場生存之間掙扎,承擔失去中國市場和自身龍頭地位的苦果。
03 美歐“籌碼”耗盡
現在美國的封鎖到頭來就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阿斯麥慌里慌張地改變方向,中國技術強有力地崛起,美歐聯盟的裂縫越來越大……這場爭斗的最后結果早就定好了:霸權主義肯定會被市場的規律和技術的革命給壓碎,可以說如今美歐籌碼已耗盡了。
對中國來說,突破光刻機只是個開頭;可美歐要是還一直沉迷在“制裁”里頭,等著他們的就是產業鏈的全部重新構造和被時代的大潮流無情地淘汰。就像外國媒體說的:“等中國開始大量生產光刻機的時候,阿斯麥的‘保護屏障’就成了個笑話。” 這場競爭,沒有戰火硝煙,但足夠讓人震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