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有情 點贊有愛 點個關注 評論傳真情 分享傳播美好。
感謝每一位關注的你。
月下箋·長相思
暮春的榆莢在檐角跳著胡旋舞,
恍若那年你鬢邊斜簪的羅敷絹花,
被山風卷著掠過青苔斑駁的巷陌。"榆錢不解青春恨,猶向離人頭上飛",
我伸手接住一片飄墜的翅果,指腹摩挲著紋路上凝結的晨露,
忽有溫熱的霧氣漫上眼睫——原來有些記憶是鐫刻在年輪里的鈐印,
越是更深漏靜,越在血脈里灼灼發亮,恍若李商隱筆下"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纏綿。
山澗的霧氣總在寅時三刻漫過湘妃竹簾。記得你總說"霧失樓臺,月迷津渡",
可那日你立在晨霧里的模樣,倒像是從仇英畫卷中走出的洛水神女。
玉色羅衫被山嵐浸得半透,鬢邊垂落的珍珠步搖隨笑語輕晃,
驚起溪畔飲露的白鷺,恰應了"翩若驚鴻"的典故。
如今我仍守著這方竹榻,聽夜雨叩打窗欞,
恍惚又見珠簾后你執筆研墨的側影,宣紙上洇開的墨痕,
原是易安筆下"此情無計可消除"的注腳,在燭影搖紅里氤氳成霧。
青鳥銜著錦書掠過三千里云月時,南浦的垂柳正簌簌落著秋霜。
王勃說"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可我這失路之人偏要效仿魚傳尺素。
晨起在硯臺里摻了瑤池露,暮歸將信箋鋪在曬藥的石臼上
讓山風把墨香揉進每道褶皺。前日路過舊郵亭,見檐角蛛網綴滿枯葉,
忽想起你當年折柳相送時,發間沾著的柳絮也這般在風里打著轉兒,
教人分不清是離愁還是春光,倒應了"東飛伯勞西飛燕"的讖語。
故里老宅的雕花欄桿早被歲月磨得溫潤如玉。
春日倚欄時,總錯覺袖間會突然落進幾粒紅豆
——那年你站在開滿海棠的廊下,鬢角簪著新折的花枝,
笑說我像極了王維筆下"愿君多采擷"的相思子。而今西窗燭影搖紅,案頭鎮紙壓著未寄出的信箋,
墨跡里藏著劉賓客"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悵惘。前夜風雨大作,晨起見階前海棠零落成泥,
倒合了東坡"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偈語,只是我的吾鄉,
終究缺了半闕明月,空余"明月不諳離恨苦"的喟嘆。
新月如鉤的夜晚,常聽見檐馬在風里叮咚。
老人們說月宮住著搗藥的玉兔,我卻總看見桂樹下對弈的吳剛
——他斧起斧落間紛揚的木屑,多像你當年撕碎的詩稿在雪地里翻飛,
應了"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的誓言。兩岸蘆花白頭的時節,
渡船老人會哼著"日暮鄉關何處是"的調子,櫓聲攪碎一江星斗。
我把這些年攢下的紅豆串成簾櫳,懸在望月的軒窗前,風起時叮咚作響,
竟與千里之外你窗下的玉玨清音遙相唱和,
恰似"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妙境。
昨夜整理舊物,翻出你臨別時贈的鎏金錯銀香囊。
內里的沉水香早已散盡,唯有囊角繡的并蒂蓮依然鮮活如初,
恍若顧愷之筆下洛神賦圖的殘卷。想起《子夜歌》里"仰頭看明月,
寄情千里光",忽覺這半生漂泊,原不過是在人海里尋那半枚殘月。
如今我學著把相思釀成桂花酒,待重逢那日,
定要與你共醉在秦觀"金風玉露一相逢"的良辰里,讓滿城飛花作見證,
教九秋霜露都羞慚,
方不負"只緣感君一回顧,
使我思君朝與暮"的癡纏。
點贊 在讀 關注 不錯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