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達醫曉護的第5452 篇文章
一、疾病概述
失眠是現代社會常見的健康問題,表現為入睡困難、夜間醒來頻繁、早醒或睡眠質量差。失眠不僅影響身體的休息和恢復,還可能導致情緒波動、注意力下降、免疫力減弱等一系列健康問題。中醫認為,失眠多由心腎不交、氣血不足、肝火上擾等原因引起。心主神志,腎藏精,二者相輔相成,若心腎不調,氣血不和,則會導致失眠。
二、臨床表現
入睡困難
入睡時間較長,翻來覆去,心中煩躁。
睡眠不深
夜間醒來多次,難以再入睡,或常感疲倦,精神不振。
早醒
凌晨早醒,無法繼續睡眠。
伴隨癥狀
心悸、頭暈、口干、口苦、記憶力下降等。
三、病因病機
1.心腎不交
心火過旺或腎陰不足,心腎無法相交,導致睡眠不安。
2.氣血不足
長期體弱、營養不良或過度勞累,氣血虛弱,不能養心安神,導致失眠。
3.肝火上擾
情緒波動、壓力過大等因素引發肝火,干擾心神,使睡眠受阻。
4.脾胃失調
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滯內積,影響睡眠。
四、辨證分型
1.心腎不交型
心悸、失眠、口干、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2. 氣血不足型
倦怠乏力,面色蒼白,入睡困難,舌淡苔白,脈虛弱。
3. 肝火上擾型
易怒、頭痛、口苦,夜間失眠加重,舌紅,脈弦數。
4. 脾胃虛弱型
食欲不振,胃脹,睡前腹部不適,舌淡胖,脈緩弱。
五、取穴與操作
神門穴
在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三陰交穴
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
太沖穴
在足背側,當第1、2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六、預防保健
作息規律
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避免熬夜,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放松身心
通過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法放松心情,減輕壓力。
飲食調理
避免攝入過多的咖啡因、辛辣食物,宜食用具有安神作用的食物,如蓮子、百合、枸杞等。
適度運動
適量運動有助于促進身體健康,增強睡眠質量,尤其是散步、太極拳等溫和運動。
情志調攝
保持愉悅心情,避免過度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
湖南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與康復學院
專家團隊:常小榮教授團隊
作者:朱家興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