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某老牌國際學校法語部的項目主任,突然以"請假"名義離職,不僅本學期無法返校,下學年也將徹底缺席!
而校方給出的“請假”理由只有輕飄飄、含糊其辭的四個字:緊急狀況。既未說明具體原因,也未明確交接安排。
原本由他負責的四年級和五年級課程,只能臨時安排其他年級的老師兼任代課。但這些臨危受命的老師們,自身也有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如今被迫“一人扛多崗”,家長們擔心會影響課堂效果和學生學習連貫性。
目前,家長們正在向學校提出訴求,后續進展仍需持續關注。具體內容我們往下看。(可加V:amoshuojiaoyu)
項目主任的“請假”,
讓家長們憂心忡忡!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在讀家長們感到害怕。因為該校法語部是該主任一手創辦的,可以說他是法語部的靈魂人物,法語部能有今天的規模和口碑,離不開他的努力。
如今核心人物突然“消失”,讓家長們不禁擔心,現有教師團隊會不會也隨之動蕩,出現 “樹倒猢猻散”的情況,進而讓整個法語項目搖搖欲墜。
圖源:網絡
另外,有個申請下學年獎學金的家庭,三個半月前就提交了申請材料,但可能被項目主任漏掉了,一直沒有收到任何消息,而其他家庭兩個月前就收到了申請結果通知。
直到最近他們主動詢問,才匆忙收到拒絕通知,但實際上,他們的申請連基本的面試和口語測試環節都沒安排。
對以上疑惑,家長們在微信群中提出合理質疑,但遲遲未獲校方回應。直到家長們聯合致信校方后,校長才以群發郵件的方式作出答復。
然而,校長的回復并未直接回應家長的核心訴求——組織面對面溝通會議,而是先強調“學校價值觀”,呼吁家長“保持團結”,并承諾將“緊急招聘新老師”。這種避重就輕的回應,讓不少家長感到失望。
30萬學費也難換教師穩定?
每年30萬的高額學費,家長為什么還愿意掏腰包?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學校穩定的管理團隊和師資力量。對家長來說,這就像給孩子選擇一艘遠航的船——船長和水手經驗豐富、配合默契,才能讓人放心把孩子托付給他們。
其實,國際學校偶爾出現人員變動很正常,就像任何企業或團隊都會有新陳代謝一樣。適度的流動反而能給學校帶來"新鮮血液",新老師可能帶來創新的教學方法,新管理者可能引入先進的教育理念。
但這次老牌國際校核心管理者的突然“請長假”,卻讓家長們嗅到了一絲不安。因為這種毫無征兆的人事地震,和正常的人員流動完全不同——既沒有提前溝通,也沒有后續解釋。
讓人不禁猜測,學校可能隱藏著嚴重的內部管理問題。管理理念的沖突?還是學校運營出現了困境?又或者是原因?這些疑問,學校都沒有給出解釋。
一般來說,國際學校往往將資深的外教資源視為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在課程設置、教學活動等方面都圍繞著其展開。
許多高端課程和特色項目都由資深外教主導,一旦外教大量流失,這些課程和項目將難以為繼。學校不得不臨時調整教學計劃,可能會安排一些教學經驗不足或專業不匹配的教師來接替外教的工作,這無疑會導致教學質量的大幅下滑。
從第一年開學到現在,這所學校已經在深圳經營發展了很多年,經歷過各種風浪。這次能否穩住局面,我們靜觀其變!
近年來,很多國際學校的管理層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這已經成為家長們最不滿的地方。當家長對教學有疑問時,一些學校不是積極溝通解決,而是敷衍了事,這種態度讓家長非常失望。
之前有調查顯示,在中國國際學校,外籍高管平均每周只花3.7小時與家長溝通;而在迪拜的同級別國際學校,校長們每周要花12小時與家長交流,是中國學校的3倍多。這不僅反映出服務意識的差距,更說明教育資源分配存在問題。
教育本質上是一種服務。家長支付了高昂的學費,學校就應該提供對等的服務,包括充分的尊重和暢通的溝通渠道。家長們覺得呢?
如果您有意向讓孩子選擇國際賽道升學,但又無從下手,可私聊我一對一咨詢,給您一些專業的幫助,直通名校招生官,匹配灣區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感謝你的閱讀!我是主筆阿Mo,分享最新擇校升學情報,深度解讀學校及教育,為大家輸出最實用、最及時的擇校升學干貨。
關于教育、擇校、升學等,如果你有任何話題想討論,可以小窗私聊,獲取更多一手擇校升學資訊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