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次港股上市失敗,云跡科技將面臨18.7億元的贖回負債
投資時間網、標點財經研究員 李路
?如今,無論是在萬豪、洲際、希爾頓這樣的五星級酒店,還是華住、亞朵這樣的連鎖品牌酒店,坐電梯時都可能碰到一起等電梯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不僅可以自主識別前往房間的路線,還能跟顧客打招呼,服務結束后也會奶聲奶氣的讓住客給它一個好評。
在酒店場景范圍內,大規模用機器人替代人工服務開始于疫情期間,而這些機器人多出自于一家公司之手,即北京云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云跡科技,H02111.HK)。
近日,這家機器人服務智能體龍頭公司帶著它的機器人正式奔赴港股,由于公司目前尚未盈利,因此它也成為港股18C上市章節改革后,第六家以此規則遞表的特專科技公司。據招股書披露,公司擬將募集資金用于持續提升研發能力,以及提高在中國境內外的商業化能力等方面。
整體來看,持續虧損以及對酒店場景的嚴重依賴,也成為云跡科技本次上市過程中被市場關注的重點,畢竟,如今的機器人行業已不再是一片藍海。
三年累虧超8億
云跡科技成立于2014年,當前的三個主要收入來源分別為銷售或租賃機器人及功能套件的交易及租賃付款;在AI數字化系統下提供服務的訂閱式、交易及傭金式付款;以及通過向個人客戶銷售商品獲取收入。其中,最主要的收入便來自于機器人產品的銷售,該部分收入貢獻始終在75%以上。
公司主要產品為YJ系列機器人,有“潤”“格格”和“UP”三大類別。其中潤是首代送物機器人產品,格格是2021年推出的升級款,UP則為2023年發布的第三代復合多態機器人。
由于云跡科技精準抓住了酒店對機器人需求的風口時期,近年來,公司營收和毛利率均實現質的飛躍。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下稱報告期),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從1.61億元增長至2.4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3.2%;毛利率也從24.3%上升至43.5%。
進入后疫情時代,公司的機器人銷量走勢也出現了新的變化。報告期內,潤系列銷量由2881臺降至1255臺,格格系列從1326臺增長至6358臺,這表明一二代產品實現了順利交接。但其最新UP系列產品近兩年銷量只有864臺,該系列受阻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酒店對機器人的邊際需求在下降,也說明了云跡科技具備清潔、配送等多功能模塊的機器人,受到了同業企業復合型機器人的競爭。
更為重要的是,盡管營收在增長,但云跡科技仍未實現扭虧。報告期內,公司凈虧損分別為3.65億元、2.65億元和1.85億元,虧損率雖從226.6%收窄至75.6%,但累計虧損額已達8.1億元。
投資時間網、標點財經研究員看到,云跡科技持續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各項費用開支居高不下。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的營銷開支分別為1億元、5679萬元和5819萬元,基本與三年的毛利總額持平。同期,行政開支和研發費用分別為1.7億元、1.3億元和1.1億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08%、86.8%和46.3%。
這里面還存在另一個風險點,作為技術型企業,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從6780萬元降至5740萬元,占營收比重從42%銳減至23.4%。截至2024年末,公司研發團隊僅有66人,占員工總數27.6%,遠低于行業頭部企業水平。在這樣的技術加持下,云跡科技如何提升產品競爭力要打上一個問號。
投資時間網、標點財經研究員注意到,2022年,云跡科技曾計劃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并與中信證券簽署輔導協議,但最終于2025年3月終止了相關協議。在港股18C規則下,云跡科技看到了于港交所上市的希望。
港股18C規則是指港交所于2023年3月推出的改革,允許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和軟件、先進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食品和農業技術五大領域中,未有收入、未有盈利的“專精特新”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在此政策下,一批高科技公司陸續向港交所遞表。
而該公司的上市需求也顯得較為迫切。需要指出的是,自成立以來,云跡科技就受到資本的青睞,公司先后進行了8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安徽人工智能、騰訊、阿里、聯想等,D輪融資完成后該公司估值約為40.8億元。融資過程中,云跡科技也簽下了對賭條款。相關信息顯示,若公司未能在18個月內上市或達成業績目標,需按年利率8%回購投資者股份。換言之,如果這次港股上市失敗,公司將面臨18.7億元的贖回負債。截至2024年末,公司流動資產僅4.29億元,賬上也只有1.31億元現金,遠不足以支付贖回負債。
單一場景依賴風險
據披露,按2023年收入計,云跡科技在酒店場景機器人智能體市場及酒店場景智能體市場全球排名第一,酒店場景也是公司打開銷路的切入點。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公司酒店場景收入占總收入分別為70.1%、95.1%和83%,存在嚴重的酒店單一場景依賴。
該情況使得云跡科技一方面面臨著業績季節性波動風險,另一方面公司業績受酒店機器人需求變化影響嚴重。疫情期間,酒店采購機器人成為剛需,但疫情過后,酒店則有更大空間在機器人成本與人工成本之間進行權衡。例如,酒店花1萬多購買一臺機器人本質目的是降低人工成本,然而如果機器人替代的都是重復性、機械性工作,但酒店的主要布置、房間打掃和前臺工作卻無法替代,機器人的性價比將大打折扣。
同時,后疫情時代酒店引入機器人更注重差異化服務和科技感,實用性已成本基本功能。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當UP系列與競品功能存在差異時,銷售遇冷的原因。
據招股書介紹,2023年全球酒店機器人市場前五名份額差距不足8個百分點,且九號機器人、擎朗智能等企業正通過差異化產品搶奪市場。也就是說,云跡科技的機器人技術壁壘其實并不高,如果公司不能突破技術瓶頸,現有產品或在短期內失去市場。
事實上,服務機器人的應用場景不局限于酒店,還包括醫療、教育、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如果云跡科技無法適時調整產品策略、打破單一場景依賴,未來的市場空間可能會進一步縮小。
云跡科技按場景劃分的收入構成(千元)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投時關鍵詞:云跡科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