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Deepseek問起“選擇院校應注意什么?”,Deepseek給出的答案是“實力和資源”。實力與資源確實始終是考生及其家長在選擇院校時關注的關鍵因素。優質的院校往往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先進的科研設施和優秀的師資力量,這些都是傳授學生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重要保障,也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提供了一個明朗的方向。
那么哪個院校在以上兩個方面頗具優勢呢?
報考專家張雪峰曾提到過一所四川的理工院校,實力強、資源多,那就是成都理工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其前身是創辦于1956年的成都地質勘探學院,是共和國建國初期的三所地質院校之一。成都理工雖然“低調”,但是其實力卻難以掩蓋。在近七十載的辦學歷程中,為國家培養了十余萬名優秀人才。2017年成都理工大學就已經成為國家首輪“雙一流”建設高校,2019年成為教育部與四川省共建的“雙一流”建設高校,2022年更是再次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科建設是一所高校辦學實力最顯著的體現,據小編了解,成都理工在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核技術、環境科學等領域的學科實力尤為突出。據統計,成理擁有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其中地質學更是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一輪學科評估中,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獲評B+,位居全國第六,甚至超過南京大學、同濟大學等“985”高校,這彰顯了成都理工傳統優勢學科的深厚底蘊。近年來,學校更是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推動學科交叉融合,由學科建設落實到專業布局,在地質大數據分析、能源信息化管理等新興領域開辟創新賽道,培育出軟件工程等2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從成理在新興領域的探索也是領先的存在。
還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理工的師資力量,這所以地質、能源、資源科學為鮮明特色的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自1956年建校以來,始終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雙一流”建設的助推器。據悉,成理擁有教授572人、副教授818人,其中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等國家級人才項目、稱號和榮譽的, 共計235人次,獲得省部級人才項目、稱號和榮譽的共計574人次。他們不僅是課堂上的引路人,更是在科研一線屢創佳績的國之棟梁。
在四川,成都理工大學或許不是名氣最響的,但在某些領域的發展速度卻是在全國都是屬于前列的。在實力與師資的加持下,這所“雙一流”高校給予學子的,不僅是帶著鋼印的文憑,更是把書本知識變成真本事的底氣。成都理工以硬實力告訴我們低調也可以綻放出不一樣的光彩,這正印證了張雪峰老師那句,成都理工的實力放在全國也是可圈可點的。
關注“一千零一個志愿”,獲取更多關于大學的原創解讀、最新最全的大學招生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