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云南來到福州,直奔老城區三坊七巷,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這里被稱為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
漫步三坊七巷,閩派風格的明清古厝次第排列,名人故居、紀念館鱗次櫛比,小橋流水、白墻黛瓦、亭臺樓閣、園林景觀,盡顯傳統閩派建筑的美學,是閩江文化的薈萃之所。
三坊七巷的形成可追溯到晉、唐代,明清兩代達到了鼎盛。現存古民居約有270座,有159座被列入保護建筑,這里被稱為“中國明清建筑博物館”、“中國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這里鐘靈毓秀、名人薈萃,林則徐、冰心、林覺民、林紓、林徽因、沈葆楨、嚴復等400多位名聲顯赫的歷史文化名人,如繁星般閃耀在歷史時空中,他們的故事至今仍在坊巷間相傳。
林 則 徐 紀 念 館
這里不僅是林則徐的出生地,更是一座鐫刻民族精神的歷史豐碑,讓我們走進林則徐紀念館聆聽穿越時空的覺醒之聲。
林則徐是清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從古厝走出來的民族英雄。他一生最偉大壯舉---虎門銷煙,震驚了世界,拯救了水深火熱中的中華民族。 1839年,在民族危亡時刻,他奉命赴廣東禁煙,以強硬手段收繳并銷毀鴉片237萬余斤,捍衛了國家主權。
面對列強侵略,他堅決抵抗,雖遭貶謫仍心系社稷。在江蘇、新疆等地興修水利,造福百姓,展現了卓越的治國才能。
樹德堂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正中立著林則徐的官服坐像。上方懸掛“功資柱石”匾額和“福壽”匾額?,均為清道光皇帝親筆御書。
御碑亭陳列著三塊御賜石碑,呈品字形排列。正中是清咸豐皇帝得知林則徐病逝后慰問其家屬的“圣旨”碑,左側是“御制碑文”碑,右側是“御賜祭文”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