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在第25個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開展之際,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河北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24年)》白皮書,向社會通報2024年河北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并公布10件典型案例。
白皮書顯示,2024年,河北法院始終堅持執法辦案第一要務,依法公正高效審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共新收各類知識產權一審案件15216件,審結15249件,同比2023年分別上升13.28%和16.94%。審結專利案件1700余件,強化激勵創新創造;審結商標案件3600余件,在“荷花”“避暑山莊”等案件中加強保護馳名商標、老字號、地理標志;審結著作權案件7800余件,依法審理了“趙州十景”“曲陽雕塑”“唐山陶瓷”等傳統文化保護糾紛,與北京、天津高院共同發布京津冀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典型案例;審結不正當競爭案件400余件,明確了商業詆毀、招投標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等認定規則,依法規范市場競爭秩序。“鏈家”商標侵權案入選中國法院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沃玉3號”玉米種侵犯商業秘密罪案入選人民法院種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在激勵保障科技創新方面,河北法院加強對關鍵領域創新成果保護,激勵創新創造。在某“魚竿”專利侵權糾紛中,采用“侵權銷售總額 × 產品利潤率 × 專利貢獻率”方式計算侵權獲利,并結合侵權情節適用懲罰性賠償,充分保障創新主體的合法權益。某小麥植物新品種侵權糾紛中,明確侵權行為和農民自繁自用的區別,依法支持品種權人的訴求,加大對育種創新主體合法權益保護力度。
在強化著作權保護方面,河北法院打擊盜版、抄襲行為,明確培訓機構員工未經機構允許,擅自通過屏幕錄制等方式復制案涉作品,并利用網絡對作品進行銷售的行為侵犯了案涉作品享有的復制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在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方面,河北法院依法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增強市場競爭活力,健全新業態新模式司法保護規則。在某涉及招投標中的不正當競爭糾紛中,分析了假冒他人業績行為的性質,明確不能以“該行為并非面對不特定的多數人”為由否定其屬于“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本質屬性。在某商業詆毀糾紛中,明確某公司在宣傳其產品時,對能夠指向原告公司商品的圖片作出貶低和否定評價,屬于貶低他人及其商品的行為,對原告公司的商業信譽或產生負面影響,構成商業詆毀。在某商標代理合同糾紛中,通過判決規范商標代理公司從業行為,對擾亂商標代理市場秩序的行為進行司法規制。
河北法院不斷深化知產審判領域改革創新,設立河北省首家知識產權法庭—雄安知識產權法庭,持續推進簡單知識產權案件適用小額訴訟程序降低審理周期,聘任技術調查官49人促進技術事實查明,統一知識產權條線裁判標準,知識產權案件上訴率降至近4%、平均審理周期降至50余天、調撤率達82%,各項審判指標優于全國平均水平。
河北法院不斷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整體效能,構建多方協同保護機制,深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與行政保護銜接;推動多元解紛,與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立的調審聯動機制入選知識產權糾紛多元調解十大典型經驗做法;積極參與社會治理,與33家科技領軍企業、100家擁有馳名商標重點企業建立常態化聯絡機制,制發6份司法建議,取得良好治理效果;深化京津冀區域協同,聯合北京高院開展知識產權巡回審判,貫徹落實京津冀三地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協作框架協議。
來源:河北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