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許多人當年應該都看過,由美國皮克斯動畫制作,風靡全球的著名動畫片《汽車總動員》。除了如閃電麥昆、車王這些膾炙人口的角色,大家應該同樣會留意到他們不斷“跑大圈”的比賽場地,其原型正是美國戴通納國際賽道。
博物館中的Sunbeam 1000HP
雖然動畫片的故事背景與各種元素,更多是向全球著名的納斯卡(NASCAR)賽車系列致敬,其實戴通納賽道不僅是納斯卡賽車系列的搖籃,同樣也是耐力賽領域中的璀璨明珠。
意想不到的金色賽道
戴通納賽道的故事,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那片充滿傳奇色彩的戴通納海灘。并且如今看來,還需要感謝催生了NASCAR賽事,1920年頒布的美國《禁酒法案》。根據這項法律規定,凡是制造、售賣乃至于運輸酒精含量超過0.5%以上的飲料皆屬違法。自己在家里喝酒不算犯法,但與朋友共飲或舉行酒宴則屬違法,最高可被罰款1000美元及監禁半年。這讓那些靠販賣自釀威士忌的走私商們,為了躲避警察追擊特意使用改裝了動力與性能的小型汽車運輸,部分人似乎極其享受其中瘋狂的駕駛快感,他們開始自發進行賽車比賽。當1933年禁酒令被廢除之后,民間賽車開始逐步走向規范與競技。
創造了三項速度記錄的塞格雷夫爵士
最早的賽道并非大家如今所熟知的這條三橢圓賽道,而是位于美國佛羅里達戴通納海灘上,融合了硬質沙灘以及鋪裝路面的 “戴通納海灘公路賽道(Daytona Beach Road Course)”。這里最初因創下 15項世界陸地速度紀錄而聞名。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1927年,由亨利·西格雷夫駕駛Sunbeam 1000HP Mystery,以時速327.97km/h所創下了世界陸地速度紀錄。隨著賽車運動的蓬勃發展,沙灘賽道的局限性日益凸顯,人們渴望一個更加專業、更加安全的競技舞臺。
斯卡創始人比爾·弗朗斯(右)
1953年,當時NASCAR的創始人威廉·H·G·弗朗斯 (William HG France),他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比爾·弗朗斯 (Bill France Sr.),決定規劃一條全新的賽道,用來取代當時舉辦比賽的海灘賽道。經過與工程師查爾斯·莫尼彭尼(Charles Moneypenny)的合作,弗朗斯得出了一個大膽的設計:賽道的傾斜角度要比當時其他賽道更大,以允許賽車達到更高的速度,并確保車迷能更好地看到賽道上的每一個動作。
最早的戴通納海灘公路賽道
賽道在1957年11月破土動工,但建設并不順利,資金問題時常困擾進度。為了完成這一雄心壯志的計劃,弗朗斯不僅向當地居民出售了股份,還借助德州石油大亨克林特·默奇森的支持。弗朗斯的目標就是給車手提供一個更安全、更高速的環境,而對于車迷來說,也意味著更震撼、更直接的視覺享受。最終呈現的獨特橢圓形設計,結合了高速彎道與驚人的31度傾斜角度,不僅為納斯卡賽車提供了完美的競技舞臺,也成為了耐力賽和摩托車賽的理想選擇。如今的戴通納賽道主體是一個4公里長的橢圓賽道(用于NASCAR賽車),還可以變化為大部分與橢圓重合的5公里多曲線賽道,用于其他賽車項目,如24小時耐力賽。
人們為打破速度記錄涌向賽道
頂級贊助與頂級賽事
1959年,戴通納國際賽道終于迎來了第一次正式的賽事——戴通納500。盡管當時的賽道并不像現在這樣完備,但比賽的震撼效果和高速度仍然令人銘記。這一年,42,000名觀眾涌入賽道,見證了李·佩蒂(Lee Petty)和約翰尼·博尚(Johnny Beauchamp)之間的殊死較量。比賽的結果竟然通過照片判定,裁判用了整整三天的時間,才確認佩蒂最終獲勝。1979年的戴通納500,更是以一場前所未有的“混戰”載入了納斯卡的史冊。比賽的最后時刻,兩輛賽車的激烈碰撞,引發了場上一片混亂,車手們甚至揮拳相向,這一事件被后世稱為“The Fight”,讓無數賽車迷至今津津樂道。順便說一句,比賽名稱里面的500不是代表賽車排量,而是實打實跑500圈的意思。
1959年首場比賽的終點一刻
戴通納24小時耐力賽(24 Hours of Daytona)同樣屬于戴通納國際賽道歷史的標志性賽事之一。這項賽事起源于1962年,當時賽事名稱為“戴通納大陸賽”(Daytona Continental),并且僅為三小時賽事。隨著賽事的逐漸發展,它最終于1966年迎來了首次24小時的耐力賽。這項賽事多年來曾以多位贊助商的名字命名。自1984年百事可樂取代了原本的贊助商Sunbank,而1992年至今,勞力士手表一直是該賽事的冠名贊助商,所以如今的比賽也被稱為“Rolex 24 At Daytona”,就連賽事標志也有其商標居中。畢竟所有級別的獲勝車手都將獲得一塊勞力士著名的Daytona手表。
賽道首次賽事吸引了無數觀眾
戴通納24小時耐力賽使用的是運動汽車賽道(Sports Car Course)配置,這條賽道長達3.56英里(約5.73公里),除了利用大橢圓外,還包含了內場的公路賽道部分。這個比賽的車輛更接近歐洲勒芒的賽車——分為四個組別,兩組原型車,兩組GT,但是四個組的動力差別沒有歐洲那么大,在重新布置的曲線賽道進行。每年比賽通常在1月的最后一個周末或2月的第一個周末舉行,成為美國賽車“速度周”中的開年大賽,也是IMSA賽車錦標賽賽季的首場賽事。自1966年首次舉辦以來,已經歷了近六十年的風雨,成為了世界賽車歷史中的經典之一。1966年,肯·邁爾斯(Ken Miles)和勞埃德·魯比(Lloyd Ruby)駕駛福特Mk.II車隊以出色的表現贏得了首屆24小時耐力賽。
1967年法拉利車隊包攬了前三名
隨著諸多世界級賽車制造商和車手的紛紛參賽,賽事水平逐漸提升,吸引了全球賽車迷的關注。例如在1967年,法拉利車隊在賽事中表現出色,首次以同一品牌車隊身份包攬了前三名。此后,保時捷車隊也成為賽事中的常勝軍,并在1968年和1969年同樣實現了1-2-3的輝煌成績。
1992年至今勞力士一直冠名賽事
然而,戴通納24小時賽的意義遠不僅限于賽車的勝負,更在于它見證了耐力賽的進化與技術革新。早期賽事中,賽車的可靠性和車手的耐力是決定勝負的關鍵,而如今,技術的進步使得賽車更加高效、耐用,同時比賽中的戰略戰術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值得一提的是,與勒芒賽事不同,戴通納賽道完全在封閉的賽道上進行,不使用任何公共街道。除了橢圓形設計外,戴通納賽道的傾斜角度也是其獨特之處。賽道上的某些彎道傾斜度高達31度,這使得賽車在駛過這些彎道時,仿佛是在空中飛翔一般。這種傾斜的設計不僅增加了賽車的觀賞性,也讓車手們在駕駛過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和挑戰。
2024年比賽保時捷維修區
比賽的速度與節奏都十分快,而想要減速似乎只能依靠后直道上的減速彎道,以及內場部分兩個發夾彎,但這里恰恰又是最難銜接出彎之后即將到來的高速賽道,要完美通過一次似乎不難,但是別忘了,這是經歷整個晝夜的24小時耐力賽,更何況還由不同的賽車手掌舵,難度可想而知。比賽進行的事件通常在冬季,而此時夜晚最長,所以周到的賽委會,為賽道周圍安裝了照明燈,可燈光功率只打開20%,僅供夜間比賽使用。
被計入史冊的賽道斗毆“The Fight”
此外,戴通納賽道還擁有著世界一流的設施和服務。從寬敞的看臺到舒適的觀眾席,從先進的計時系統到完善的醫療救援設備,這條賽道為車手和觀眾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和服務。無論是對于專業的賽車手還是對于普通的賽車迷來說,戴通納賽道都是一個理想的競技和觀賽場所。
粉絲就是上帝
有的人認為美國賽車就是“簡單粗暴”,不論是NASCAR賽事還是24小時耐力賽,典型的唯力量與性能論英雄。不過其實不少車迷并不這么認為,作為商業體育的一部分,粉絲就是上帝,粉絲喜歡的東西才真正具有商業價值,比如賽場中特別為粉絲建造的Hard Rock Bet 粉絲區,就是是賽車迷們不可錯過的沉浸式體驗場所。
比賽期間更換賽手
自2004年作為戴通納國際賽道內場改造的一部分建成以來,這里便成為了粉絲們近距離接觸車手和賽車隊的核心區域。粉絲區的設計靈感來源于維修站通行證的概念,為觀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互動機會。粉絲們可以登上被稱為“粉絲甲板”的屋頂平臺,俯瞰整個賽道和車庫區域的動態,感受賽事的緊張氛圍。此外,粉絲還可以透過車庫窗戶親眼目睹賽車隊的工作場景,包括NASCAR技術檢查等幕后活動。車庫窗戶上還特別設計了插槽,粉絲們可以通過這些插槽將紀念品遞給車手,獲取珍貴的簽名,進一步拉近了粉絲與車手之間的距離。
朝陽升起,比賽依然
除了近距離接觸車手和賽車隊,Hard Rock Bet 粉絲區還提供了豐富的娛樂和休閑設施。這里設有現場娛樂舞臺,定期舉辦各種表演和活動,為觀眾帶來更多樂趣。餐飲區也經過擴展,提供多樣化的美食選擇,滿足粉絲們的味蕾需求。此外,粉絲區內還設有各種互動展示和主題活動,讓觀眾在觀賽之余享受更多精彩體驗。
今年初的戴通納24小時賽首圈賽況
Hard Rock Bet 粉絲區的成功模式隨后還被其他著名賽道效仿。拉斯維加斯賽車場和堪薩斯賽車場分別建造了類似的內場粉絲區,進一步證明了這一概念的受歡迎程度。甚至精明的運營方,在2016年將粉絲區的冠名權成功賣給了西北俄亥俄大學(UNOH),并將其命名為“UNOH 粉絲區”。而如今的名字是2024年Hard Rock Cafe以其體育博彩服務所命名。
無處不在的粉絲
結語:三橢圓、500圈、24小時,每一個出現在戴通納國際賽道上的詞語,都表明這條承載了美國賽車文化厚重歷史的賽道,不僅是速度與激情的殿堂,更是膽量與毅力的象征。無論你是賽車運動的狂熱愛好者,還是對耐力賽充滿好奇的新手,戴通納賽道都能帶給你無與倫比的體驗和感受。走進戴通納,你將不僅見證一場場比賽的激烈較量,更將深刻感受到美國賽車文化的狂熱、榮耀與激情。有膽量就去“盤”它。
歡迎線上購買《汽車之友》雜志
北京時尚
成都雜志鋪
掃碼進店,線上購買,快遞到家
獲取更多圖文資訊,歡迎關注《汽車之友》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視頻資訊,敬請關注《汽車之友》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