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他身上的標簽是“著名作家”以及“著名編劇”,他的寫作風格,并不在意“雅”,通常是以通俗的話語表現出來,給人一副“玩世不恭”的印象。
這種“玩世不恭”不僅僅是體現在王朔的作品當中,他的言辭也是以犀利著稱,說話非常直白且“不留情面”,他對不少人都進行過批判。
王朔的言辭“犀利”到什么程度呢?他曾經直言不諱的表示“一群連街邊小偷都不敢呵斥的人,卻勇于高呼滅了島國”。
這番話不僅僅是犀利,還很容易引起別人的憤怒,他為什么這樣說,這些話對他又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在2025年的今天,提及王朔可能并不是多么為人所熟知了,因為在2008年之后,他基本上就沒有進行文學創作了,而是主攻影視劇的編劇一職,這是一個“幕后角色”,觀眾們很少會關注一部作品的編劇是誰。
現在沒太大的名氣,但王朔確實是火過的,并且在文學界還有著不小的影響,王蒙、葛紅兵等資深作家都對王朔進行過高度評價。
王朔的寫作風格,與他的人生經歷有著很大的關系,讀書時,他被人誣陷過,長大后當過兵,成為一名海軍,在這期間就嘗試進行過創作,退伍后也做過生意,但生意不成功,因此開始專攻寫作,若是經商成功,文學界怕是又要少一名作家了。
王朔寫作,不講究多么深奧但晦澀難懂的大道理,“想說就說”,用方言和口語將其非常通俗的表現出來,讀者也很容易看懂他想寫什么、想說什么。
作品寫得多寫的快,再加上情節精彩,也開始被改編成電視劇,王朔火了,成為了一個“文學流氓”,除了寫作之外,王朔也是一個“評論家”,喜歡用獨特且刁鉆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因此他才會說出開篇提到的話。
說實話,站在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看王朔說的話,第一時間會覺得很不舒服甚至是憤怒,別人表現的愛國難道礙著他的眼了嗎?
但實際上仔細看的話,就能發現王朔的這番話,并不是“無差別”“攻擊”每一個人的,針對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愛國是立身之本,是每個人都該具備的最基本的底線,而每個人對于愛國的表現也是不一樣的。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愛國不是喊出來的,是用實際行動做出來的”,若是實際行動做不到,嘴皮子即便磨破也沒有任何用,相反哪怕嘴上不說,但一直默默的用實際行動為祖國做貢獻,這才是真正的愛國的表現。
而王朔言辭中所指的,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一類——嘴上說愛國誰都可以說,就怕“心口不一”,實際行動跟嘴上說的不一樣,在如今其實有個更合適的稱呼來稱呼這種人,那就是“鍵盤俠”。
在2025年的今天,我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還是進出口貿易第一大國,在國際當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軍事方面,該有的裝備我們都有了,甚至第六代戰斗機已經進行試飛,在各方面的綜合實力都已經達到了世界前列的水平了。
但這是2025年的我國,從王朔的經歷來看,他主要是在上世紀90年代以及21世紀初活躍于文學界的。
之所以要提這一點,是因為我國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變化可以說是日新月異,與二三十年前比起來是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的。
二三十年前,因為改革開放的政策,我國經濟已經在快速發展了,但畢竟還是處于起步階段,實力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薄弱的。
在這個背景下,卻有人“大手一揮”,開口就是要“滅了美國揚了日本”,這現實嗎,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而且這樣的人往往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嘴上很厲害,但在現實當中卻往往很慫,哪怕碰到正在行竊的小偷也會選擇視而不見。
說白了,這就是“光說不練的假把式”,是在“口嗨”,這種行為確實是很容易引起別人的方案,而“想說就說”的王朔直接將其提在了明面上。
尤其是在2012年之后,王朔說的這句話就顯得更加有道理了。
2012年,因為釣魚島事件,出現了一大批所謂的“熱血青年”,要跟日本“拼了”,但他們的矛頭,卻指向了自己人。
不是直接前往日本做出實際行動,而是走上街頭,看到日系車,日本的商品就開始進行打砸,甚至有一個車主因此落下了終身殘疾。
要知道當時日系車因為質量好,確實是比較受歡迎的,街頭能看到不少的日系車,有不少都遭殃了。
難道說這些買了日系車的車主就是不愛國,這些走上街頭憤怒打砸的就是愛國的表現嗎?顯然不是這樣的,他們的行為與愛國無關,更多的是沖動與起哄,對著自己人發泄怒火,這算是什么樣的行為?
當然筆者相信,這樣的人終究只是少數,更多的人是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愛國,而前面也提到,王朔的話更多的是在指這種人,對于那些一直在做實事的人來說,自然不會覺得受到了冒犯。
“要做行動上的巨人,而不是言語上的矮子”,這句話就是最好的總結,只會口頭耀武揚威的話,最終只會變成一個一戳就破的“紙老虎”。
對于王朔的言論,你有什么不一樣的看法或觀點,可以在評論區里留下自己的見解,與其他人一起進行友好的交流與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