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提前【預約】管陽白茶直播
白茶的制作不炒不揉,只需萎凋、干燥兩道工序,所以更好地保留了其中豐富的內含物質,因此茶葉的香氣與滋味更加接近自然。
過去白茶都是以散茶的形態進行售賣,在包裝、運輸、存放等方面不是很方便。直到2006年左右,白茶餅茶的出現才解決了這些問題。
白茶可以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四大類,我們通常購買到的餅茶都是白牡丹、壽眉和貢眉,很少看到壓制成餅的白毫銀針。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白毫銀針很少壓餅?是不是白毫銀針不適合壓餅呢?今天就一起來詳細了解下~
白茶是如何進行壓餅的?
不論是散茶還是餅茶,白茶的制作都需要經過采摘、萎凋、烘焙三道主要工序,隨后會根據需求散茶裝箱、餅茶則進行壓餅工藝。
通常來說,白茶的壓餅主要可以分為8個步驟,即:分揀散茶、茶葉去末、壓餅前稱重、茶葉蒸軟、包揉、機器壓型、茶餅攤放、烘焙干燥。
經萎凋、干燥制成的白茶散茶需要遵循“前蒸后壓”的步驟,也就是先利用高溫熱蒸汽回軟茶葉,恢復散茶的部分韌性,更有利于后續的壓餅。
而在蒸茶過程中,必須要把握適度原則!蒸的火候不到位,茶葉很可能蒸不透、濕軟度不夠,從而導致茶葉在壓制過程中產生過多破損。
這樣最后壓出來的白茶餅茶湯滋味不均衡,因為蒸的不夠濕軟茶葉會壓的比較碎,沖泡時相當于泡高碎茶,一開始茶葉內含物質析出率過快。
如此一來,就會造成前幾道的茶湯苦澀感比較高,后面的茶湯又快速寡淡……本來上乘的白茶散茶經久耐泡,蒸的不好反而降低耐泡度,這樣還不如不蒸!
相反地,蒸茶的火候、時間過了,致使白茶散茶蒸過頭了過于濕軟,不利于壓制成型,同時也會造成茶葉內含物質流失過多,從而折損茶湯的口感和風味。
除了“蒸”的階段講究適度蒸軟,到了壓型時也要注意尺度的拿捏,而白茶壓制時看重兩個要素——壓力(壓制力道)和保壓時間(壓制力道保持的時間)。
正式壓型前要先將適度蒸軟的散茶包揉好,再放到壓餅機的餅模里,壓制過程非常考驗壓制師傅的功力,只有壓的松緊適度的茶餅才耐于久存、利于后期轉化。
若壓制師傅掌控的壓力不足、保壓時間過短,就會導致茶餅壓的太松,后期很容易散開!往往拿起茶餅稍微一動就跟掉墻皮似的,說明茶餅沒有壓制成功。
反之,壓力過大、保壓時間過長,把茶餅壓的太緊就成了“鐵餅”!這樣會損壞茶葉的內質、也不透氣,蒸軟的茶后期不容易干燥,極不利于貯藏陳化。
白茶壓餅后有哪些變化?
茶多酚和氨基酸是白茶茶湯鮮濃的主要物質,兒茶素尤其是酯型兒茶素的減少會降低白茶的苦澀度,而氨基酸的增加能增加甜度。
從研究數據上來看,兩組對照樣本中茶多酚與氨基酸的含量,在壓餅前后的變化并不是很大,而其酚氨比都有所提高。
所謂酚氨比,其實就是茶多酚與氨基酸的比值,其能夠直接反映出茶湯的濃度與鮮度,簡單來說酚氨比越低,茶的鮮度越好。
此外,白茶壓餅后茶葉中的茶紅素、茶黃素、茶褐素含量也會有著明顯的變化,從而導致茶湯滋味與茶湯顏色發生改變。
因此,從感官審評來看,白茶壓餅后減少了散茶中帶有的青氣,沖泡后湯色更加深沉,而茶湯的滋味也會更加濃醇。
白毫銀針適不適合壓餅?
1.影響美觀
說到白毫銀針,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它出眾的顏值,其干茶芽頭挺直肥壯、滿披白毫,若是頭采白毫銀針,芽頭邊帶一片小魚葉,即所謂的“一旗一槍”。
沖泡時銀針在茶杯中上下沉浮,白毫于茶水中飄動,所以白毫銀針有著“茶中美女”的美譽。
而如果將白毫銀針進行壓餅,經過高溫蒸汽壓餅的芽頭自然會受到損傷,而泡茶撬餅時,茶芽也容易被撬碎,沖泡后的美觀度自然大打折扣。
2.破壞白毫
白毫銀針的白毫可不是擺設,首先密布的白毫可以在茶葉的生長階段起到保護作用;其次,白毫內還含有豐富的茶多酚類物質和氨基酸等有益物質。
所以我們在沖泡白毫銀針時,茶湯的滋味會更加鮮爽、甘甜。此外,白毫銀針特殊的毫香,也是得益于銀針表面密布的那層白毫,并且白毫越豐富,毫香越濃郁。
而在壓餅的過程中白毫則很容易脫落,白毫少了自然也會影響白毫銀針的滋味。
3.數量稀少
白毫銀針的采摘標準非常嚴格,號稱“十不采”,即:雨天不采、露水未干時不采、細瘦芽不采、紫色芽頭不采、風傷芽不采、人為損傷不采、蟲傷芽不采、開心菜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態芽不采。
因此,白毫銀針的產量每年也是十分稀少的,如果再遇上極端惡劣天氣,那更是少之又少了。
而白茶的壓餅對于工藝水平要求極高,如上文所言,茶葉蒸的不夠不利于緊壓成形,蒸過頭不僅容易破碎,還會造成白茶內含物質和香氣流失,影響湯感。
此外,在機器壓型環節如果擠壓太緊,會破壞茶葉的內質,后期不容易干燥;如果壓得太松,茶餅比較松散容易散開,而且不利于后期的存放及轉化。
所以通常情況下大家都不會選擇稀少的白毫銀針去壓餅,套用一句比較流行的話就是“可以但沒必要”!
當然,也并不是說所有品質好的白茶都不建議壓餅,散茶或是餅茶各有各的風味,是否壓餅更多的是看市場需求和消費導向。
大家有喝過制成茶餅的白毫銀針嗎?滋味如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注:文中數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茶知識
1、
與茶友談茶、喝茶
群內不定時發紅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