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易學創始人權威解讀“五陽從氣不從勢,五陰從勢無情義”
中天易張成林撰寫
“五陽從氣不從勢,五陰從勢無情義” 是八字命理中關于天干陰陽屬性與格局取舍的經典論斷,其核心思想可追溯至《滴天髓》等傳統典籍。中天易學創始人張永紅師父在繼承傳統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其 “氣象學” 與 “太極理論”,對這一命題進行了深化與創新。以下從理論溯源、張永紅師父的解讀要點及實踐應用三個維度展開分析:
一、理論溯源:傳統命理的陰陽觀
1.《滴天髓》的核心闡釋
五陽從氣
甲、丙、戊、庚、壬五陽干因為稟性剛健,即使身處弱勢,也需依托本氣(如印比)維持獨立,而非盲目順從財官之勢。例如丙火如果生于冬季,雖然氣勢衰微,仍需要木火生扶以 “調候”,不可直接從水勢。
五陰從勢
乙、丁、己、辛、癸五陰干生性柔順,如果財官食傷成勢,即使日主有微根,也易 “從勢”。例如癸水生于夏季,火土旺極,即使地支有亥子水,也可能從火土之財官。
任鐵樵的補充
五陽干體現 “陽剛之德”,如丙火不畏財殺、戊土中正無私;五陰干則易 “見勢忘義”,如乙木攀附甲木、己土隨波逐流。
2.陰陽屬性與人性映射
五陽干象征 “大丈夫”,處世剛直不阿,如庚金 “帶煞為權”;五陰干則類 “婦人”,趨利避害,如辛金 “溫潤而清” 卻易依附強者。
二、張永紅師父的權威解讀:氣象與太極的融合
張永紅師父作為中天易學創始人,提出 “八字論命的精髓在于氣”,強調 “氣象” 對格局的決定性作用。他對 “五陽五陰” 的闡釋可歸納為以下四點:
1.五陽從氣:氣的流通與獨立
氣的本質
張永紅師父認為 “氣” 是五行的動態能量,五陽干需 “氣順理正”,即本氣(如丙火之寅午戌)需流通順暢,而非單純依賴勢的強弱。例如甲木生于寅月,雖然勢弱,但是得火土相生,仍可成 “參天之勢”。
案例解析
某乾造(甲寅 丙寅 丙午 戊戌),丙火生于寅月,木火成氣,雖然時柱戊土泄火,但火土相生有情,日主不從土勢,反以木火為用,命主官至廳級。
2.五陰從勢:勢的主導與調和
勢的量化
張永紅師父提出 “太極點轉移” 理論,五陰干從勢需滿足 “勢強無根”,即財官食傷占絕對優勢且日主無根。例如癸水生于巳月,地支巳午未會火局,天干透丙丁,即使日支為亥,也需從火土之勢。
調和之道
如果五陰干從勢不徹底(如果癸水生于未月,地支有亥),需大運流年引化,如行金水生扶之地,可化解 “無情義” 之弊。
3.氣象與格局的關系
寒暖燥濕的平衡
張永紅師父強調 “氣” 需與 “勢” 結合,例如五陽干從氣時,需考慮氣候因素。如丙火生于子月,雖然水旺火衰,但是得寅木生扶,可成 “寒谷回春” 之象;如果地支無木,就需要從水勢。
案例解析
某坤造(辛卯 乙未 甲寅 乙亥),甲木生于未月,地支亥卯未合木局,從強格,時干乙木為太極點,雖然大運逢土,但是原局木勢強旺,命主壽至 71 歲。
4.人性與命理的貫通
五陽干的 “情義”
張永紅師父認為五陽干從氣者多具俠義精神,如庚金 “能贏甲兄”,但是需要 “火煉方成器”;五陰干從勢者如果得氣順,也可 “從正”,如辛金 “樂水之盈”,如果逢壬水,反成 “金水相涵” 之貴格。
五陰干的 “無情”
如果五陰干從勢而氣亂(如己土生于戌月,火土焦燥),則易趨炎附勢,如某命局(戊辰 己未 丙戌 戊戌),土勢過旺,命主早年喪父。
三、實踐應用:從格判斷與歲運推演
1.五陽從氣的判斷標準
條件
日主弱但本氣通根(如甲木見寅),或者印比有力(如丙火見寅午戌)。
忌神
如果財官過旺且無制(如庚金生于辰月,土重金埋),就需要從勢。
案例
某乾造(庚申 庚辰 庚申 庚辰),庚金生于辰月,土旺金強,從強格,行金水印比運大吉,行火土運則破財。
2.五陰從勢的判斷標準
條件
日主極弱并且財官食傷成勢(如乙木生于申月,地支申酉戌會金)。
忌神
如果日主有微根(如乙木見卯木),需要大運流年克制(如行金運)。
案例
某坤造(乙酉 甲申 乙酉 丙戌),乙木生于申月,地支兩申一酉一,從財官格,行土金運富貴,行水木運則災。
3.張永紅師父的創新點
量化分析
張永紅師父提出 “中天數” 理論,將從格分為 “真從” 與 “假從”。例如五陽干從氣者,如果印比占全局 40% 以上,為 “真從”;五陰干從勢者,如果財官食傷占 60% 以上,為 “真從”。
動態平衡
強調 “大太極看氣勢,小太極看作用”,如五陰干從勢者,如果時柱為用神(如癸水從火土,時柱見金),可延長壽命或者提升格局。
四、爭議與反思
1.傳統與現代的沖突
部分學者認為 “五陰從勢無情義” 帶有性別偏見,張永紅師父則解釋為 “陰陽屬性的自然規律”,與性別無關,例如男性命局如果五陰從勢,也可能體現 “柔順” 特質。
2.從格的復雜性
從格判斷需綜合考慮月令、干支組合、神煞等,如五陽干從氣者,如果逢 “天乙貴人”為用神,可化解 “無情” 之弊;五陰干從勢者,如果逢 “文昌星”為用神,反成 “才藝出眾” 之命。
結語
張永紅師父對 “五陽從氣不從勢,五陰從勢無情義” 的解讀,既傳承了《滴天髓》的核心思想,又融入了 “氣象學” 與 “太極理論”,形成了一套科學、系統的命理體系。其理論強調 “氣” 與 “勢” 的動態平衡,注重量化分析與案例驗證,為八字命理的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新視角。然而,命理研究需結合具體命局,不可機械套用,方能準確把握 “陰陽不測之謂神” 的真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