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襄陽北路的酒吧街和朋友小聚,散場后想找個干凈方便的廁所卻“摸黑碰壁”?別擔心!靜安綠化市容局把這件事記在了心上——經過兩個多月的改造,襄陽北路24小時開放公廁正式“上崗”,不僅解決了老廁所“老大難”問題,更藏著不少讓你眼前一亮的小心思,快來看看吧!
為啥改?
老廁所“帶病上崗”,
深夜如廁曾是鬧心事。
襄陽北路作為靜安區人氣滿滿的夜生活地標,一到晚上,小酒館里坐滿了聊天放松的市民游客,周邊餐飲店、便利店也跟著熱鬧到深夜。之前這里的公廁雖然夜間開放,但卻長期“帶病上崗”,設施老舊、糞池容量不足、地面濕滑、異味重,一到客流高峰就頻繁堵塞,甚至有人調侃“寧可憋著找便利店,也不愿進廁所遭罪”,尤其對喝酒的年輕人、夜間工作者來說特別不方便。
現在好了!
全新改造的公廁不僅24小時敞亮開放,更針對老問題“精準下藥”。擴大糞池容量,采用防堵塞管道設計,即便凌晨客流集中也能順暢運行,空間布局重新規劃,增設通風窗口及風扇,徹底告別“臟亂差”,讓深夜如廁從“將就”變成“講究”。
怎么改?
三大亮點拉滿,
細節里藏著“靜安溫度”。
亮點一
24小時開放,特殊群體也能隨時方便
公廁外立面加裝夜間發光標識,門口射燈調成暖白色,遠遠就能看見“24小時開放”標識。推門進去,助力扶手、呼叫鈴等一應俱全,既方便又安全,帶老人小孩出門再也不怕找不到廁所。更關鍵的是,這次改造把“抗堵塞”作為重點,糞池擴容、管道加粗,從源頭解決痛點。
亮點二
智能設備上崗,干凈無異味成標配
走進廁所,第一感覺就是敞亮又清爽,沒有傳統公廁的異味,反而能聞到淡淡的清香,洗手臺和馬桶都是無接觸感應式,伸手就能出水、沖水,避免細菌交叉感染。最貼心的是,每個隔間都裝了LED智能燈鏡,夜間如廁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讓方寸空間既明亮又溫馨。
亮點三
融入街區氣質,小公廁成街角風景
外立面摒棄了傳統公廁的單調配色,選用銀灰色金屬板搭配暖橙色燈帶,白天是文藝小資的街景點綴,夜里化身暖光小燈塔,與襄陽北路的氛圍完美融合。公廁內部鋪設防滑的淺米色瓷磚,光線柔和不刺眼,如廁更加舒心。
襄陽北路公廁的改造,是靜安區“為民辦實事”的一個縮影。從過去的“能用就行”到現在的“好用、舒適、有溫度”,背后是對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執著追求。靜安綠化市容局將持續關注深夜里的“小需求”,解決老設施的“大麻煩”,讓每一處公共空間都成為城市文明的窗口。
來源:綠色上海
中環網聲明
1. 凡標明“原創”或來源注明“環衛科技網”的文章,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2. 如需轉載文章請聯系:131 0541 5928(同微信);
4. 本作品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 熱線:0531-8260 736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