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諾誠游戲法 朱駿超 陳杰
01
全國首例:游戲資訊網站泄露
未公開游戲內容不正當競爭案
米哈游公司作為《原神》游戲的開發、運營商,擁有該游戲元素完整著作權,《原神》游戲知名度高且商業價值大。 米哈游發現在《原神》新版本上線前,某游戲資訊網站及其自媒體帳號未經許可披露了人物角色、武器、怪物等新版本更新內容。
米哈游認為該網站運營者的行為,侵害了其對游戲元素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同時作為游戲行業經營者,故意獲取、披露、傳播未公開的新版本游戲內容,構成不正當競爭,遂將運營網站的兩公司訴至法院,索賠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 150 萬元。
被告公司辯稱涉案網站是資訊共享平臺,所發布內容是對消息人士提供及互聯網公開訊息的編輯整理,還起到宣傳推廣作用,自己未獲利,不同意米哈游訴求。
海淀法院經審理認定,涉案游戲中的多種形象具有獨創性和審美意義,受法律保護,兩被告的發布行為侵害了米哈游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且兩被告明知是未公開內容仍長期傳播,且冠之以“內鬼”“爆料”“曝光”等字樣,明顯具有不正當性,以及攀附涉案游戲熱度的主觀故意,構成不正當競爭,判決兩被告賠償米哈游經濟損失 30 萬元及合理開支 3 萬元。兩被告上訴后,二審維持原判,判決現已生效。
諾誠評論:
從市場競爭秩序角度看,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核心特征在于采取違反公平、誠實信用等公認商業道德的手段,擾亂市場競爭秩序。
游戲開發者投入大量時間、人力、財力進行游戲開發,新版本的籌備與推出是其商業運營的重要環節,未公開的游戲內容屬于開發者的競爭利益。
網站運營者明知這些內容未經官方授權,卻提前發布爆料,本質上是一種 “搭便車” 行為。他們利用游戲本身的熱度和玩家對新版本的期待,吸引用戶關注,獲取流量收益,這是在不合理地搶占本應屬于游戲開發者及其合作渠道的市場關注度和流量,干擾了正常的游戲市場推廣節奏和競爭秩序。
從損害其他經營者權益層面分析,《反不正當競爭法》旨在保護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米哈游公司對《原神》游戲擁有完整著作權,其對游戲內容的保密性是維持游戲市場吸引力和玩家期待值的關鍵因素。
爆料行為可能導致尚處于開發過程中的、不完整的游戲內容提前泄露,會使玩家對新版本游戲內容產生片面評價,進而影響游戲的口碑和聲譽,直接損害了米哈游公司的商業利益。
02
修改代碼降低查重率?
換皮手游仍被起訴
某手游公司核心開發人員李某,在職時全面負責一款新游戲研發項目,公司為其提供諸多支持,且雙方已通過合同約定李某工作成果的知識產權歸公司所有。2021年1月,游戲上線后收獲大量玩家和不菲收入。
在這之后,李某突然離職并迅速成立A公司,與B游戲公司合作開發新游戲。2021年12月,“換皮”游戲上線,一年內獲取逾億元收入,A 公司分得1300余萬元。該游戲雖更換了角色形象和場景美術,但故事情節、游戲機制和核心玩法與原公司手游高度相似,對正版手游運營造成嚴重影響,原公司遂報案。
該案中,“換皮”游戲的代碼經過刻意更改,給證明兩款游戲實質性相似增加了難度。
檢察官邀請多方專家進行 “技術會診”,明確對具有獨創性的核心代碼進行比對的辦案思路。公安機關補充鑒定,從 2000 余個代碼文件中選取 1000 余個原創性代碼重點比對,發現兩款游戲功能代碼相似度達 91.39%,核心代碼相似度高達 96.38% ,且侵權游戲還復制了原游戲高度個性化的代碼注釋和特有的 Bug。
最終,2024年12月31日,普陀區檢察院以侵犯著作權罪對李某提起公訴。
諾誠評論:
在復制源代碼的換皮游戲侵權案件中,源代碼的相似性比對鑒定是認定侵權行為的核心證據。然而,實踐中侵權者為規避法律責任,常采用添加或替換大量無意義字段等手段降低代碼查重率。但是,正如本案辦案人員所言:“核心代碼如同人類的關鍵基因,其顯著相似性更具證明力?!?/p>
對此,游戲公司與辦案人員應聚焦受著作權保護、具有獨創性的核心代碼進行比對。若游戲的核心代碼相似度較高,甚至連高度個性化的代碼注釋、特有的程序漏洞都一致的,則可以有力證明兩款游戲存在實質性相似,成為認定侵權的關鍵證據。
03
擅自售賣他人設計的游戲地圖,
法院判決構成侵權
某游戲支持玩家自主設計、制作、上傳并銷售游戲地圖。
2023年,某網絡工作室為利用該玩法拓展業務,與多名游戲設計師簽訂《委托創作合同》,明確約定設計師制作的游戲家園和地圖圖紙著作權歸工作室所有,同時規定設計師的游戲賬號由工作室管理,若出現版權泄露事件,工作室有權追責。
2024年6月,該網絡工作室發現陳某在閑魚平臺宣傳并擅自銷售由其簽約設計師創作的游戲地圖和家園圖紙,售價遠低于工作室在游戲中的定價。
工作室向公證處申請保全證據公證,固定侵權證據。經比對,陳某銷售的游戲地圖與工作室享有著作權的20款游戲地圖在組成元素、色彩、構圖場景等方面實質性相似。調查得知,陳某開設的閑魚店鋪近三年與涉案20款游戲地圖相關商品實際銷售額達10000元。
衡陽市雁峰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涉案游戲地圖受著作權法保護,網絡工作室依法享有著作權,有權提起訴訟。陳某未經授權銷售涉案游戲地圖,侵犯了網絡工作室的著作權。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法院酌情判定陳某賠償工作室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共計13000元。
諾誠評論:
委托作品的著作權有約定從約定,無約定則歸屬于受托人。本案中,網絡工作室之所以可以對非自己設計的游戲地圖主張權利,就在于其通過合同的形式明確約定了委托設計師創作的游戲地圖的著作權歸屬于工作室。
但是,此類游戲地圖如果是基于游戲內的美術作品進行二次創作的,則網絡工作室利用二創作品牟利的行為可能會侵犯游戲公司的著作權。例如,游戲公司僅允許玩家在游戲中利用素材搭建場景用于娛樂,但第三方工作室將這些場景二創后制作成商品售賣。
就此而言,游戲公司也應重視對游戲地圖等用戶生成內容的管理與保護。在鼓勵用戶創作的同時,通過完善的用戶協議、創作合同等,明確作品著作權歸屬及使用范圍。
04
《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
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發布
2025年4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為“《解釋》”)及知識產權刑事保護典型案例。
《解釋》共31條,具體分為五部分:
一是商標犯罪相關規定。《解釋》對實踐中爭議較大的“同一種商品、服務”“相同商標”“注冊商標標識”等認定標準進一步明確,在吸收整合原有司法解釋基礎上,增加規定了假冒服務注冊商標等商標犯罪的入罪標準。
二是假冒專利罪相關規定?!督忉尅芬幎恕凹倜八藢@钡木唧w情形以及假冒專利罪的入罪標準,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降低了入罪門檻。
三是著作權犯罪相關規定。《解釋》對爭議較大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等認定標準進一步明確,在整合原有司法解釋的基礎上,規定了著作權犯罪的入罪標準。具體而言,為應對低價高銷量、網絡侵權等新型侵權行為,《解釋》將“違法所得數額較大”的入罪標準降低至三萬元,新增“下載數量達到一萬次以上的”以及“達到兩項以上定罪數額或數量標準一半以上”為侵犯著作權罪的“其他嚴重情節”。
四是商業秘密犯罪相關規定。《解釋》進一步明確了“盜竊”“電子侵入”等不正當手段的認定標準,規定了侵犯商業秘密“情節嚴重”的具體規則,明確了損失數額、違法所得數額等認定標準。
五是知識產權犯罪共性問題的規定。《解釋》進一步規定了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共同犯罪、從重從輕處罰、罰金適用、單位犯罪、沒收和銷毀等適用標準以及非法經營數額、違法所得數額、銷售金額等的具體認定規則。
諾誠評論:
由《解釋》的內容可見,我國進一步加大了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強化了定罪標準的透明性,在整合既有規定的基礎上,通過細化、新增多項入罪情形,構建起多維定罪體系。如此既增強了法律的可操作性,也釋放出打擊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強烈信號,為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提供更有力的制度支撐。
游戲葡萄招聘內容編輯,
| |
| |
| |
游戲行業書籍推薦
(星標可第一時間收到推送和完整封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