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吃撐到崩潰的瞬間嗎? 腰帶解開還是頂得胃發慌,嗓子眼兒直犯惡心卻吐不出,躺也不是坐也不是,翻來覆去像在胃里“開戰場”……
偶爾一頓胡吃海塞,遠比想象中更傷身體! 吃撐一次,身體會經歷什么? 又該如何補救
吃撐后,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
表面來看,一兩頓大餐不會造成明顯傷害,但身體內部可能已經亂作一團,后續甚至會加重代謝紊亂,繼發胰島素敏感性下降、血脂上升等問題。
??心肺受擠壓
身體內部空間有限,胃迅速膨脹至正常飲食時的數倍后,只能擠占心、肺等其他器官的位置,造成肺部擴張受限。
所以短時間內進食大量食物后,常會讓人有種“撐得喘不上氣”的感覺,并且可能引發呼吸困難、胸前區不適,甚至心肌缺血、心絞痛等情況。
??胃部被“灼燒”
正常情況下,胃消化一頓飯需要2—4小時,但一頓大餐后,即使胃部加大胃液的分泌,也需6小時左右才能消化完。
部分胃液還可能反流進食管,造成胃灼熱,出現“燒心感”,甚至有少數人的胃壁因過度撐大,出現血液循環障礙,引發局部壞死、出血和胃穿孔。
??胰腺會“自殘”
胰腺是機體第二大消化腺,會因大量高脂、高糖食物進入高強度工作,加大胰液的分泌。若胰腺無法在短時間內排出胰液,便會開始“自我消化”。
如果同時攝入大量酒精,胰腺局部受到刺激,可能出現炎癥反應,更易誘發急性胰腺炎,輕則引發急性腹痛,重則有生命危險。
??免疫被削弱
研究發現,突然一頓高脂大餐,足以使全身免疫進入短暫的抑制狀態,增加腸道對致病菌的易感性。簡單來說,每吃一頓大餐都會開啟限時的致病性感染“窗口”。
大餐后“補救”很重要
大餐后第二天,即使食物已消化完畢,但各大器官經歷了較長時間的亢奮和混亂,也要給予恰當的安撫。
■少量多次飲水
高脂、高糖食物中,鈉含量通常也不少,充足的飲水能加快機體代謝,建議適當多喝些白開水、綠茶或檸檬水,以少量多次為宜,達到2000—2500毫升,加速鈉的排出。
■補充膳食纖維
大餐中往往缺乏蔬菜、水果,易引發便秘等問題。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加速食物殘渣的排出,建議多吃黃瓜以及富含鉀離子的食物,比如香蕉、土豆、海帶、菠菜等,有助加速鈉離子的排出。
■讓腸道動起來
建議飯后20—30分鐘做點輕量運動,比如站立、散步,可減輕飯后不適。
若腹脹持續時間較長,可服用健胃消食片等藥物幫助消化。第二天可適當做些力量訓練,消耗體內過剩的糖原和多余的熱量。
轉發!讓家人知道
湖南都市頻道征集新聞線索
遇到任何煩心事、委屈事
掃碼登記
我們記者將第一時間和您聯系
幫您解決問題!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 | 實習生 蘇瑞雅
一審 | 凃曉嵐
二審 | 許志強
三審 | 唐宏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