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問陶詩歌·傳讀有我”張問陶詩歌傳讀誦啟動儀式在蓬溪縣下河小學校成功舉行。
張問陶詩歌傳讀誦啟動儀式會場
張問陶詩歌傳讀誦活動是由蓬溪縣下河小學校倡議發起,在中共蓬溪縣委宣傳部、縣教育局、縣文化廣播電視體育旅游局、縣文聯、縣社科聯的指導下,蓬溪縣問陶詩社、蓬山詩詞學會、縣楹聯學會等蓬溪詩聯團體共同參與的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清代蓬溪著名詩人張問陶詩歌藝術、激發學校師生對古典詩詞熱愛的詩歌進校園活動。活動通過向學生發放《張問陶詩歌選讀》誦讀手冊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朗誦張問陶詩歌,以學生帶動家庭、家庭帶動社區,讓更多的中小學生和蓬溪百姓參與解讀蓬溪詩歌文化的精髓,塑造蓬溪詩歌文化名片。
中共蓬溪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小永、縣教育局局長蒲文林、縣文聯主席熊艷、縣社科聯主席王勇等領導參加了啟動儀式。
交付《張問陶詩歌選讀》手冊
啟動儀式上,中共蓬溪縣下河小學黨總支書記王良向活動致辭,對嘉賓到來表示熱烈歡迎與感謝。他強調學校重視文化育人,此次傳讀誦活動是落實立德樹人、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希望師生積極參與,在誦讀中感悟張問陶詩歌精髓,汲取力量,增強文化自信。
蓬溪縣教育局局長蒲文林充分肯定了蓬溪縣下河小學在傳承傳統文化方面做出的積極探索和努力。他講到,清代蓬溪詩人張問陶是蓬溪歷史文化的重要符號,他創作的詩歌不僅承載著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蘊,更蘊含著“真性情、真學問”的藝術價值追求。希望學校在組織朗讀時,要注重引導學生理解詩歌背后的歷史語境和人文精神,以趣味吟唱、詩歌配畫、詩劇表演等多種形式,培養新時代的小詩人,真正讓傳統文化、古典詩歌紅起來,火起來,成為蓬溪文化自信的生動表現。
蓬溪縣教育局局長蒲文林發言
蓬溪縣問陶詩社副社長、蓬溪縣張問陶文化研究專家王勇以生動詳實的講解為大家介紹了張問陶的生平簡歷和詩歌特點。他從張問陶的成長經歷、仕途生涯,到其詩歌創作風格的形成與發展,深入剖析了張問陶詩歌“性靈灑脫、意境深遠、情感真摯”的獨特魅力,帶領在場師生穿越時空,領略這位清代詩壇巨匠的風采,讓大家對張問陶及其詩歌有了更為全面、深刻的認識。
啟動儀式最后,蓬溪縣下河小學學生代表佘雨竹宣讀了倡議書;四川師范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問陶家族文化研究專家胡傳淮,蓬溪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李明海,蓬溪縣問陶詩社社長顏鵬,蓬溪縣蓬山詩詞學會副會長岳敦云,蓬溪縣楹聯學會會長李映海等向學校交付《張問陶詩歌選讀》誦讀手冊。
張問陶詩歌傳讀誦啟動儀式上部分出席者合影
下一步,蓬溪縣下河小學校將結合學校教學計劃,安排邀請研究張問陶文化的專家老師到校為同學們舉辦詩歌講座,解讀張問陶詩歌的創作藝術,并在新學期舉行張問陶詩歌閱讀朗誦比賽。(問陶詩社 供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