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地方的農村,流傳一句“左三鏟,右三鏟,前后不動享平安”,這話看起來好像是過去農村的勞動號子,其實不是。
這句話是農村的順口溜,也有的地方稱之為俗話。這話說的是人們修繕家里老墳,或者家族祖墳的一些傳統規矩。
在一些地方,正經八百地修繕祖墳,與清明或其他掃墓的節日添土,在民俗風俗方面,還是存在一定差別的。
在秦漢以前,庶民,“古也,墓而不墳”,掃墓的日子添土,是一種墓祭禮儀,即“三鍬添土”,象征性大于實用性。有添土不過三鍬的規矩,分別代表天、地、人三才。
到了漢代以后,庶民也可以“封土為墳”,“三鍬添土”也發生了改變,從象征性的禮儀變為對墳墓實用性的維護,添土不過三鍬的規矩被打破,但“三”這個數字仍然沿用下來,在民俗演變中,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內涵。
“左三鏟,右三鏟”這話,就是沿用了傳統說法,如果正兒八經地對墳墓的修繕,只在墳墓的左邊鏟三鏟土,右邊鏟三鏟土,是遠遠不夠的,也是不可能只這樣做。
那么,如何理解“左三鏟,右三鏟,前后不動享平安”這句修繕墳墓的順口溜呢?
要理解這句話,還得從后面的半句說起,因為修繕墳墓時,就得動土,按照一些地方的傳統做法,老墳的修繕取土是有規矩的,只能動什么地方的土,不能動什么地方的土,都是有其民俗說法的。
一、前后不動
“前后不動”,指在修繕老墳的時候,老墳正前方的土和正后面的土,是不能隨便亂動的。
這里要說說墳墓的前后。墳墓正前,也就是朝向的方位,即先人在墳墓棺材內,腳指向的方位,俗稱棺材的尾部(棺材小的一端);墳墓的正后方,也就是墳墓的坐向,即先人在墳墓棺材內,頭靠著的一方,俗稱棺材的頭部(棺材大的一端)。
為什么這兩個方位的土,在修繕墳墓時不能隨便亂取呢?
從民俗的角度來說,民間俗信認為,墳前的土,象征著子孫后代的前程;墳后的土,代表家族的靠山。修繕墳墓時,如果在取土時,動了墳前和墳后的土,就等于是挖掉了子孫后代的前程和家族的靠冊,這可是在自毀根基。
從科學角度來解釋,如果在墳墓的前后動土,就容易破壞墳墓的防水層,倘若挖的坑坑洼洼,雨季容易積水,導致墳墓結構損壞。
如果墳墓是在山區和丘陵地區的山崗或坡地,還容易造成崩塌的后果,也就是墳墓后面的山破塌下來,塌方會堆沒或摧毀墳墓,而墳墓前面的地崩塌下去,會讓墓穴暴露在外,或者連墳墓一起崩塌下去。
由此,才有“前后不動享平安”的說法。這話一語雙關。
第二層意思是說,如果修繕墳墓時動了墳墓前后的土,會給子孫后代帶來厄運,家庭或家族不得安寧。這是迷信說法,不足為信。但是,民間通常相信這種說法的居多。
第二層意思是說,如果動了墳墓前后的土,墳墓的山體結構和地基就會不穩,會出塌方或積水滲入墓穴,讓先人不得安寧。這是一種科學的判斷,也是實踐經驗的總結,也是一種孝道的體現。
二、左三鏟,右三鏟
這話非常淺顯直白,但其中蘊含了諸多民間傳統習俗。
1、修繕墳墓只能在墳墓左右取土。前面已經講述了,修繕墳墓時,墳墓前后的土是不能隨便亂取土的,從就近方便的原則來說,那就只能取墳墓左右旁邊的土。
2、取土與墳墓保持的距離。墳墓兩邊可以取土,按照傳統習俗,也有一定的規矩,這個規矩就體現在“三”字上。
一般來說,在墳墓的左右兩邊取土,至少需要距離在三步之外,相對的距離越遠越好。
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取土時,一般以原土(又稱為生土)為好,取過土的地方就會形成土坑。如果距離墳墓太近,形成的土坑,在雨季時會積水,積水會滲入墓穴,對墳墓就有影響。距離遠一些,影響就不大。
3、墳頭添土時兩側要均衡的習俗。在一些農村,對于葬墳,受民間風水習俗的影響,有諸多奇怪說法,不管是葬墳也好,老墳修繕也罷,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引起兄弟鬩墻或者家族爭斗。
民間俗信認為,祖先墳頭添加的土,一般在墳頭上要對稱,墳頭左邊的添的土,要與右邊的土要一致,不能出現“偏向”。倘若出現了“偏向”,墳墓內的先人就只顧偏向的一方,對另一方則不太顧。
如果墳頭的土偏向左邊,對長房有利,對小房不利,反過來,如果偏向右邊,對對小房有利,對長房不利。
這當然是舊時農村流傳下來的迷信說法,不足為信。但是,民間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家庭和家族紛爭,也就有了“左三鏟,右三鏟”的平衡辦法。
左邊和右邊鏟同樣數量的土,往左邊墳頭添土,誰也沒有覺得在添土的時候“偏向”,也就不會有家庭和家族的紛爭,減少了不必要的家庭和家族矛盾,以維持家庭和家族和諧。
這里的“三”,是一個虛指的數字,是為了體現左右兩邊添土的數量相等,體現一種人際關系上的平衡。
總而言之,“左三鏟,右三鏟,前后不動享平安”這句話,體現農村傳統修墳的一些習俗。這種習俗雖然是一種傳統禁忌,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有一些說法還是有一定科學性,是人們在長期生活中的經驗總結,也是一種孝道的體現,更是體現了傳統喪葬中維持家庭和家族和諧的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